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时间:2022-06-25 09:17:03

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摘 要: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是融合和衔接相关知识、促进各项技能协调发展的关键,也是培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商务英语专业要根据自身的特点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并组织实施。

关键词: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施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08)02-0066-0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以及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全社会对既精通外语(英语为主),又熟谙现代商务技能的高级商务型人才需求急剧增加,其中高等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倍受外经贸企业的欢迎。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商务英语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要加强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又要重视商务知识和商务技能的学习与训练,体现“英语”和“商务”的有机结合,使学生既有较强的英语沟通能力,又具备一定的商务操作技能。因而,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兼顾和融合语言学习和商务知识、商务技能的学习与培养,有效衔接商务知识学习和商务操作技能训练,对培养“厚基础, 宽口径, 重应用”的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的高级商务英语人才至关重要。 实践教学正是融合和衔接相关知识、促进各项技能协调发展的关键,也是培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应用型人才的关键。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原则

1. 全面性。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使毕业生具备基本的人文素质和相关领域活动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能完成国际贸易基本业务操作;具有娴熟的英语沟通能力、商务英语运用能力、基本的经济学知识等基本知识和技能。

2. 科学性。探索构建相对独立的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 “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工作模式,即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使之成为“技能考核”、“师资培训”和“产学研”一体化紧密结合的联合体。

3. 针对性。根据毕业生就业岗位职责对实际工作能力的要求,开发实践训练项目, 制定符合专业特点的实践教学计划,统筹安排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内容。有效防止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冲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4. 实用性。改革实验实训教学内容,减少演示性实验,增加技能性、综合性实验实训,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5. 层次性。 在制定实践教学目标时, 应以培养目标为依据,从分析学生不同阶段应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入手,根据教学规律和专业特点围绕课程设置,以合理性、可行性原则编制时间性教学总目标和分阶段目标。同时要注重实训课程体系之间内容的内在联系,难度、深度适宜,科学合理。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结构和构成

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由渗透在理论课程内的基本技能训练、集中专项能力训练、毕业前的综合能力训练以及人文素质培养训练四大模块组成,如图1所示:

三、实践教学的实施

1. 完善实践教学条件。实践教学条件是实践教学有效实施的基本保障。对于商务英语专业来说,受职业岗位、工作性质及时间等因素的制约,一些重要的专项技能训练,例如单证制作实训、进出口业务洽谈实训、商务函电拟写实训等,很难全面实施系统的“顶岗”操作。因此,建立完备的校内实训基地、实训软件、仿真实训室尤为重要,它可以弥补文科类专业“顶岗”实践岗位的匮乏以及时间不易协调等方面的不足。但硬件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学校领导应深刻认识到实训教学的重要性,应有长远的发展眼光,加大投资力度。学校要依据所设专业的实际需要,全面规划,逐步实施。同时,要重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突破只限于感性认识和动作技能的旧模式,建立有利于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模式。尽可能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相一致,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同时应注意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地处一个城市的同类学校也可共建实训基地,还可开展职业培训等有偿服务。

2. 改革实践课程教学方法。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应把商务技能训练放在突出地位,以英语为实践课程的教学语言和目标语言,进行商务技能的训练,从而融合语言训练和商务操作能力的培养。实践课程的设置要特别注重课程之间的衔接、知识与技能的巩固和拓展、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最重要的是要根据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和实训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实训形式,尽可能营造仿真的工作环境,模拟真实的业务情景,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专题研讨法,推行互动式、参与式教学,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多形式、多方位、多渠道实施实践课程教学,使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体验、操练和实践。

3.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组织管理。实践环节管理包括技术管理、设备管理、经费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和各项管理制度建设,要努力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完好率,提高投资效益。为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还必须建立起一整套的管理制度和实践教学文件, 每门实践课程都要制定适宜的教学大纲,编制实践指导书,建立技能测试题库。实践指导书应明确规定实践的项目、目标、要求、内容、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及考核标准等各项内容, 技能测试题库则要对每项实践进行测试,学生毕业前进行综合技能测试,确保核心技能的掌握。

4. 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实施技能训练的基本保证。承担实践教学任务的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理论知识,还必须能够有效地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练,及时解答实训过程中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因此,实践教学必须从教师队伍的建设入手,解决教学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 要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专业技能的培养为重点,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引进和造就“双师型”教师。教师除自主学习钻研、进修提高外,学校还应创造条件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外贸公司、海关等相关单位学习、见习、体验、实践,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其更好地胜任实践教学工作;学校还可以从企业生产第一线聘请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任兼职教师,改善教师队伍结构。

总之,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施是一个不断摸索、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的过程。只有将实践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才能不断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级商务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吴尚义,李华等.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建设的研究[J]. 教育教学研究,2006(10).

[2]宋梅梅.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J]. 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

[3]黎翠梅. 金融本科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探讨[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5).

[4]徐鲁亚. 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与实践教学[J]. 民族教育研究,2005(4).

[5]孟繁华. 加强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7).

上一篇: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金融学高等教育改革思路... 下一篇:正确处理四个关系促进个人银行业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