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角色教学策略 优化思品课堂教学

时间:2022-09-13 12:46:39

运用角色教学策略 优化思品课堂教学

摘要:运用角色教学策略,充分考虑学生生活经验,准确把握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领学生构建新知;基于生活情景,强化学生实践体验;契合探究心理,注重课堂生成。从而有效优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角色教学;思品;课堂生成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6)15-0063-02

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能够以“人本理念”指导教育教学,教学设计时需要教师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施教学。

角色教学就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式,它具体包括角色设想、角色扮演等。角色扮演教学模式的理论是从美国社会学家范尼・谢夫特和乔治・谢夫特的《关于社会价值的角色扮演》中演绎而来的。它是以社会经验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实用性。

一、找准最近发展区。引领学生构建新知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不是没有思维地走进课堂的,因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和以往的学习中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对任何事都有他自己的看法。

维果斯基更是指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老师教学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因此,教学中应首先找准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运用学生的已有经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发挥其潜能,引领其超越最近发展区,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

例如,在教《勇敢的承担责任》(苏人版八年级上册第8课第二框)一课时,笔者首先设置一情境:作为班里的劳动委员,小雨平时对班里的事情都很热心,每到搬书、抬水之类的事情他总是冲在最前面。一次放学后,几个同学逃避值日,他……并进行角色设想:假如你是小雨,遇到同学逃避值日应该怎么办?并说明理由。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在班集体生活近十年,对班级成员如何相处有一定的经验,对班干部如何发挥作用或多或少有自己的看法;另一方面,从教材结构来说,“宽容”、“劳动”、“助人为乐”、“社会生活需要规则”等内容在此之前已学过。

因此,有学生回答:代替同学值日。理由如:宽容他人、热爱劳动、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爱集体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也有的学生回答把那几个同学追回来批评教育并监督他们补做值日。理由如:宽容是有原则的,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责任。

对此,笔者及时追问:情景中是“几个同学逃避值日”,为什么有几个同学?仅仅是巧合吗?

一阵思考后,终于有学生回答,“作为劳动委员应反思在管理中的漏洞,制定、完善值日与管理制度,防止此类现象再次发生。理由是: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自觉承担责任就要反思自己的责任”。

笔者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角色教学策略,准确把握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从而超越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建构了“自觉承担责任就要反思自己的责任”的知识。

二、基于生活情境。强化学生实践体验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教学设计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直面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

例如,在礼仪部分(苏人版八年级下册13课第三框《做一个有教养的现代人》)教学中应该突出现代交往礼仪,尤其要突出作为一名中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礼仪。礼仪不仅是知识,更是素养;仅仅纸上谈兵是不够的,需要学生实践参与。

在教学中,笔者选取的待客礼仪涉及开门、打招呼、让座、倒水接水、交谈、道别等。这些都是中学生生活实践中经常面对的具体问题,更能从细微处看出区别。

笔者请两组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首先,让第一组学生根据自己对待客礼仪的已有认识进行演示;然后大家一起讨论如何完善各个环节,纠正不到位的地方;最后让第二组学生展示完善的待客之礼。

正如有格言说的:“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要是演示给我,我就会记住;如果还让我参与其中,我就会明白。”让学生置身于“作为小主人,怎样接待客人”这样的现实情景,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演练待客之礼。这使课堂气氛更活跃,学生收获更丰富。

三、契合探究心理,注重课堂生成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均有渴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与探究者的这种根深蒂固的需求”。在教学中应充分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进而收获意外的惊喜。

在教“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苏人版八年级上册2课第1框)一课时,笔者让大家进行这样的角色设想:“五一”学校组织学生郊游时,一向做事粗心的七年级(4)班学生小莉忘记带午饭就走了。等发现没带午饭时,小莉焦急万分,找到校长想办法。就此提出问题:

(1)如果你就是小莉,你会……?

(2)如果你是小莉的同学,你会……?

(3)如果你是校长,你会……?

(4)如果你是小莉的妈妈,你会……?

中午需要午餐,但午餐忘带了。此情此景下,应如何解决问题,确实够吸引学生的。于是,大家兴致盎然地讨论起来,也快乐地分享着他人新的发现:小莉可向同学借钱买食物;小莉会以此为转折点学会自理,如她以后会尝试学着做简单的饭菜;小莉的妈妈虽然心里十分焦急,但会以此让她学会自理:自己解决;更出乎意料的是有的学生提出,小莉的妈妈可以送去食材,让她自己去煮,……

试想,假如只是讲一则故事,然后让大家找出主人公运用什么方法学会自理,一切按部就班,波澜不惊。那就会由于师生缺乏激情,而致课堂缺少生成,缺少惊喜。师生缺乏激情,其效果自然也就不同了。

总之,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恰当的角色转换,可以增加课堂的活力,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东西与课堂中所学的知识进行充分融汇贯通,才能有更大更好的收获。

上一篇:学会分享,学会生活 下一篇:关于开展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