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有效教学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反思

时间:2022-06-25 03:18:04

对有效教学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反思

摘要:课堂教学的重心,要实现由“教”向“学”真正意义上的转变,改革势在必行。一是把握课程标准,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二是整合教学资源,使之更贴近学生实际;三是优化教学设计,实现由“教”向“学”的转变;四是营造平等、民主、开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完成学习任务。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6)15-0073-02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需要而且必须在教学过程中研究和改进课堂教学,笔者通过上课、听课、与教师交流评课、课下对教师工作的观察,对我校常态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况开展了认真的研究和调查。旨在理清目前学校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聚焦课堂,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制定相应的实施策略。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上的问题

1.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放到了和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强调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我们的课堂教学目标中过分突出认知目标或技能目标,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重视不够,且空泛难以落实和评价。

2.教学设计未真正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移。部分教师未能从一个对学生的控制者转变为与学生一同学习的积极参与者,没有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无论是教学目的的制定、教学手段的设置,还是教学方法的选择,都是从教师的角度来思考的,缺乏换位思考。

3.没有从学生实际出发去设计教学活动,教学情境的创设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教师缺乏“教学策略”的研究,难以做到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素材或教学方法,特别是探究、自主、合作、交流等方法。

4.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不够,体现在问题目标不明确,问题数量过多,提问对象个别化,轻易否定学生提问,开放性不够等问题。上课时提问随意化、无序化。

(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中师生角色定位把握不好,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理解片面化。课堂上教师片面地追求合作学习形式,只要有问题,不论难易,有否价值,都在小组内讨论一番;讨论的时间无保证,往往学生还没进入讨论状态就在教师的要求下草草结束,合作学习有形式而无实质。

2.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停留在创设情境及ppt应用上。对如何突出数学学科特色、用好几何画板等数学教学工具,优化媒体搭配考虑不够。对媒体应用的主、辅关系把握不好,或滥用或不用,顾此失彼。

3.课堂教学中未能很好地利用学生生成性资源。面对课堂生成的新东西,缺乏灵活应变处理问题的能力,缺乏有效的教学策略和相应的教学机智,教师往往成为“教参”的传话筒,让课堂少了生气和活力。

二、为了改进课堂教学,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要从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入手,切实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全面把握课标要求,优化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

1.正确解读数学课程标准,把握教学内容与要求以及教材的教育价值,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关注三维目标的统一与落实,在培养数学思维和能力的同时,关注学生会思考、敢质疑、勤探索、爱动脑的学习习惯的形成。

2.把握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实践体验、生活经验、学习兴趣以及认知规律,设计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逻辑的魅力,计算的精准,推理的严谨,让学生爱学、乐学数学。

3.根据课程标准与学生实际,分析并处理好教材。注意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把握住教育的核心内容,选择并适当补充相应的素材,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使课堂教学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二)优化课堂教学氛围、转变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有效的学习环境

1.正确处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

营造师生平等、民主、开放课堂氛围,教师的“导”要恰到好处,启发引导,摒弃“满堂灌”、“一言堂”。课堂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和竞争意识、团队意识。

2.课堂教学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

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合理选择讲述、讨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动手实践等不同形式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主动猜想、积极论证、大胆质疑、动手实践,获取知识,实现从“教”为中心到“学”为中心转变。

3.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关注差异与个性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存在智力的差异性,教学过程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和学有余力学生同样给予适当关注,既要注意面对全体学生的目标达成,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性特长,承认差异,设计梯度问题和练习,让学生获得学科自信。

4.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时刻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过程反应,有效利用课堂中学生的各种生成资源,弥补教学预设的不足,让数学课堂在师生互动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让敢于猜想和探究的学生感受到不同思维方法带来的解题乐趣。

5.精选课堂训练及作业。控制训练及作业量,以精选提高实效,减轻学生负担

初中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运算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年龄特征,设计梯度清晰的适度的“变式”练习,帮助学生形成对数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学会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

总之,面对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为一线教师要善于反思,在反思的同时寻求有效教学理论支持,准确把握教材,合理定位目标;针对教学内容,创设有效情景,实现有效合作;关注学生差异,设计有效练习;搭建展示平台,实现有效评价。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锻炼思维的阵地,成为大胆猜想、合理想象、积极探究、敢于质疑、勇于展示的舞台。

上一篇:支架策略在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早餐时间才是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