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天有不测风云》教学设计

时间:2022-06-25 02:00:50

苏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天有不测风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天有不测风云》是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地球生病了》中的第二课。根据课程标准对本主题的阐述: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的精神的可贵,学习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护与互助的方法,形成相应的能力。这一课教材共安排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大自然的另一副面孔”“天灾之中有人祸”“天灾无情人有情”。本节课是第一课时,安排了“大自然的另一幅面孔”的学习。[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通过视频资源及发生在身边的一些故事,让学生意识到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自然灾害就发生在身边,它的危害不容忽视;意识到自然灾难的无情,初步产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2.行为与习惯:帮助学生了解保护环境可以减少和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在日常生活中,强化环境保护的自觉意识。3.知识与技能: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之中。4.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资料、交流资料、观看视频、图片等活动,意识到自然灾害的可怕,认识到保护环境的紧迫性。[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通过电视、网络等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但自然灾害带给人类的经济、生活、生命的危害究竟有多大尚不清楚。[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自然灾害对人类造成的危害。难点:自然灾害的种类。[课前准备]1.学生通过查阅书籍、上网等方式,了解有关自然灾害的概况。并能选取自然灾害中的一种,进行较为深入的资料搜集。2.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出话题1.(播放视频、图片)欣赏美。师:请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春天,百花争艳,万紫千红;夏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秋天,枫叶似火,硕果累累;冬天,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看着这些美景,你想说些什么?[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感受自然的美丽。]2.感受大自然的另一副面。师:大自然并不总是风和日丽、和蔼可亲的。她常常会摆出另一副面孔,(课件播放部分自然灾害)有时狂风大作,巨浪滔天,洪水泛滥;有时会吞噬人类的财产以及生命;有时疾病流行……看着这些,你又想说些什么呢?[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建立自然灾害很可怕的影像。]二、教学活动一:感受地震1.(播放地震视频 )师:你看到了什么?(生:地震在顷刻间使得一幢幢矗立的高楼夷为平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停止了呼吸……)[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地震的不可抗拒性。]2.师:这个统计表记载了汶川地震所造成的损失,自己读一读。 (出示统计表格)汶川大地震造成损失统计表■[设计意图:让学生真切感受汶川大地震的危害深重,感受到了地震这种自然灾害的不可抗拒性、破坏性和毁灭性。][“感受地震”这一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地震这一自然灾害为核心,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影像资料,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从而实现“以点带面” (“点”指地震,“面”指其余的自然灾害)的课程设计思路,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整体实现课程目标。]三、教学活动二:你知道吗?1.师:伴随着人类的仅仅是地震这种破坏性大、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吗?(出示:历史上发生的自然灾害记录的相关文字资料。)从这些红色的数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自然灾害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给社会发展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部与自然灾害斗争的历史……)[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这份资料认识到自然灾害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它是不可抗拒的,必须正确面对它,了解它,才能正确应对。]2.师:自然灾害主要发生在地球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四大圈内,依次派生出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火灾五大类。(课件出示自然灾害分类图片)[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脑海中初建自然灾害的分类概念。]3.师:拿出课前老师发给你们的自然灾害调查统计表,分组交流。待会儿,小组推荐一名成员在全班就你们印象深的自然灾害选择两三个在全班作汇报交流。[设计意图:借助学生课前搜集到的资料,通过小组交流、汇报交流的自主活动的形式让学生真切感受这些自然灾害的特点及其所造成的损失,认识大自然不可抗拒的一面,还培养了学生看新闻、搜集信息的学习习惯。]4.师点评。(洪水、干旱、地震、火灾,灾难无法抗拒,家园瞬间被毁,生命被无情地夺走。不论是哪种自然灾害都是让我们认识到其危害无穷。)[“你知道吗”这一教学活动的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的学习方式认识到自然灾害的种类之多,危害之大,从而意识到防灾减灾的重要性,自然过渡到教学活动三。]三、教学活动三:减灾“我能行”1.师:古往今来,世界各地的自然灾害此起彼伏,连续不断。自然灾害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是人类难以避免的。千百年来,世界各国一直在寻求防治自然灾害的方法,居安思危,防患未然,尽量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设计意图:让学生齐读,认识到防灾减灾是一个世界性的大课题。]2.师:看这份真实的报道:(指名读)汶川大地震发生的时候,桑枣中学全校2200多名学生和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单位站好,仅用时1分36秒。从11岁到15岁的学生,都挨得紧紧地站在操场上,老师们站在最外圈,四周是教学楼。学生无一伤亡,老师无一伤亡。桑枣中学的安全和叶校长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从2005年开始,桑枣中学的叶校长每学期都要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的演习。桑枣中学的学生是按照平时学校要求的和他们已练熟了的方式疏散的。3.师:听了这份真实的报道,你获得了什么启示?[设计意图:让学生交流从中获得的启示,认识到只有掌握防灾减灾的知识和正确的方法才能将灾害降低到最小化。认识到“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4.师:由此可见,面对天灾,掌握自救的知识和方法是何等重要啊!因此,了解一些地震自救方法是必需的,快速浏览一下课本内容。(学生读书上第48页的 “地震发生时应该怎样应变” 文字资料)如果现在地震,结合我们所处的环境,我们该怎么做?(指名说)[设计意图:通过对学生进行实地防震减灾演练,既强化了学生防灾减灾的意识,又锻炼了学生的自救能力。][“减灾我能行”这一教学活动的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看汶川地震中一份真实的报道,明白面对天灾掌握自救的知识和正确的自救方法是何等的重要,并能结合自己所处的环境进行防震减灾演练,让学生明确防灾减灾不是纸上谈兵,而应该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去。]四、教学总结:(课件出示)“正确面对,防灾减灾,从我做起”(齐读)[设计意图:进一步强化学生防灾减灾的意识,自然地引出下节课探究的话题。](责编 张翼翔)

上一篇:“小学乘法”教学例谈 下一篇:在习题教学中渗透物理科学方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