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信息瓶颈 提升信贷效率

时间:2022-06-25 02:04:45

突破信息瓶颈 提升信贷效率

内容提要:信贷管理技术的提升要以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为基础,现实信贷活动中信息不对称形成信息问题;银企关系不稳定使商业银行难以持续获得企业信息;“信息孤岛”使单个商业银行难以全面获得企业信息,信贷信息质量已成为制约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能力的瓶颈。本文认为只有通过建立信贷人员主动捕捉信息、如实反馈信息的动力机制,改善信息不对称状况;通过加强银企信息交流,降低信息成本,减少信息需求,弱化信息问题;通过改善信息环境,实现信息共享,才能突破信息瓶颈,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效率。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息质量信贷效率中图分类号:F830.0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6-1770(2005)11-0047-03

近年来,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和市场化的加速,国内各家商

业银行都在积极借鉴西方商业银行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全面提升信贷风险管理能力,从信贷管理体制、业务流程、信贷制度、风险量化到信贷文化建设,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这些先进的管理制度和技术都是建立在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基础上的,对信贷信息质量有着较高的要求,而我国现实信贷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时刻都在动摇着制度作用的基础,信息失真或信息不全导致了大量的新增不良资产,信贷信息质量已成为制约国内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能力的瓶颈。

一、在银企之间及银行内部的委托-关系中,信息不对称形成信息问题,引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企业对所处行业和投资项目的风险拥有更多的信息,而银行则缺乏足够的了解。信息的不对称就形成了信息问题,商业银行无法在放贷前准确把握授信风险,当利率提高时,经营稳健而利润相对较少的借款企业就会退出市场,那些愿意支付高利率的企业,往往正是最不可能偿还贷款的冒险者,这就产生了逆向选择;放贷后,银行监督企业所需信息主要通过企业财务报表获得,这种间接监督使银行很难得到企业的私有信息,特别是企业如何使用信贷资金的真实信息。企业在利益驱动下有可能违背信贷合同的约定用途,将资金投放到高风险的项目,这就给银行带来了道德风险。

商业银行本身也存在委托-问题。信贷决策者很难得到信贷员在业务操作中的私有信息,信贷员有可能为了自身效用最大化而违背委托人意愿;下级行对自身信贷资产质量的真实状况比上级行更清楚,而下级行的利益目标往往是包括行长在内的“内部人利益”最大化,这会导致下级行掩盖信贷风险的真实情况,造成信贷资产的风险累积。现实中,由于国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责制流于形式,信贷政策的严肃性得不到有效维护,追求规模扩张的考核机制诱发员工追求当期业绩,国内商业银行信贷人员隐瞒负面信息的道德风险不同程度的存在。

二、银企关系的不稳定,使商业银行难以持续获得企业信息

近年来,国内各家商业银行都采取了宽泛型的发展战略,众多商业银行“面孔”相似、服务趋同,客户结构的同质化、服务产品的同质化及恶性的同业竞争使商业银行维护客户的成本越来越高,客户的忠诚度在不断下降,银企关系越来越不稳定,银行难以持续获得企业信息,进一步加剧了商业银行的信息劣势。

三、"信息孤岛"使单个商业银行-难以全面获得企业信息

为控制企业信用膨胀,中国人民银行于1999年1月下发了《商业银行实施统一授信制度指引》,以防止商业银行各部门、各分支机构对同一客户分头授信,对本外币分割授信,对贷款、贴现、承兑、信用证分散授信而产生对单一法人客户授信风险过度集中。

统一授信在单一的商业银行系统内是不难实现的,但当企业同时向多家商业银行系统申请授信,由于商业银行系统之间信息隔绝,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或“信息黑箱”,每家商业银行掌握的信息都不全面,导致多家商业银行对同一企业重复授信,“局部信用膨胀”使商业银行的系统风险不断加大。

银行业是风险密集、信息密集型产业。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的存在就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和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信贷业务运行是信息驱动的,商业银行既是信息的需求者,也是信息的生产者和管理者,提高信息收集和运用能力,是商业银行提升信贷效率的关键。要突破信息瓶颈,国内商业银行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增强信贷人员主动捕捉信息、如实反馈信息的动力,积极改善信息不对称状况。

首先,要完善信贷业务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严格不良贷款责任追究,全面强化信贷业务人员主动捕捉信息的压力和动力;其次,要建立程式化的信贷信息处理规范,细化日常操作;第三,要建立信贷信息责任制度,强化信息责任意识。要对信贷人员的职业道德、信息采集、信息维护、失职责任等作出明确规定,严格追究信息处理中的失职行为,形成规范、尽责的工作氛围。

二、通过加强银企信息交流降低信息成本,减少信息需求,弱化信息问题。

1.建立稳定、密切的银企合作关系,增进银企信息交流

如果商业银行与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交易关系,就可全面、持续地获取企业信息,减少交易中的不确定性,减少风险;如果银行与企业的关系不稳定或保持时间较短,银行对企业信息的积累就比较少,企业就容易利用这一点,把风险转嫁给银行。因此,商业银行应通过多种途径建立基本客户群,形成稳定的银企合作关系。

首先要认真进行市场调研,科学细分市场,要根据市场环境、历史机遇和自身资源,寻找自己在市场中的“生态”位置,准确进行市场定位,实施差异化竞争,以比较优势、特色经营,培养基本客户群。银企关系稳定、密切的基础在于商业银行内部服务价值链的形成是否具有比较优势,以及客户取得服务的过程是否具有比较优势。

其次,要通过个性化的服务和不断创新的金融产品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为客户创造价值,不断加深与目标客户的关系,逐步将其“锁定”。在信息收集中,企业账户信息具有成本低、原始性强、银行独占等特点,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提供优质的结算服务来观察客户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可以通过担当企业财务顾问,参与企业决策,及时获得可靠、全面的低成本信息。

2.探索建立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企业外部监督机制。

企业治理结构需要恰当的制度安排,使出资者和利益相关者能有效地对内部人控制的企业进行监控。在公众持股公司里,经理层的“道德风险”等问题是通过股东来校正的,但股东作用的有效发挥需要规范、发达的资本市场及竞争性的职业经理人市场。对资本市场处于初级阶段,职业经理人市场尚不成熟的我国来说,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和约束经理人员等方面的作用受到很大限制。

在我国,信贷资金仍是企业最主要的外部资金来源,企业总体上仍处于高负债运行的状态,银行需要对企业的经营行为进行有效的监控。在企业治理结构中引进商业银行作为外部监督者,有利于银行及时、全面地掌握企业信息,使银企信息趋于对称;有利于健全企业的约束机制,及时纠正经理人员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维护企业的健康发展来保证银行和企业出资人的长远利益,是银企双赢的制度安排。商业银行除了通过债权控制(对贷款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结算监督外,还可以充当中小股东的人,他们行使权利,选派银行人员进入企业的董事会、监事会,甚至管理层,参与企业的管理,获得直接、全面的信息。

当然,在企业治理结构中引进银行作用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管,规范商业银行的监控行为,防止银企共谋和银行贷款的过度集中,要限制单个银行对一个企业的贷款规模,积极发展银团贷款,实行专一监督而非专一贷款。

3.通过抵押(质押)弱化信息问题

抵押(质押)物可以直接减少银行生产企业资信信息和监督企业绩效的需要。抵押(质押)品弱化了信息问题,但没有消除信息问题,还需要对抵押(质押)品的价值和补偿能力进行评估和持续监控。过度依赖抵押资产也会带来问题,如果抵押资产存在泡沫,则贷款仍会形成相应损失。

三、逐步改善信息环境,实现信息共享

银行间信息隔绝使单个商业银行信息不完全,银行系统容易对企业重复授信,导致“局部信用膨胀”,使信贷市场效率下降。信息共享机制可使商业银行的信贷决策信息相对完全,信息结构的改善将推动信贷市场效率的提升。大力发展信用信息数据库,有利于实现信息共享,完善信用信息环境。

信用信息数据库的主要功能:一是激励机制,即守信用的企业和个人在数据库中将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获得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大市场交易中的无形资产,使守信者得到更多的商业机会;二是失信惩罚机制,各数据库的经营者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将收集到的企业或个人失信情况记录在一定时期内保留在数据库中,使失信者接受社会惩罚。

1.建立政府级别的信用信息数据库

工商、税务、银行、海关、商检、质检、司法、公共服务等国家机关和经济管理部门掌握着大量的基本信用信息,可通过立法或行政手段将这些基本信用信息互联互通,按照一定的标准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基本信用信息平台即公共(政府)信用信息数据库,供符合准入条件的机构廉价使用。这是最经济、公平、公正的办法。

2.建立行业内的信用信息数据库

由于企业的交易活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专业性,在同一个行业范围内,企业的信用资料较为集中。各行业组织(协会)应承担起本行业内企业资信数据库的职责。企业征信数据库的建立和运行可采取“信用交换机制”,凡是加入的企业,均须将自身的信用资料及有关的信用记录提供出来,以此享有查询其他成员的信用资料的权利,行业内的资信数据库采取有偿服务的方式向非会员开放。

中国人民银行于2000年2月了《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管理办法(试行)》,推行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管理制度。对金融机构信贷业务和借款人的信息进行登记,当贷款性质和风险度发生变化时,要求金融机构及时在系统中对贷款分类作相应调整,以准确、全面地反映借款人资信情况,实现银行间信贷信息共享。

这项制度推行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一些金融机构数据上报不够及时、准确和完整,影响着系统的整体效应。人民银行一要通过考核处罚机制约束各金融机构及时、准确、完整地登记每笔贷款信息,加快数据更新速度;二要加强对信贷数据的清理力度。逐步完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管理系统,实现银行间信贷信息的充分共享。

3.建立征信机构信用信息数据库

当规模经济和专业化决定了个别银行单独生产某类信息缺乏效率时,专业征信机构则可在这类信息的生产上降低成本、实现效率。信用信息和交易信息的分离,也使信用信息在不同交易者之间的分布趋于对称。

提供规范的资信调查服务和信用评估服务要求资信数据库数据量大、信息齐全、信息更新快。虽然国内各征信公司已建立了自己的征信数据库,但由于缺乏可靠的数据来源和大量的资金投入,还处于初级的阶段,需要进一步加强投入和建设。同时,加强行业自律、统一执业技术规范、形成声誉机制,也是确保我国征信机构信用信息质量的关键。

4.建立科学的个人信用信息体系

建立对个人信用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的个人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个人信用档案,逐步完善针对个人信用的调查和报告制度,科学设计个人信用评估体系,评定个人信用等级。

参考文献:

1.孔刘柳.商业银行信贷合约行为理论[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04

2.杨子键.美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10

3.相丽玲.信息管理学[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09

4.季冬生.信息技术与金融发展[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05

5.金晓斌.现代商业银行与工商企业关系论[M].上海三联书店,1997.12

6.闻婷曹百舸,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信息经济学分析[J] 新金融 2004.10

7.牟来栋.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及其对策[J].新金融.2004.12

作者简介:

赵文育.交通银行西安分行.710004.

上一篇: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的融资困境及其解决途径 下一篇:上市银行上半年经营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