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哲学教学插上飞翔的翅膀

时间:2022-06-25 03:28:39

给哲学教学插上飞翔的翅膀

摘要:哲学是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学好哲学可以提高学生用哲学思想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现代生活受商品经济的冲击,也给哲学教学带来许多困扰,笔者通过切身体会,提出搞好哲学教学的方法和思想。

关键词:哲学;学生;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5-0025-01

哲学源于生活,属于生活,用于生活,是指导人们更美好生活的一门艺术学科,对于青少年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尤为重要。但是我在教学中所面对的体艺特长生,学习基础薄弱,认为哲学内容枯燥、晦涩难懂,抵抗情绪较重。如何化解这一矛盾,让学生愿学、乐学、学会。结合自己近几年的实际教学经验,谈谈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实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

1.贴近学生生活接地气——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真知源于生活,哲学教学应建立起课堂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有意识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教学背景,力求使教学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增加课堂的生活意蕴。例如:学习"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时,在美术班,结合他们专业兴趣我布置了一个作业:画出你心目中最美的人或物,引导学生通过专业知识明白"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在音乐班,结合热门的中国好声音节目,播放汪峰《怒放的生命》、张玮《High歌》,讨论得出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探究"整体与部分"时,结合正在进行的学校篮球比赛,讨论分析我们班比赛布局和战况,让学生明白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状态会影响到整体。让学生切实明白部分的功能及状态会影响到整体,尤其是关键部分在一定条件下甚至会起到决定性作用。

2.妙用谚语典故提灵气——激发学生情趣高,领悟哲理印象深

民间谚语典故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智慧和经验的结晶。他们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变呆板为生动,将深奥、抽象的哲理变得通俗易懂,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妙用谚语典故激发学生兴趣,彻悟哲理印象深。例如:学习"矛盾特殊性"时,用俗语"一羊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等形象生动的俗语,阐述矛盾具有特殊性;探究"主要矛盾"时,引用"牵牛要牵牛鼻子"、"工作做到点子上"、"好钢用到刀刃上"、"打蛇要打七寸"等谚语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理解办事情要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用"郑人买履"、"按图索骥"、"邯郸学步"等典故来引导学生明白做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用"拔苗助长"、"庖丁解牛"、"愚公移山"、"南辕北辙"等说明尊重客观规律与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3.博引诗词对联蕴大气——砥砺自我促成长,彻悟哲理启发多

法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更在于激励、呼唤和鼓舞。"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中的诗词对联,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博引诗词对联,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同,增强教学韵味和吸引力,还能从中感悟到哲学的精髓,哲学的韵味,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例如:在学习"发展的观点"时,在导学案上设置青春寄语,让学生慢慢品味哲学与学习的关系。引用陶渊明对联:"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年有所亏。"通过诗词对联领悟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学习要注重量的积累。引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告诉学生事物发展就是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4.辨析社会现象养锐气——石本无火,相击乃成灵光;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

巴西教育家保罗·弗雷德:"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的教学过程应当以"思想求异(不同观点发声)-思想碰撞(课堂讨论、辩论)-思想求同(归宿教学目标)"这一过程为主基调,适当组织课堂辩论赛,引导学生做有序对话并灵活运用对话资源,使生生、师生和自我之间自然而然对话。经过学生充分思考,广泛求证,在沟通、交流的基础上达成统一,在辩论中达到认识升华的效果,使课堂逐生涟漪,持发灵光。例如:学习"矛盾对立统一观点"时,我分三个步骤进行:首先,精选辩题。我结合教材重难点,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实际,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确定辩论题目内容:如何看待《非诚勿扰》等相亲交友节目。其次,适度调控,在辩论过程中,仔细倾听双方辩论,肯定正方认为相亲节目在解决大龄青年婚姻以及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方面的积极作用,批判某些相亲节目嘉宾"我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拜金主义言论。最后升华认识,通过生生互动、引导学生运用矛盾对立统一观点分析。矛盾的对立统一要求我们坚持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待电视相亲节目。

5.衔接热点新闻树正气——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传递正能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社会现象纷繁复杂,市场弊端滋生出拜金主义,自私自利的思想。我们的学生虽然思想意识开放,容易接受新事物、新观念,但由于他们知识水平,生活阅历等因素制约,易受不良社会现场影响,所以我们教师必须结合热点新闻,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分析热点,提高眼力,拒绝污染。引导学生思想共振,传递正能量,使哲学教学不仅"有效",而且"长效"。例如:学习"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时,结合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的事例,不管是从事高科技研究工作的院士陈俊德,工程师罗阳工作到最后一刻,为祖国科技发展鞠躬尽瘁,以及"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和主动捐献器官的小学生何玥,他们都坚持用正确价值观指导自己的人生,为国家、为人民贡献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在平凡生活中赢得了尊重,给社会传递正能量。感动并带动我们向"最美"看起,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激发起强大的社会正能量。

总之,哲学是一门充满逻辑之美、艺术之美与生活之美的课程,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共同努力,让学生愿学、乐学、学会,给哲学插上翅膀,也可以自由飞翔。

上一篇:实施五性原则,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 下一篇:让种子在爱的土壤中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