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庆“他山”摩崖石刻考察

时间:2022-06-25 11:28:11

摘 要: 明末社会动荡不安,学者与诗文家钱邦芑由于多种原因隐居在贵州余庆县松烟镇松烟村,在此地教书育人,在崖壁上留下了大量摩崖石刻,这些石刻文字不仅有着很高的文化价值,而且蕴含着钱邦芑先生对生活的理解,现存石刻被后人称为“他山”。本文通过实地考察测量出相关文字数据,希望从数字角度解析“他山”文化。

关键词: 明末 钱邦芑 他山

余庆“他山”摩崖位于余庆县松烟镇松烟村西南。“他山摩崖”系明末永历年间四川巡按使、著名学者钱邦芭隐居在此时镌刻,1982年12月10日,“他山”石刻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后于1985年11月2日,被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

一、钱邦芑

钱邦芑,字开少,江苏省丹徒人,明末永历年间巡按四川。据(清)康熙《余庆县志》记载:“钱邦芑,字开少,丹徒人。由中翰历都宪。拒孙可望伪命,隐居蒲村。辟柳湖,与子衿唱和,从学者众。著《他山赋》,载《艺文志》。后削发为僧,改其居为‘大错庵’,自号‘大错和尚’。后归衡山终老。”①民国《余庆县志》中又有:“钱公邦芑,字开少,丹徒人。为诸生,屡困场屋。而诗文与张溥、徐孚远、陈子龙、艾南英、吴易齐名。由中翰,历都宪,播迁于黔。为孙可望囚系,迫以伪职,洁身不屈,秃发为僧,隐余庆之蒲村,与郑逢元为方外交。门下士执经请业,户履常满。清室开辟黔疆,芑乃出湖南,卜隐衡山,著述不倦……其著有《他山・易诗》二十四卷,《读高士传》六卷,《古乐府》八卷,《十言堂诗、文集》各十六卷,《史切》二十卷,《诗话》二十卷,《焦书》二十四卷,《随笔》六十卷,《鸡足志》、《九嶷志》、《浯溪志》若干卷,各卷先后梓行于世。李守赙归其柩于衡山集闲书院中。”②当时,永历政权偏安西南边隅,孙可望专权用事,擅杀大臣,排斥异己,对钱氏多次矫诏,退其受命“合作”,均被拒绝。后来,钱氏目睹国事日非、仕途险恶,遂于甲子年(1654)春,削发为僧,号“大错和尚”,先隐居于媚潭县城东西来寺,次年移隐蒲村他山七年,至康熙三年(1664)归江东受阻而卜隐湖南衡山。康熙九年至十二年(1670―1673),先后应聘修永州、常庆两郡志,以病卒于馆。

二、“他山”摩崖石刻

“他山”二字刻于一陡峭崖壁上,楷书阴刻。其余题刻分别散见于怪石中,有“流云”、“翠屏”、“云归处”、“钱开少放歌处”、“永历丁酉春题”、“云房”、“九回峰”、“梅仓”、“洞天”、“霹雳崖”、“藏书崖”、“回岚穴”、“米丈”、“石浪”、“断烟”、“应接不暇”、“留云峡”、“石帆峰”、“石浪”、“断烟”等摩崖石刻。

1.“应接不暇”摩崖石刻所处的崖壁宽200cm,高330cm,“应接不暇”四个字为阴刻、楷书,文字离地面95cm。其中:应字长14cm,高14cm;接字长14cm,高12.5cm;不字长13cm,高10cm;暇字长14cm,高13cm。应字与接字的间距为5cm,接字与不字的间距为5cm,不字与暇字的间距为6cm。

2.“留云峡”摩崖石刻所处的石头高248cm,三个字为阴刻、楷书,文字离地面76cm。其中:留字高13cm,宽11cm;云字高13cm,宽11cm;峡字高13cm,宽14cm。留字与云字的间距为1.5cm,云字与峡字无间距。

3.“石帆峰”摩崖石刻三个字为阴刻、楷书,文字长40cm,高15cm,文字离地225cm。

4.“云房”摩崖石刻所处的石头宽233cm,高360cm,“云房”两个字为阴刻、楷书,文字长14cm,高35.5cm,文字离地112cm。其中:云字高12.4cm,宽14cm;房字高15.5cm,宽11.5cm,云字与房字的间距为2.3cm。

5.“九回峰”摩崖石刻位于“云峰”石刻的右上角,“九回峰”三个字为阴刻、楷书,文字宽16cm,高59cm,文字离地面97cm。其中:九字高12cm,宽16cm;回字高11cm,宽12cm;峰字高18.5cm,宽16cm。九字与回字的间距为3cm,回字与峰字间距为13.5cm。

6.“梅仓”摩崖石刻两个字为阴刻、楷书,文字离地面210cm。其中梅字宽15cm;高15cm,仓字宽14.5cm,高13.5cm。梅字与仓字间距为1cm。

7.“米丈”摩崖石刻所处的石头高320cm,宽165cm,“米丈”两个字为阴刻、楷书,文字离地面160cm。其中米字宽15.5cm,高16.5cm;丈字宽13cm,高14cm。米字与丈字间距为5.5cm。

8.“霹雳崖”摩崖石刻三个字为阴刻、楷书,文字宽18cm,高81cm,离地面130cm。其中:霹字高11.5cm,宽15cm;雳字高13.5cm,宽15cm;崖字高20cm,宽14cm。霹字与雳字的间距为9cm,雳字与崖字间距为6cm。

9.“藏书崖”摩崖石刻三个字为阴刻、楷书,离地面137cm。其中:藏字高13.5cm,宽13.5cm;书字高14cm,宽12cm;崖字高10.5cm,宽7.5cm。藏字与书字的间距为1cm,书字与崖字间距为0.5cm。

10.“他山”摩崖石刻所处的石头高75cm,宽45cm,背后为“云房”石刻,“他山”两个字为阴刻、楷书,文字离地面204cm。其中他字宽33cm,高45cm;山字宽22cm,高38cm。他字与山字间距为21cm。

11.“洞天”摩崖石刻所处石头高110cm,石头形成的洞口宽96cm,高120cm,“洞天”两个字为阴刻、楷书,整个石头高110cm。其中洞字宽10.5cm,高9cm;天字宽11.5cm,高10cm。洞字与天字间距为9cm,天字的底离洞口30cm。

12.“流云”摩崖石刻位于通向“他山”的道路上,距离“他山”摩崖石刻约650cm,背后是“洞天”摩崖石刻。所处的石头高100cm,宽90cm,“流云”摩崖石刻两个字为阴刻、楷书。其中流字宽12cm,高13cm;云字宽14cm,高13cm。流字与云字间距为6cm。

13.“翠屏”摩崖石刻两个字为阴刻、楷书,背后是“留云峡”石刻,“翠屏”摩崖石刻文字离地面157cm。其中翠字宽11cm,高14.5cm;屏字宽11cm,高14cm,翠字与屏字间距为6cm。

14.“云归处”摩崖石刻三个字长12cm,高46cm,阴刻、楷书,离地面173cm。其中:云字高13cm,宽8.5cm;归字高10.5cm,宽12cm;处字高16.5cm,宽16.5cm,云字与归字的间距为3cm,归字与处字间距为2cm。

15.“回岚穴”摩崖石刻背面的“云房”、“留云处”二处摩崖石刻,正面有“钱开少放歌处”、“他山”、“屏翠”、“石帆峰”、“云归处”等五处摩崖石刻,“回岚穴”三个字为阴刻、楷书,离地面248cm。其中:回字高8.5cm,宽11.5cm;岚字高12cm,宽7cm;穴字高10.5cm,宽11cm,回字与岚字的间距为4.5cm,岚字与穴字间距为1cm。

16.“钱开少放歌处,永历丁酉春题”摩崖石刻,钱开少放歌处与永历酉春题都为竖形文字并排二列,永历西春题位于钱开少放歌处的左侧处,这些石刻文字为阴刻、楷书,离地面距离为168cm,“钱开少放歌处,永历丁酉春题”摩崖石刻行距为7.5cm,所占石头面积高约91cm,宽47cm。其中:

(1)“钱开少放歌处”摩崖石刻的钱字高9cm,宽9cm;开字高8cm,宽7.5cm;少字高8.5cm,宽7.5cm;放字高8cm,宽11.5cm;歌字高8cm,宽10.2cm;处字高11cm,宽11cm,钱字与开字的间距为2cm,开字与少字间距为1.5cm,少字与放字的间距为1.8cm,放字与歌字间距为2cm,歌字与处字间距为0.5cm。

(2)“永历丁酉春题”摩崖石刻的永字高5.5cm,宽6cm;历字高6.5cm,宽7cm;丁字高3.5cm,宽6cm,酉字高5.5cm,宽5.5cm,春字高6.5cm,宽7cm;题字高6.5cm,宽7cm。永字与历字的间距为2cm,历字与丁字间距为2cm,丁字与酉字的间距为0.5cm,春字与题字间距为1cm。

17.“云峰”摩崖石刻为阴刻、楷书,“云峰”摩崖石刻文字宽9cm,高33cm。其中:去字高9cm,宽4.5cm;峰字高17cm,宽9m。去字与峰字的间距为1.5cm。

18.“石浪”摩崖石刻为阴刻、楷书。其中:石字高8cm,宽12cm;浪字高11cm,宽8.5m,站在摩崖石刻的最下面,回头遥望,山石就像奔腾的浪花一流高过一浪,故名“石浪”。

19.“断烟”摩崖石刻位于所上石刻的最下面一处,是先生时常怀念家乡的思念之情所体现,望穿云烟也看不到尽头的家乡,可谓“望断云烟”,断烟就成了“望断云烟”之情的缩写。

三、结语

钱邦芑创造的“他山”摩崖石刻文化至今仍然影响着许多文化与书法爱好者,“他山”背后的历史文化引起人们的重视,此次对余庆“他山”摩崖石刻的考察更多的是集中在文字数据上面,这些数据为我们了解、认识“他山”摩崖提供了新的窗口,为我们下一步研究其文化内涵提供了数据支撑。

注释:

①[清]康熙.余庆县志[Z].(康熙五十七年刻本翻印本).

②[民国]余庆县志・余庆县志[Z].(陈志)点校本(余庆县档案馆翻印,1985).208,210,184,207,233,242,217,184,243-244,8,254,8,205,213,206,205-206,242,216.

参考文献:

[1][清]康熙.余庆县志[Z].(康熙五十七年刻本翻印本).

[2][民国]余庆县志・余庆县志[Z].(陈志)点校本(余庆县档案馆翻印,1985).208,210,184,207,233,242,217,184,243-244,8,254,8,205,213,206,205-206,242,216.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项目编号:14GZQN18

上一篇:打开待优生心灵的钥匙 下一篇:新时期农村小学校班级管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