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光独立组织培养的初步研究

时间:2022-06-25 05:34:58

烟草光独立组织培养的初步研究

摘要:本研究以烟草为试验材料,探讨了糖含量、透气孔等因素对烟草光独立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糖有气孔的组培条件下,烟草叶片具有一定的出愈率和出芽率,烟草试管苗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本研究为建立烟草光独立组织培养体系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烟草;光独立培养;无糖培养

植物光独立组织培养,又称无糖组织培养,是一种新型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它与传统组织培养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2]:①使用不含糖的培养基,以CO2作为植物的碳源,可以大幅度减少污染率;②通过控制影响试管苗生长的环境因子,促进植株光合速率,使试管苗由异养型转变为自养型,以更接近植物自然生长状态,生根率和成苗率显著提高;③培养可以转入一种较大的容器中进行,直至进行开放式、暴露式培养。

烟草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烟草通过有性繁殖获得的种苗易发生变异,而且易感病毒,造成品质退化,从而影响经济效益。而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以获得脱毒苗,保持烟草优良品种的性状。本研究通过以烟草为试验材料,探讨糖含量、透气孔等因素对植物组织培养的影响,以建立烟草光独立组织培养体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普通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

1.2 培养基

(1)愈伤诱导及芽分化培养基(简称诱导培养基): MS + Agar 0.8% + 2,4-D 0.5 mg/L+ 6-BA 1.0 mg/L;(2)生根培养基:MS + Agar 0.8%+ NAA 0.2 mg/L。

1.3 实验方法

1.3.1培养条件 培养温度25±2℃,光照14h/d,光照强度3 000lx。采用改变蔗糖含量、有无透气孔等培养条件来研究光独立培养技术。其中,组培瓶透气孔的直径为1cm。

1.3.2 愈伤组织诱导及不定芽分化 取烟草幼嫩叶片洗净后,用70%乙醇消毒30s,0.1%升汞浸泡10min,无菌水冲洗5~6 次后,将叶片切成0.5cm×0.5cm 的小块,接入诱导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观察不同培养条件下外植体变化,培养2w后,记录愈伤大小和出愈率。4w后,记录芽诱导率(芽数/块愈伤组织)。

1.3.3 诱导生根及移栽 取约2cm长,具有2片叶子的无根小苗(不定芽)接种于生根培养基中,2w后观察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根率、叶片数、株高和长势。当试管苗长至5~6cm 高时,开瓶盖培养2d后取出,移栽到泥土盆。

2 结果与分析

2.1 无糖培养对烟草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

外植体叶片接入诱导培养基约2~3d 后,叶片卷曲、增厚、膨胀,2w后外植体形成疏松膨大的浅黄绿色的愈伤组织。4w后,从愈伤组织上分化出许多浅黄绿色芽点。不同培养条件对烟草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结果见表1。

在含糖培养条件下,无论有无透气孔,形成的愈伤块均较大,诱导率均达100%。4w后的芽诱导率分别为5.5、4.3。在无糖培养时,有无透气孔对愈伤诱导影响很大,有气孔培养的愈伤较大,诱导率较高,可达53.3%,无气孔条件下,外植体卷曲但膨胀不明显,出愈率只有6.7%。有气孔的出芽率为2.8,无气孔的出芽率为0。

表1 不同培养条件对烟草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

2.2 无糖培养对烟草小植株生长的影响

无根小苗接种于生根培养基后,外植体开始从其基部产生白色幼根, 叶片增多,植株长高。不同培养条件对烟草小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见表2。

由结果可知,含糖培养基中生根率达100%,叶片和株高增加明显,长势健壮,但根系较短。在无糖培养时,生根率有所下降,有气孔的生根率较高,达到76.7%,无气孔的仅为43.3%。从试验中观察到, 不论培养基有糖还是无糖,有气孔培养的植株颜色鲜绿,根系较发达,无气孔培养的植物颜色较浅,尤其是无糖无透气孔培养的试管苗呈水渍状,瘦弱,叶片发黄,部分死亡。

表2 不同培养条件对烟草小植株生长的影响

3 讨论

光独立培养主要是利用植株的光合作用,提高自养生长能力。由于离体培养的外植体仍然含有叶绿体,在CO2 浓度及光照适当时, 培养瓶内的小植株仍然也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而自我生长[1]。但是在相对密闭的培养瓶中CO2浓度很低,通常小于空气中的CO2浓度,这时小植株的光合作用被抑制[2]。利用透气孔可使培养瓶中CO2浓度升高,到达空气中的CO2浓度水平,这时就可促进小苗生长。因此有气孔的培养条件对无糖培养非常重要。

本研究在以烟草叶片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时,发现叶片对糖的依赖性很高,含糖培养基更有利于叶片愈伤诱导和出芽,但在有气孔的条件下,无糖培养也可以获得一定的出愈率和出芽率。在以烟草不定芽为外植体进行试管苗培养时,无糖有气孔培养的小植株虽然生根率略低,但试管苗颜色鲜绿,根系发达,移栽更容易存活。烟草的光独立培养可以通过改变透气孔、光强等培养条件而得到优化,从而使光独立培养技术更具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Kozai T,Kitaya Y,Kutota C.Collected Papers on Environmental Control in Micropropagation Volume 3.Japan:Chiba University Press,1995:591-947.

[2] 杨武振,王荔,侯典云等.无糖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19(3):239-242.

作者简介:鲁梦婷,女,浙江余姚人,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本科生。

通讯作者:徐晓晖,男,浙江永康人,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副教授,从事生物技术教学与研究工作。

上一篇:论建筑给排水施工设计常见的问题 下一篇:栗钙土膜下滴灌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