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占费政策护航无线电大发展

时间:2022-06-25 06:50:35

频占费政策护航无线电大发展

无线电管理项目建设周期长,先进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技术设备和执行标准经常更新换代,已安排资金项目需要建立长效机制保障后续投入,与此同时地方经费又相对短缺,这些都决定了无线电频率占用费转移支付政策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此外,也要准确把握无线电事业发展趋势,进一步增强专项资金使用与设施建设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科学性,精细管理,合规使用,推动无线电管理再上新台阶。

无线电频谱资源是有限的自然资源,是我国重要、稀缺的战略资源。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有限的频谱资源与不断增长的频谱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运用经济手段,依法收缴无线电频率占用费,科学、有效地管理无线电频谱资源,使有限的资源产生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利用收缴的无线电频率占用费,专项用于无线电管理技术设施建设和业务监管、无线电频谱资源的研究和开发,这对于保证无线电频谱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促进无线电新技术和新业务的快速发展,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行政策及执行情况

无线电频谱资源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实现频谱资源供求平衡,实现频谱资源效益的最大化。按照国际惯例,为了缓解无线电频谱资源的供需矛盾,世界各国都要对使用频谱资源进行收费,以提高频谱资源的利用率。目前,国外的无线电频率占用费收取方式主要有成本回收法、收益法、行政激励法以及拍卖法等,而且将收取的频率占用费都用于无线电管理事业。如美、英等国的无线电频率占用费拍卖收入主要用于补贴政府的公共安全无线系统建设和对无线基站的监管等。

我国自1986年开始,参照国际惯例,向无线电频率使用者征收无线电频率占用费。从1998年起,经国务院批准,原国家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无线电管委员会联合了《无线电管理收费规定》(计价费[1998]218号)(以下简称“218号文”),制定了十一大类无线电台(站)的频率占用费年度收费标准,要求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置、使用无线电台(站)的单位及个人,必须遵守本规定并缴纳无线电频率占用费。

随着无线电频谱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和无线电新业务、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根据我国《物权法》第五十条和第一百一十九条分别关于“无线电频谱资源属国家所有”、“国家实行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规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第四条关于“无线电频谱资源属国家所有,国家对无线电频谱资源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开发、科学管理、有偿使用原则”的规定,经国务院批准,原信息产业部、原国家计委、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调整蜂窝公众通信网络频率占用费收费办法和标准的通知》(计价格[2002]605号)(以下简称“605号文”),调整了“218号文”中蜂窝公众通信网络频率占用费收取办法和标准,规定蜂窝公众通信网络频率占用费由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根据其分配的频率总宽带向蜂窝公众通信网络运营商统一收取,全部上缴中央财政,然后采用因素分配法转移支付给地方,支持地方无线电管理事业的发展。

2003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又联合下发《关于无线电新业务频率占用费收费标准的通知》(发改价格[2003]2300号),将三大类无线电新业务频率占用费收费标准补充列入“218号文”,并统一执行“605号文”的收费规定。

执行无线电频率占用费转移支付政策10年来,无线电频率占用费全部上缴中央财政,按照国务院关于“将无线电频率占用费主要用于无线电管理及无线电安全设施建设”的指示精神,每年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转移支付无线电频率占用费,为全国各地的无线电管理基础设施技术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全国各地已建成超短波固定监测站和移动监测站若干个,配置各类可搬移式和便携式监测设备若干台(套)等,构成了能够覆盖全国各大城市主城区的无线电监测网络。同时,建成了省级无线电设备检测实验室,全部通过了省级计量认证,其中有近一半无线电设备检测实验室通过了国家实验室认可。还建成了全国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的信息网络,实现了信息互联互通。

全国无线电管理机构充分利用已建成的无线电管理基础设施和技术设施,成功地开展了大量无线电频率监测、干扰查处、设备检测等工作,有效地加强了无线电频谱资源管理,较好地保障了各类无线电业务正常运行和无线电波秩序的有序传播。特别是出色完成了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卫星发射、汶川和玉树抗震救灾、国事外交活动、防范利用无线电设备进行考试作弊等一系列重大无线电安全保障任务,得到了各级党委和政府及社会广泛的肯定与好评。

一以贯之至关重要

无线电管理工作于1986年由部队移交地方政府时,全国无线电管理基础设施和技术设施基本处于空白状态。自2002年实行无线电频率占用费转移支付政策以来,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经过多年的努力建设,虽然无线电管理基础和技术设施已达到了一定规模,但与目前无线电管理的繁重任务需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远远不能满足无线电管理工作的监测需求。因此,保留现行的无线电频率占用费转移支付政策,继续大力支持地方无线电管理技术设施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其意义还在于:

有利于保证无线电频率占用费专款专用。按照现行无线电频率占用费转移支付政策的规定,“无线电频率占用费安排的支出”属于中央财政专项转移支付,需按规定用途使用,专门用于支持各地的无线电管理事业发展。10年来的实践证明,由于无线电频率占用费是中央财政向各地转移支付的专项经费,有明确的规定用途,因此各地财政对这笔专项经费的管控是严格的,基本上保证了专款专用,从而使得全国的无线电管理基础和技术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如果改变现行的无线电频率占用费转移支付政策,将会大大削弱对无线电频率占用费规定用途的管控力度,难以保证专款专用,必将严重滞缓刚刚起步发展的无线电管理技术设施建设步伐。

有利于科学布局无线电管理技术设施。无线电波的传输不受行政区域的限制,对频谱资源以及电波秩序必须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因此,客观规律要求无线电管理的技术设施建设应当从“全国一盘棋”的层面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实行无线电频率占用费转移支付政策以来,中央财政结合国家无线电管理“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部署,在满足中央本级无线电管理任务和无线电管理技术设施建设需求的前提下,会同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根据各地无线电管理任务轻重缓急的不同情况,严把建设项目审核关,按需分配转移支付资金,较好地避免了无线电管理技术设施的无序建设、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如果没有现行的无线电频率占用费转移支付政策,把不住各地建设项目的审核关,无线电管理技术设施建设就很难实现“全国一盘棋”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

有利于不断提升无线电管理技术水平。近10年来,我国的无线电管理事业得益于实行无线电频率占用费转移支付政策,整体技术管理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从全国范围来看,由国家级已建的无线电短波、卫星监测网,省和地市级已建的VHF/UHF无线电监测站、移动式和可搬移无线电监测设施设备而组成的无线电短波监测网,架构科学,层次清晰,比较符合各个级别管理任务和管理水平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讲,应当继续实行无线电频率占用费转移支付政策,这样有利于国家从宏观上加强无线电管理技术设施建设的顶层设计,科学分配转移支付的无线电频率占用费,指导各地按需建设,分层建设,从而逐步形成国家级、省和地市级配置恰当,既能适应各自任务需求,又可实现标准统一、性能先进、互联互通的无线电监测网络,有效地整体提升无线电管理技术水平。

有利于保障无线电事业健康安全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和新业务的出现,对无线电频谱划分、频率协调、台站管理模式等提出了新要求,客观上需要不断加强无线电管理基础和技术设施建设,逐步提高无线电监测网络的覆盖率和技术水平,方能适应管理需求。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已建成的无线电管理技术设施既要逐年增加运行维护费,又因使用周期将至需要及时更新和补充。加之无线电具有开放性、易干扰性的特点,还存在着无线电信息安全问题。诸如全球卫星搜救系统、航空无线电导航、高速铁路列车调度、卫星通信业务、公众移动通信、敌对分子利用无线电手段进行破坏活动等,都与国家安全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保护各类无线电业务的信息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为了有效保障无线电事业的健康安全发展,就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来看,继续实行无线电频率占用费转移支付政策,充分利用这笔经费,在全国加快建设覆盖面广、布局合理、技术先进、功能齐备、安全高效的无线电监测网,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和国防建设服务,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上一篇:回转式清污机在高港枢纽的安全运用与改造 下一篇:主动排查私设电台 维护空中电波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