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克难显风采

时间:2022-06-25 03:30:36

7月下旬以来,我省遭遇百年未遇洪水。洪灾发生后,吉林电视台新闻中心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主导社会舆论的作用,快速反应,全力以赴,统筹协调,突出重点,以强烈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心投身于全省抗洪救灾宣传报道工作。

一、反应迅速,精心部署,全面做好抗洪救灾宣传报道

洪水就是命令。新闻中心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入紧急工作状态,明确报道思路和方向。所有人员取消休假,各岗位都有专门人员值守,各档新闻全部采取直播的方式,打破新闻播报时限,多时段、多窗口互动,及时插播和滚动播出抗洪救灾情况,增加新闻报道的频次和密度,使宣传效果达到最大化。

1.第一时间、第一现场,记者与灾区人民群众在一起

启动应急方案后,全体采编人员打破栏目组别界限,重新分组,在洪水侵袭永吉县一拉溪镇两个小时之后,新闻中心记者冯思学、崔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在洪水中进行采访报道;与此同时,多路记者总计40余人第一时间分赴吉林、永吉、榆树、白山、通化、延边等各个受灾点,及时采访、拍摄暴雨洪灾的最新情况以及孙政才、王儒林等省市领导视察灾情、指挥抢险的第一手资料;对、武警官兵、各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奋力抢险的情况,各部门、社会各界帮助灾区重建情况,受灾群众生产自救情况进行全方位报道;第一时间报道化工原料桶打捞的最新进展,大型采金船被冲往丰满大坝的处置和应对情况;开展对抗洪救灾中先进典型关喜志、刘磊、李守信烈士先进事迹的宣传,挖掘了、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医护人员、镇村干部帮助围困群众脱险等许多感人事迹。同时,新闻中心派专门记者常驻省防汛抗旱指挥部,随时回传动态消息,以滚动字幕等方式及时抗洪动态和水情汛情,并报总编室在电视台各个频道和手机电视中滚动播出;整个抗洪救灾的采访报道有点有面,重点突出,生动而全面地反映了吉林省众志成城抗击洪灾的真实场景。

2.打破常规,不断创新,一切为抗洪救灾宣传报道让路

一是调整节目时长及播出时段。全省灾情严重后,为及时报道省领导指示部署抢险工作和各地灾情最新进展,《吉林新闻联播》每天采取直播的方式,及时、准确地报道抗洪抢险最新消息,随时插播抗洪抢险处置的最新情况;为扩充播出时间,新闻中心及时与总编室和播出部进行沟通,对《吉林新闻联播》播出进行了延时,除省领导的时政报道外,其他时间的新闻均不重复。同时,按照局台领导的要求,中心在每天8点、10点、15点,各增加一档15分钟的《万众一心 抗洪抢险特别节目》,通过电话连线、卫星车直播的方式,实时报道洪灾前线最新进展、滚动播出重要信息;在20∶17分第一集电视剧后加播一档10分钟《万众一心抗洪抢险特别报道》并制作《万众一心抗洪抢险》片花和炒片在各档新闻和电视台各个频道滚动播出;在每晚22∶19恢复20分钟的《吉林新闻联播(晚间版)》,其他各档栏目也开通专门时段,全面、大篇幅地报道各地受灾情和组织救援的最新情况。

二是编排播出打破常规。为及时报道水情、汛情和抗洪抢险动态,新闻中心在节目编排和播出方面也打破常规,在直播中及时插播重要信息,如《孙政才书记到伊通满族自治县和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检查防汛救灾工作开展情况》和《王儒林省长到辽源市指导抗洪抢险工作》两条消息都是在《吉林新闻联播》直播过程中插入播出,第一时间播出了省领导对抗洪抢险的指示精神。

三是创新表现形式。为全面做好抗洪抢险报道,新闻中心创新表现形式。制作了片花、宣传片,对整体节目进行了包装。派记者到省测绘局拷贝了大量的三维和二维吉林省地图,运用在新闻节目中。在节目回传时间不充许的情况下,还采用大量电话报道,使新闻报道更加形象、生动。

二、突出重点,准确把握,协调配合中央电视台第一时间播发权威信息,为抗洪救灾和稳妥处置突发事件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全省发生的特大洪水灾害,灾情严重、情况复杂,对新闻宣传报道也是一次重大的考验。及时报道全省抗洪抢险工作,尤其是准确、及时做好化工原料桶的拦截打捞等突发事件、敏感事件的报道十分重要。新闻中心在做好本台报道的同时,及时与中央电视系,积极配合做好外宣工作,为抗洪抢险和敏感事件处置工作营造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

1.与中央电视台积极协调配合,全面报道我省抗洪抢险救灾工作

7月下旬,中央电视台就派出记者对吉林省的防汛工作进行跟踪报道。7月28日,吉林电视台派出卫星转播车和记者陪同中央电视台摄制组前往永吉县进行直播。7月29日,中央电视台派社会新闻部副主任任永蔚到吉林省统筹协调宣传报道工作,调用辽宁、黑龙江记者站卫星车到吉林境内做抗洪报道。新闻中心60多名记者会同中央台记者分赴抗洪一线采访报道。央视新闻频道各档新闻全天直播吉林省抗洪抢险的最新动态,《整点新闻》和重点时段都有吉林省抗洪消息;7月28日,《焦点访谈》记者赶到吉林调查化工原料桶事件,新闻中心按照局台领导指示,积极配合《焦点访谈》记者的调查报道,确保正确舆论导向。短短十天时间,中央电视台直播60多场,报道600多条,对我省抗洪救灾的报道规模是空前的。

2.积极主动引导社会舆论,为突发事件处置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在此次特大洪水灾害中,吉林省发生原料化工桶冲入松花江、大型采金船被洪水冲向丰满大坝等复杂情况。吉林电视台按照省委书记孙政才“公开、及时、准确、全面”的指示精神,第一时间全力配合中央电视台做好各方面报道,确保了正确的舆论导向。8月1日早,某报以一篇名为“吉林松花江化工原料桶进入黑龙江境内”的假新闻,错误地报道了吉林松花江化工原料桶打捞事件的进程,引起了社会的恐慌;新闻中心协调中央电视台立即发出更正消息,向全社会澄清事实。新闻中心一方面派出记者随同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竺延风深入温德桥附近搜索和锁定其余化工原料桶的位置,以镜头取证;另一方面立即与中央台取得联系,第一时间通过央视新闻直播、打捞现场电话连线、《焦点访谈》深入报道等方式,解疑释惑、以正视听,使得谣言迅速停息;同时,新闻中心克服重重困难,积极协调,8月1日下午,竺延风副省长就化工桶打捞工作的最新进展接受了中央电视台记者的独家采访,公布打捞工作的成果,证实没有一支原料桶流出吉林省境外,松花江水质未见异常;这一专访,在当天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吉林电视台《吉林新闻联播》中播出,使得化工原料桶打捞事件、某报假新闻事件得到了平息。

三、恪尽职守,攻坚克难,在抗洪一线彰显电视工作者的时代风采

为了切实报道好汛情、灾情,稳定民心,宣传好抗洪中的动人事迹,新闻中心全体采编人员全力以赴,不讲条件,保证到位,准确报道;抗洪抢险期间,天气始终阴雨不断,抗洪一线道路泥泞,险情大多是发生在夜间暴雨之时,面对困难,新闻中心所有采访人员没有退缩,恪守本职工作,同全省军民一道奋战在抗洪抢险的第一线,在我省发生洪灾的每一个地点,处处都有新闻中心记者不畏险情采访报道的身影。前方记者克服重重困难,高质量完成采访任务的同时,后方编辑制作人员昼夜加班,24小时有人在岗;新闻中心各分管主任始终坚守岗位,调配采访,做好后勤保障;责任编辑认真策划,紧急组稿;播音组、技术组和行政组各司其职,高效运转,各部门全面配合,赶制了大量生动鲜活的新闻节目,及时播出了大量新闻报道,确保抗洪救灾新闻畅通有序,这些报道重点鲜明,内容生动、有力地鼓舞了抗洪前线广大军民的信心和斗志。

8月2日22点,吉林电视台接到上级紧急指示:制作15分钟的抗洪专题片,及时、全面、准确地将全省抗洪抢险的情况反映出来。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荀凤栖,省委常委、秘书长房俐先后要求:吉林电视台要在8月3日17:00前完成制作任务。时间紧、任务重,新闻中心细化分工,确立了“三路编辑记者同步进行制作”的工作思路,尽快撰写文字稿件、编辑画面素材,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当时,面对抗洪前线新闻报道量剧增、全天临时加播4档抗洪救灾特别节目、新闻中心大批记者深入一线采访,后期制作力量也已经基本达到饱和的现状,新闻中心发扬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优良传统,在保证抗洪抢险正常宣传报道不受影响的前提下,集中力量,保证制作进度,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万众一心 抗洪抢险――吉林省抗洪抢险救灾纪实》专题片终于按时制作完成。时长15分钟的专题片,从落下文稿的第一笔,到最后一帧画面下载完成,仅仅用了10个小时。8月3日至4日,总理在吉林省考察抗洪救灾工作,并第一时间观看了这部专题片,温总理通过图像、声音、文字,深入了解我省抗洪救灾工作的进展。8月6日,新闻中心再次接到局台领导指示,负责我省抗洪救灾大型晚会7个专题片的制作工作,接到任务后,新闻中心立即调集骨干力量,加班加点制作,高质量地完成了任务。

面对吉林省有纪录以来发生的特大洪水灾害,新闻中心全体同志以高度的新闻责任感、使命感,用摄像机、用文字、用心灵,真实地记录领导科学决策,全省军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战洪魔的动人场景,为这场抗洪斗争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电视系列剧节目形态简论 下一篇:文明史\现代性与现时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