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

时间:2022-06-26 04:27:09

内部控制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

摘要:本文在对相关研究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8年深交所的样本实证检验了内部控制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有助于提高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该研究结论的政策性含义是,我国应加快《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的建设和落实工作,完善基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公司治理,从而有效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保护投资者利益。

关键词:内部控制 公司治理 信息披露质量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是影响资本市场有效性、保护投资者合法利益的重要因素。影响信息披露质量的企业内外部因素有很多,而企业的内部控制状况无疑是一个关键因素。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将减少企业的舞弊行为,提高与财务信息相关的系统的可靠性,从而向投资者提供更高质量的信息,起到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作用(Doyle etc,2007;Ashbaugh-Skaife etc,2008)。我国2008年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2010年颁布的18项《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致力于为企业构建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但这些举措对于提高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是否将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呢?本文拟就该问题进行探索并提供经验证据和政策建议。

一、文献综述

(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经济后果 部分文献研究表明信息披露质量可以降低公司的融资成本和成本。Sengupta(1998)的研究表明,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与其债务融资成本呈显著的负相关,并且这种关系在市场不确定性越强的情况下越显著;于富生和张敏(2007)对中国深圳证券市场的检验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曾颖、陆正飞(2006)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对股权融资成本产生了积极影响,较高的信息披露质量可以有效的降低公司的边际股权融资成本;杜兴强、周泽将(2009)发现上市公司高质量的信息披露可以显著降低管理层和股东之间第一类成本。另一部分文献表明,高质量的信息披露有助于提升公司的形象,如张宗新、杨飞和袁庆海(2007)发现信息披露质量较高的公司其传统的财务绩效指标均显著高于披露质量较差的公司,并且,其股票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也要好于信息披露质量较差的公司;朱红军、汪辉(2009)发现公平信息披露有利于减少公司股价波动和信息泄露;Lang h和Lundholm(1996)发现较高的信息披露质量还可以使公司获得更多的分析师预测盈余,并且减少分析师之间关于未来预测的波动和修正。此外,陈耿、陈诚(2010)发现一国上市公司较高的信息披露质量可以改善其资本市场的稳定性和抗冲击能力。

(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内外部环境因素 部分研究文献表明公司的内部治理因素对其信息披露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如王雄元、管考磊(2006)的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和高学历可以提高信息披露质量,而财务专家所占的比例和开会的次数并不具有这样的治理效果;蔡卫星、高明华(2009)的研究结果证明了上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能够提高其信息披露质量,更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对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具有促进作用。此外,陈晓、秦跃红(2003)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庄家”的存在降低了信息披露的质量;吕惠聪(2006)的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外部审计师的标准审计意见显著正相关;王斌、梁欣欣(2008)的研究发现深市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治理状况和财务状况有关,具体的来讲,与独立董事的比例、财务收益能力、资产规模正相关,与资产负债率、董事长和总经理二职合一负相关;而谭兴民、宋增基、蒲勇健(2009)发现,与英国公司治理机制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显著提高相比,中国公司治理机制中仅两职分离的领导权结构和分散的股权结构具有这样的效应。另一部分文献则将研究的视角放在影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外部因素上,主要集中于外部监管、地区法律环境和机构投资者持股等方面。如方军雄、向晓曦(2009)的研究发现中小企业板市场更严格的外部监管显著提高了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更进一步的证据表明,这种改善效应在上市公司所处的欠佳地区制度环境下更显著;魏志华、李常青(2009)的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的家族控制降低了其信息披露质量,而法律环境较好地区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要显著高于法律环境较差的地区,更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地区法律环境的改善有助于促进家族控制上市公司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此外,丁方飞,范丽(2009)的研究表明我国机构投资者可以促进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基于委托理论,公司制下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两权分离必然导致成本的产生,而成本是有损公司的价值的,因此,为了降低成本,遏制管理层、大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就有必要加强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减少信息不对称,从而有效保护投资者的利益(Healy & Palepu,2001)。而在我国加强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企业自愿的结果,主要受到了外部监管的强制性要求,但如果公司自愿深化披露公司信息,则可以有效地提高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而作为企业经营管理和信息披露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控制制度在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完善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地减少管理层、企业员工的舞弊行为,保证企业依法公允、及时、准确地披露相关性较高的信息,从而有效提高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Doyle etc,2007)。因此,本文提出研究假设:

H0: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与信息披露质量正相关,较高的内部控制质量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

(二)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本文选取2008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并获得了深交所2008年信息披露考评结果的所有A股上市公司作为初始研究样本,并依照以下筛选程序进行筛选:由于金融业上市公司的行业特殊性,剔除金融业上市公司;剔除无法获取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公司;剔除相关财务数据缺失的公司,最后,共获得682个研究样本。本文信息披露质量的替代变量深交所的信息披露考评结果数据来源于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www.省略/)的“诚信档案”,内部控制质量的替代变量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审核报告的数据来源于巨潮资讯网(省略info.省略/)上市公司的2008年年报的手工收集,其他相关财务数据和公司治理数据来源于CSMAR数据库和CCER数据库,分析过程中本文对两个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了随机抽样核对。

(三)变量定义根据研究假设,选取变量如下:(1)被解释变量。本文的被解释变量是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有关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衡量现有文献中主要采用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根据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特征自行建立评分标准进行打分,然后用该分数作为信息披露质量的一种替代;第二种方法是采用权威机构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的评级。由于第一种方法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因此本文借鉴曾颖(2006)、王斌(2008)、蔡红星(2009)等的做法采取深交所公布的2008年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评结果来对信息披露质量进行衡量。深交所自2001年其从合规性、真实性、及时性和可比性等方面以一个会计年度为期间跟踪上市公司全年的信息披露行为(包括了强制性信息披露和自愿性信息披露)对其信息披露质量(包括了披露数量和质量特征)评级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具有全面性、客观性和权威性。本文将信息披露质量变量定义为Disclosure,如果上市公司获得的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结果是优秀,则Disclosure取1,此外,均取0。(2)解释变量。本文的解释变量是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由于内部控制质量具有难以观察和度量的特点,因此国内外研究通常采用间接衡量的方法(Doyle等,2007;Ashbaugh Skaife等,2007;林斌等,2009)。因此,本文借鉴林斌等(2009)、杨德明等(2009)的研究,选择上市公司是否自愿披露内部控制审核报告作为内部控制质量的替代变量,如果上市公司自愿披露了内部控制审核报告则说明其具有较好的内部控制质量。这是因为,基于信号传递理论,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能够降低信息不对称从而缓解成本增加企业价值,而内部控制质量较高的公司具有自愿披露内部控制审核报告的动机,内部控制质量越高的公司越有可能自愿披露内部控制审核报告,因此,内部控制审核报告的自愿性披露可以视为公司拥有高质量内部控制的体现。本文将内部控制质量变量定义为ICQ,如果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其内部控制审核报告,则ICQ取1,如果没有披露,则取0。(3)控制变量。已有研究文献表明,公司规模、股权特征、负债水平、盈利水平、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比例、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审计意见、高管薪酬等因素可能会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产生影响(王雄元、管考磊,2006;王斌、梁欣欣,2008;魏志华、李常青,2009),因此,本文的研究控制了这些因素的影响。有关变量的具体定义见(表1)。

(四)模型建立 基于本文的研究假设和变量定义,借鉴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本文建立了二元Logistics回归模型:

Disclosure=β0+β1ICQ+β2SIZE+β3GOS+β4EPS+β5ROA+β6ROE+β7MANAGER+?着

模型中各变量的详细定义见(表1),β0是模型的常数项,β1是模型被解释变量的系数,β2、β3、β4、β5、β6、β7是对应各控制变量的系数,ε是模型的残差项。在控制变量的选择过程中,主要参考了之前的研究成果,但在进行初步分析的过程中发现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比例、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审计意见等变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本文将其剔除出回归模型。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评结果见(表2)。可以看出,2008年深交所上市公司中获得信息披露考评结果为优秀和不合格评价的公司均占很小的比重,分别为10.41%和1.61%,而获得良好评价的上市公司数量最多,占总样本量的62.76%。这说明基于深交所2008 的样本数据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还处于较低的水平,有待于进一步的改善,而本文选择研究影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因素对于提高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水平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此外,从另外一个视角来看,本文选取考评结果为优秀作为上市公司高信息披露质量的替代变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表3)显示了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可以看出,内部控制质量变量的均值为0.1686,即在样本公司中只有16.86%的公司具有较好的内部控制质量,这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待很大程度的加强和完善。此外,反映上市公司国有持股水平的GOS变量、盈利能力的ROA、ROE变量和股东获利能力的EPS变量的均值分别为18.71%、0.0399、0.0875和0.2716,说明我国深市上市公司的国有持股水平相对较低,但是其盈利能力和股东获利能力均处于较低水平。从资产的自然对数和管理者薪酬的自然对数来看,各公司之间差异较大,说明样本公司具有近似的正态分布,符合回归分析的基本要求。

(二)相关性分析从(表4)相关性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在Pearson相关系数下,Disclosure与变量ICQ、SIZE、EPS、ROA、MANAGER在1%的水平下显著相关,与变量GOS、ROE在5%的水平下均显著相关;在Spearman相关系数下,Disclosure与变量ICQ、SIZE、EPS、ROA、ROE、 MANAGER在1%的水平下,与变量 GOS在5%的水平下均显著相关,并且其他各控制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基本都在0.4以下,模型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初步验证了建立回归模型的科学性。此外,被解释变量Disclosure与解释变量ICQ的相关系数均为0.116,符号均为正,并在1%的水平下显著,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与其内部控制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初步验证了本文关于较好的内部控制质量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的假设。

(三)回归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估计结果见(表5)。可以看出,ICQ变量的回归系数为0.729,对应的P值是0.024,在5%的水平下显著,这说明内部控制质量越高的上市公司,其越可能具有高质量的信息披露水平,这与研究假设是相符的。该研究结果表明,作为确保上市公司以财务报告为基础的信息披露质量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内部控制制度可以通过提高信息披露水平减少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有效地保护投资的利益。从理论分析来看,在上市公司中存在的无论是经理人侵占股东利益的第一类成本还是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的第二类成本,都需要通过一些“隐形”的手段来完成,包括隐瞒信息、披露虚假信息和误导性陈述等,而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有效地抑制管理层舞弊和大股东的侵占行为,降低成本。因为,如果他们通过违反内部控制来操纵公司的盈余或者其他方面则会收到投资者“用脚投票”和证券监管部门的严厉惩戒和处罚。此外,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还与SIZE、EPS和MANAGER等变量在1%的水平下显著,与ROA和ROE在5%的水平下显著,与GOS在10%的水平下显著,印证了之前文献关于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从模型的Nagelkerke R2为0.297来看,本文的研究模型具有解释力,依据模型得出的研究结论具有参考价值。

(四)稳健性检验考虑到深交所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考评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而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将获得优秀考评结果的上市公司认定为信息披露质量高的象征,这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本文放松了对信息披露质量的严格限定,将考评结果为优秀和良好两种结果均视为高信息披露质量的代表进行了稳定性检验,回归结果如(表6)所示。此时政府持股比例GOS、每股收益EPS两个控制变量不再显著,但是内部控制质量变量ICQ依然在10%的水平下显著,因此,本文的研究结论具有稳健性,研究假设得到了实证数据的支持。

四、结论

本文基于深交所2008年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显著的受到了公司内部控制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正向的,即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提高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内部控制较好的公司,其信息披露质量也较高。这说明在我国证券监管部门的推动下,上市公司已经开始重视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并越来越依赖完善的内部控制来减少舞弊等发生的可能性,从而有效提高其信息披露质量,但是该类上市公司所占的比例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仅为16.86%。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已经开始凸现,因此加强推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力度对于提高其信息披露质量、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具有积极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的政策性含义是,在现有基础上,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加深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加强企业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积极推进《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的实施,督促企业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此外,还应当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相关指引的制定工作,有目的的引导企业行为方向,从而提高公司的治理水平。本文的研究局限之一是样本数据的全面性不足。目前只有深圳证券交易所对在深市上市的公司进行信息披露的考评,上海证券交易所还未进行相关的信息,因此从样本公司的组成来看,可能存在一定的有偏性。此外,由于信息披露质量数据和内部控制质量的相关数据都是通过手工收集的,因此本文的分析是建立在2008年度一年的分析基础之上的,由于数据的局限,未能进行趋势分析,这也是未来研究改进的一个可能方向。

参考文献:

[1]曾颖、陆正飞:《信息披露质量与股权融资成本》,《经济研究》2006年第2期。

[2]张宗新、杨飞、袁庆海:《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提升能否改进公司绩效?》,《会计研究》2007年第10期。

[3]王斌、梁欣欣:《公司治理、财务状况与信息披露质量》,《会计研究》2008年第3期。

[4]王雄元、管考磊:《关于审计委员会特征与信息披露质量的实证研究》,《审计研究》2006年第6期。

[5]魏志华、李常青:《家族控制、法律环境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第8期。

[6]林斌、饶静:《上市公司为什么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会计研究》2009年第2期。

[7]杨德明、林斌、王彦超:《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与成本》,《财经研究》2009年第12期。

[8]Lang M. and Lundholm R.. Corporate Disclosure Policy and Analyst Behavior. The Accounting Review, 1996.

[9]Sengupta R.. Corporate Disclosure Quality and the Cost of Debt. The Accounting Review, 1998.

上一篇:上市公司经营者薪酬激励模式效果研究 下一篇:整合“动态过程观”与“层次观”企业内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