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庆县苦丁茶种植的气象条件及灾害防御对策

时间:2022-10-16 07:55:13

余庆县苦丁茶种植的气象条件及灾害防御对策

摘要 结合苦丁茶生长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分析余庆县的气象条件,得出余庆县气温、降水及光照时数适宜苦丁茶种植,并探讨气象灾害防御对策,以供当地种植者参考。

关键词 苦丁茶;种植;气象条件;灾害防御;贵州余庆

中图分类号 S1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5-0201-01

苦丁茶是我国传统的纯天然保健饮料佳品之一,茶色清凉、微苦后甜、风味独特,可制作饮料,也具有较大药用价值。余庆县现有茶园7 133.33 hm2,其中密植园2 466.67 hm2,野生资源4 666.67 hm2,年产苦丁茶逾5 000 t,是全国著名的小叶苦丁茶生产区,有“中国小叶苦丁茶之乡”“全国小叶苦丁茶示范基地县”之称。农业气象条件是影苦丁茶产量和品质的因素之一,研究苦丁茶种植气候条件,为合理利用气候资源、确保苦丁茶高产丰收提供科学依据。

1 苦丁茶种植的气象条件

1.1 气温

苦丁茶喜温湿,属中性偏阴常绿阔叶乔木树种,要求种植区月平均气温在15 ℃以上,年平均气温以12~28 ℃为宜。温度可决定苦丁茶生育期时间长短。当日平均气温>10 ℃,苦丁茶开始萌动并逐渐伸展;当日平均气温15~20 ℃时,苦丁茶生长速度加快;当日平均气温20~30 ℃时,苦丁茶生长最为旺盛,但叶芽易衰老;当日平均气温>35 ℃或36 ℃或

1.2 降水

水分是苦丁茶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雨量和湿度条件直接影响苦丁茶产量和品质。茶叶采摘的同时,新梢不断萌发。茶叶相继采摘,则需要充足的水分供给。苦丁茶适宜的年平均降水量为1 000~1 500 mm,月平均降水量应>100 mm,年雨日应>150 d,空气相对湿度始终保持在80%~90%、土壤湿度在70%~80%最为适宜。若生长期遇干旱,会延缓苦丁茶生长发育时间,甚至导致幼苗、幼树死亡。若水分过多且茶园内排灌条件较差,苦丁茶树根系会因缺氧而死亡,即使是成年茶树也会提前衰老,幼树则会因烂根而死亡。

1.3 日照时数

苦丁茶树喜弱光耐阴,光对苦丁茶树生长及茶叶质量影响较大,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的光照时数根据树龄大小决定,一般幼苗茶树需光照日数较少,成年茶树则要有较长日照时数。苦丁茶适宜生长在海拔500~800 m、日照百分率在45%的中山地区。

2 余庆县苦丁茶种植的农业气象条件

2.1 气温

余庆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降雨量充沛,日照时数充足,年平均气温16.3 ℃左右,1月平均气温最低,为5.4 ℃,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为-6.2 ℃;春季气温回暖较早,但不稳定,冷空气活动较频繁,4月平均气温为16.5 ℃,7月平均气温最高,为25.96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8.1 ℃。余庆县近9个月气温在10~30 ℃,>15 ℃气温主要集中在4―10月。可见余庆县温度条件比较适宜种植苦丁茶,对苦丁茶生长发育较为有利。

2.2 降水

余庆县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 081.9 mm,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0%左右,全年有7个月平均降水量超过100 mm。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主要集中在夏季,7―8月降水量超过全年降水量的40%,需要茶农做好茶园排水工作,避免茶园积水造成茶树烂根死亡。余庆县境内水资源蕴藏量大,开发前景广阔,境内河流密布,乌江横贯县境中部,为苦丁茶种植提供了良好的灌溉条件[1-2]。

2.3 日照时数

余庆县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 240.6 h左右,年日照百分率为28%,太阳辐射量为3 340 kJ/m2,年平均无霜期长达300 d左右,光热条件变化与苦丁茶生育期同步,有利于苦丁茶种植。余庆县海拔高度在400~1 380 m之间,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云雾量会增大,漫射光也随之增加,且所含红光和黄光多有利于苦丁茶内氨基酸和维生素形成,所产茶叶芽嫩、叶肥、香味浓。

3 气象灾害防御对策

3.1 正确选择茶园地

选择茶园地是提升苦丁茶产量和品质的关键。苦丁茶生长过程中忌风,喜湿喜肥,选择在低丘、中丘、低山山腹、山麓等地建园较为适宜,要求土层深厚、肥沃湿润、具有良好的排水能力和保水能力、土壤pH值在5.5~6.5之间、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土壤[3]。此外,在茶丛或茶园周围营造防护林和遮阴树林,可以调节小气候,减少直射光,利于苦丁茶增产提质。

3.2 注意防冻,加强茶园管理

余庆县冬季和早春时节日平均气温较低,苦丁茶易受到冻害,可以使用喷水结冻防霜、喷水洗霜、熏烟防冻等措施抵御冻害;一旦出现冻害,可以采取松土增温、合理施肥等措施,做好茶园管理工作,以利于茶树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树势,降低冻害灾害影响。如果春季出现低温连阴雨天气,可以在茶园内适当喷洒增温剂,提升土壤温度和苦丁茶植株自身温度。

3.3 提升气象为农服务能力

余庆县气象局应充分利用各种分析资料,提升气象预报的准确率。加强对短时、短期和中长期天气的预测预报能力,将自动站观测到的各种气象要素数据信息应用于气象为农服务[4]。不断拓宽各种渠道,提升气象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余庆县气象部门应与各部门加强联系,组成专家联盟,完善会商制度,共同研究苦丁茶的科学种植方法,降低灾害性天气的影响,提升苦丁茶的产量和品质。

4 参考文献

[1] 郭伦发,蒋桥生,王新桂,等.广西苦丁茶的生产现状及无公害栽培技术探讨[J].广西植物,2005,25(4):366-371.

[2]秦仁艳,陈开洪,何明远.正安县茶叶种植气候条件分析[J].农技服务,2010,27(12):1637-1638.

[3] 陶忠良.海南岛苦丁茶种植气候适宜性初步区划[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2(1):14-17.

[4] 张良勇,杜向波,刘黎煊.余庆小叶苦丁茶生产气候条件及生产对策[J].贵州气象,2009(5):29-30.

上一篇:靖远县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下一篇:礼县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