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体育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6-25 09:37:24

浅析小学体育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摘 要:素质教育就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就是使广大受教育者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生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习惯、能力和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中心任务。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应激发学生自主意识和学习积极性,丰富教学内容,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自我评价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而这一切的前言就是让学生们掌握如何自主学习。

关键词:自主学习; 学习评价; 探究学习

长期以来,体育教学多偏重于教师的教,教学只最求“学会某项技术”,而忽略培养学生“会学”方法的指导。由教师先示范,再到讲解动作要领,学生按照教师要求的步骤去练习,然后教师再去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要求相对统一,使得教师成为整个课堂的主体,此种课堂,学生缺乏思考问题的空间及探索的余地,使得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不强,自主学练的能力得不到好的培养。新课标要求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得到了更进一步的体现,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呢?

一、激发学习兴趣,打下自主学习的基础

在学习中,学习与生活贴近,使学生感到学习的重要性,是他们内心需要,产生“我要学”的强烈求知欲与兴趣。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兴趣是人学习知识的根本,它推动人们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因此,选择的学习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注重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使学生在体验体育乐趣,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参与体育学习的热情。如:趣味游戏、比赛竞争等,使学生全情投入课堂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二、营造探索氛围,建立自主学习的平台

想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就必须营造自由的轻松的课堂气氛,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去质疑,去探索,去创造,鼓励学生敢于尝试,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在学习跳短绳的课堂中,让学生自己探索、创造跳绳的方法与类型。如:单脚跳绳、跑动跳绳、双人合跳等,这样大大增加了学生的探索空间,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三、挖掘认知潜能,推动自主学习

学生学会知识的过程中,也会从中获得一些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可以通过游戏、讨论、探究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过程。如:在五年级的队列学习过程中,教会了学生“向左转走”的动作后,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向右转走”的动作,并能试着说出是用哪只脚的脚尖、哪只脚的脚跟着地进行转动的,并且积极地进行了实践,很快的学生们便找出了正确的动作方法。而学生们在自主实践的过程中,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四、激励评价,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评价是师生沟通的桥梁,越来越被重视。多一份评价就会多一点进步,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主体是教师,主宰学生学习结果评判,这常常会挫伤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信心,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潜能的发挥。新课标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从“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出发,学生应该参与对自己学习水平的评价。通过自评、小组互评、全班互评,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最终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自主学习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发展潜能的桥梁。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模式。只有教师的教学工作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够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彭树生,逮文.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浅析[J].《现代交际》;2010年07期

[2] 廖跃梅,管中发;课堂教学中学生运动兴趣的激发和培养[J].体育教学.2006年第04期

[3] 张智勇.《体育教育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

上一篇:发挥学生主体性,优化政治教学 下一篇:农村初中英语分化现象及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