一个差评师的险恶江湖

时间:2022-06-26 08:07:14

2012年11月29日上午,淘宝网和杭州市公安局联合召开新闻会,宣布侦破我国首例“恶意差评师”案,经过跨省区联手侦查追捕,涉案的7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

日前,笔者采访了杭州警方和淘宝网有关负责人,揭秘案件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穷屌丝欲挣大钱,误入歧途

何显峰是7名涉案人员中较早进入“角色”的。

2011年6月,毕业于广州一所专科院校的何显峰像大部分毕业生一样开始奔波于广州的各个人才市场寻找工作。可奔波了很久,也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无奈他只好回到深圳家中。回家后,父母托人给他在一家建筑公司找了一份工作,月工资两千多,虽然不是很高,但是少了在外租房的一大笔开销。大学的玩伴都不在身边,何显峰没事就选择宅在家上网,几次在淘宝上购买游戏点卡的经历让他渐渐迷上了网购,大到手机,小到鞋帽,他都从淘宝上购买。

花销越来越大,囊中羞涩的他考虑着是否能在网上赚些外快。一天晚上,百无聊赖的何显峰打开自己玩网游的QQ群闲聊时,一个名叫“风云123”的玩家朋友发出一条消息:“想轻松赚钱的私聊……”何显峰随手打开私聊发了句:“小子,有什么门路,带哥们儿一个呗。”“风云123”说:“听说过差评师吗?”何显峰表示不清楚。“风云123”发出一个鄙视的表情后说:“连差评师都不知道,就是专门在淘宝上买东西给差评,给完差评后卖家肯定求你删掉,这时候你就跟他要点好处。”随后,对方给他留了个差评师的QQ群号。

何显峰进入QQ群后发现里面已经有200多人了,自报家门后,群友开始竞相对他进行指导培训。在群友的指导下,何显峰用虚假信息重新注册了一个淘宝账号。

一位资深差评师告诉他,第一步先自己去淘宝找合适的卖家。所谓“合适”,就是挑选信用等级在2钻至4钻或旺铺版2钻以下信誉的卖家,特别是旺铺版1钻以下的卖家,这些卖家一般都是刚起步,几个差评就能让对方的店铺关门,这样的卖家非常在意出现差评,更容易上钩。另外,在选择商品上要选择几块钱的包邮产品或者正在促销的低价产品,风险较小。

很快,在“风云123”的帮助下,何显峰接到了他的第一单“生意”。“风云123”告诉他,淘宝上有家卖电子产品的店铺搞优惠活动,一副耳机只要两块一毛钱,可以一试。随后,“风云123”又在群里叫了三四个人一起,简单沟通后,大家分别开始入手这款耳机。两天后,耳机陆续到达他们的手中,“风云123”通知大家可以给差评了。

何显峰以耳机没有声音为由给完差评后,店主立刻联系上他,按照朋友的指导,他让对方在自己新申请的QQ号里交涉。卖家希望可以免费退货,前提是删掉差评。何显峰告诉他,自己没有时间退货,如果要求删差评,可以私了。卖家一个劲地求情,希望他高抬贵手。何显峰没再理睬,把他晾在一边。过了不到半天,店主又主动找上门来,希望他能提出条件。何显峰告诉对方,只要往自己的账户上打50元,自己立刻删除差评。店主试图讨价还价,并要求退回耳机,何显峰再次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就在此时,其他几个群友的差评几乎让店主焦头烂额。

很快,店主答应了他们的要求,通过网上银行将钱打给了他们。

差评师手段高超,淘宝店主无助求援

初次尝到甜头的何显峰开始投入更多精力寻找目标,通过多方取经,他也了解了差评师行业里更多的诀窍。比如,用同一个账号不能频繁给差评,否则会被淘宝注意;选择对象时不要选择本地的卖家,以免对方找上麻烦。

何显峰开始像所有的差评师一样花大量的时间在淘宝上找可以下手的商品和店家。有了目标后他就和几个经常合作的伙伴一起下订单,一到货就立刻给差评,别人有线索也会通知他。每当商家妥协后,他们都会得到几十元到一百多元不等的收入。

从事淘宝差评师两个多月后,何显峰已经能轻松月入四五千元。看着群里元老级的差评师每日“业务”不断,何显峰决定换一种方式来做。他在群里看到很多有经验的差评师已经组建了自己的团队,分工明确,负责人常常收入过万。在和朋友“风云123”商量过后,他建起了自己的差评师QQ群,开始招兵买马。他对成员进行了组织和分工,一些人负责寻找线索,目标锁定后,群起而攻之,负责买下商品后给差评。店家找到他们以后,何显峰会代表大伙和卖家交涉,直接表明差评师的身份,以删差评要挟对方往自己账户上打钱。钱到账以后,他们会抽30%,剩下的其他成员平分。

因为分工明确,群里的差评师既轻松又比自己单干赚得多,队伍很快壮大,到了2011年年底的时候群内成员已经超过400人。

2012年4月底的一天,为了能提高网店的人气,杭州淘宝店主陈彬弄了个开业一周年的优惠活动,挂出了近10件低价促销的商品。商品挂出一个小时后,店里的访客果然增加了很多,其中就有正在网上踩点的何显峰。何显峰很快锁定了陈彬店里几款廉价的商品,并将截图和链接发到了自己的QQ群中,几个感兴趣的差评师发言希望参与,经过商量后他们选择了其中一款售价4.8元的连。

随后不久,守在电脑前的陈彬惊讶地目睹了店内几分钟狂销47条连的意外场面,买家没有对商品进行任何咨询纷纷果断下单。陈彬激动地把妻子叫到电脑前,虽然活动价几乎是赔本赚吆喝,但这样的销售速度着实让两人吃了一惊。夫妻俩不知道,伴随着让人惊讶的销售速度,麻烦也正找上他们。

47条连分别被6个买家购得,陈彬立刻联系快递公司发货。发货后的第二天,快递陆续被签收。当天下午,店铺里突然出现两个差评,均表示连存在跳线等质量问题。这让陈彬惊慌失措,连忙跟对方联系,可是一直联系不上。晚上7点多钟的时候,店铺又接到两个差评,还有一个中评和一个好评,差评的客户依旧联系不上。4个差评,这对一家起步只有一年的小店来说简直是灭顶之灾。

当晚10点半左右,其中一个给差评的客户给陈彬发来一条消息,给了他一个QQ号,希望通过QQ联系。加上QQ以后,对方开门见山的一番话让他傻了眼。对方说:“我们是职业差评师,如果要删差评,每删一个收40元。”说完对方便从QQ上消失了。陈彬首先想到的就是向淘宝客服举报,可是客服却告诉他,只有阿里旺旺的聊天记录才可以作为举报的证据。

投诉无门的同时,小店里的生意也由于差评的关系跌入了谷底。心急如焚的陈彬考虑了一夜还是决定把钱打给何显峰,钱到账后不久差评随即被删。钱虽不多,但陈彬心里却觉得很窝囊,摆明了是讹人,自己却无能为力!

时隔3天后,何显峰再次攻击了陈彬的店铺。这次他选择的差评对象是店里一款售价9.8元的促销T恤,这次他让群中的差评师给了两个差评,并用另外一个QQ号向陈彬索价50元。陈彬恼羞成怒,坚持不给,并立刻将T恤下架。可是僵持了两天后他还是因为担心五一假期的销售受影响而给了钱,经验丰富的何显峰已经完全摸透了他的心理。

陈彬对恶意差评的不断妥协让何显峰有恃无恐,接下来的两个多月里,他更换联系方式又指挥了4次针对陈彬淘宝店的攻击。忍无可忍的陈彬在淘宝卖家的论坛上发帖讲述了自己的遭遇,并向有经验的卖家咨询起对付差评师的办法。许多和陈彬有类似遭遇的受害者建议他保存好和对方的聊天记录和交易信息,一起向淘宝举报,以求得到重视。

淘宝卖家集体举报,电商、警方联合治理出成效

2012年6月,自从陆续接到类似陈彬这样的受害卖家举报以后,淘宝网主动出击,成立了专门的调查小组。通过接受投诉举报、异常行为分析、卧底调查等手段,掌握了大量恶意差评师的作案证据和相关信息,并将这些线索递交给杭州警方。

由于杭州警方此前曾多次接到过淘宝卖家的个人举报,因此对于此案十分重视,立即成立了以上城公安分局刑侦大队为主,市局刑侦支队全力指导的联合专案小组,与多地警方联手,为受害的卖家进行取证。

6月,淘宝网取消好评率与搜索排名的关联,并陆续取消了营销活动中对好评率的要求。这一举措,从本质上降低了好评率对卖家的影响权重,让卖家不用担心好评率过低会影响搜索排名和参加淘宝营销活动,进而影响生意。

7月,淘宝网开通恶拍举报绿色通道,对监控到的和卖家举报的群体恶拍订单,经核实后进行关闭交易处理,避免卖家受到损失。对于参与恶拍的买家账号,淘宝网也根据严重程度进行相应处理,情节严重者冻结淘宝账户。

9月,淘宝网对评价页面下买家的个人信息予以展示,那些短时间内注册、未实名认证的“恶意差评师”自然会被识别出来,其差评也失去参考价值。

数据显示,在此次行动中,淘宝网共处罚恶意买家账户6.5万个,拦截关闭10多万笔恶意订单,保障了5万多卖家的权益。与当年6月的最高峰相比,淘宝网接到的恶意差评、敲诈类电话投诉量减少了90%以上。

在淘宝网优化交易程序、从制度上杜绝恶意差评的过程中,杭州警方在案件的侦查中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杭州警方通过专门的分析和了解,圈定了一批恶意差评师的名单,并且通过交易记录等信息,迅速掌握了犯罪嫌疑人的真实身份及具体住址。2012年11月17日上午10点,和淘宝卖家周旋一夜的何显峰还在睡觉,两个从杭州来的警察敲开了他的家门,何显峰以涉嫌敲诈勒索当着家人的面被带走。

如今身陷囹圄的何显峰后悔不已,原本只想闲暇时赚点外快的“小门路”竟然让自己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杭州警方向媒体透露,抓捕“恶意差评师”的行动将持续进行,还有多名嫌犯将在年内陆续落网。

(未经作者同意,本文禁止转载、网摘。)

上一篇:“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家庭暴力毁了12年跨国... 下一篇:预防性病“绝招”有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