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情境对数学教学的影响

时间:2022-06-24 11:21:36

优化情境对数学教学的影响

我们面对现在的教育,怎样变单纯的“知识输入”为“能力培养、智力开发”,如何大面积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这是摆在我们广大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学的主阵地,提高学生的素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在众多教学改革的原则中,情境教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以优化的情境为空间,根据教材的特点营造、渲染一种富有情境的氛围,让学生的活动有机地注入学科知识的学习之中。它讲究强调学生的积极性,强调兴趣培养,以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因,提倡让学生通过观察,不断积累丰富的表象,让学生在实践感受中逐步认清知识,为学好数学、发展智力打下基础。简言之,情境教学以促进学生整体能力的和谐发展为主要目标。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情境教学我认为有以下五个方面需加以注意,现总结如下,供参考。

一、诱发主动性

传统教育的弊端告诫我们:教育应以学生为本。面对当今新时期的青少年,服务于这样一种充满生气、有真挚情感、有更大可塑性的学习活动主体,教师绝不可以越俎代庖,以知识的讲授替代主体的活动。情境教学就是把学生的主动参与具体化在优化的情境中产生动机、充分感受、主动探究。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违反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的构思,哪怕只有一点点新意,都应及时给以肯定。我们在学习三视图时,利用投影仪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投下的影子与实物的关系,然后让学生画出三视图,就比较容易,给出三视图要求学生画出直观图也能轻易做到。

二、强化感受性

情境教学往往会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使学生如入其境,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只有感受真切,才能入境。要做到这一点,可以用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求知欲。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间制造一种“不和谐”,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心理学研究表明:“认知矛盾时动机的根源。”课堂上,教师创设认知不协调的问题情境,以激起学生研究问题的动机,通过探索,消除剧烈矛盾,获得积极的心理满足。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要小而具体、新颖有趣、有启发性,同时又有适当的难度。此外,还要注意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与课本内容保持相对一致,更不能运用不恰当的比喻,不利于学生正确理解概念和准确使用数学语言能力的形成。教师要善于将所要解决的课题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中,造成心理上的悬念,把问题作为教学过程的出发点,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例如,我们讲三角函数之前利用多媒体播放章头图,让学生看到地球自转引起的昼夜交替变化和公转引起的四季交替变化;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来刻画这种变化规律呢?本章要学习的三角函数就是刻画这种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由此给学生造成悬念,引起他们的求知欲望。除创设问题情境外,还可以创设新颖、惊愕、幽默、议论等各种教学情境,良好的情境可以使教学内容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让学生深切感受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并升华到自己的精神需要,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这正像赞可夫所说的:“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我们在讲授立体几何里的线面垂直的定义、定理时学生接受困难,如能创设升旗时的情境,让学生感受旗杆与地面的关系,从而引出定义、定理,这样学生接受起来就比较容易了。

三、着眼发展性

数学是一门抽象和逻辑严密的学科,正由于这一点令相当一部分学生望而却步,对其缺乏学习热情。情境教学当然不能将所有的数学知识都用生活真实形象再现出来,事实上情境教学的形象真切,并不是实体的复现或忠实的复制、照相式的再造,而是以简化的形体,暗示的手法,获得与实体在结构上对应的形象,从而给学生以真切之感,在原有的知识上进一步深入发展,以获取新的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注意观察,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大门。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性思维的起步器,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能有创造和发展。

四、渗透教育性

教师要传授知识,更要育人。如何在数学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在情境教学中也得到了较好的体现。法国著名数学家包罗·朗之万曾说:“在数学教学中,加入历史具有百利而无一弊的。”我国是数学的故乡之一,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数学史,如果将数学科学史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心,提高学生素质,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的良好风气有着重要作用。

五、贯穿实践性

情境教学注重“情感”,又提倡“学以致用”,努力使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在特定的情境中和热烈的情感驱动下进行实际应用,同时还通过实际应用来强化学习成功所带来的快乐。数学教学也应以训练学生的能力为手段,贯穿实践性,把现在的学习和未来的应用联系起来,并注重学生的应用操作和能力的培养。我们充分利用情境教学特有的功能,在拓展的宽阔的数学教学空间里,创设既带有情感色彩,又富有实际价值的操作情境,让学生扮演测量员,统计员进行实地调查,搜集数据,制统计图,写调查报告,其教学效果可谓“百问不如一做”,学生产生顿悟,求知欲得到满足更加乐意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了。同时对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想象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交际能力、应变能力等等,都得到了较好的培养和训练。

总之,切实掌握好上述的五条特性,对开展数学学科的情境教学是有很大帮助的,这一点,我颇有体会,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不忘经常创设教学情境,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主动发展,使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角色,促进学生整体能力,学生的数学成绩也稳步提高。至此我似乎感觉在情境教学的领悟到了如何将素质教育纳入课堂教学,融入学校的各个层面的有效途径,并且可以继续满怀信心地走下去。

上一篇: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留白策略 下一篇:活动单: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