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工作要心心俱到

时间:2022-10-23 10:39:24

教师教育工作要心心俱到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主。教师自身的素质关系着学生的学习、发展和成长。教育的内涵,一是教学,二是育人,两者须兼顾。如何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这是基础教育工作者永远要探讨和研究的话题。于丹教授所信奉的教育理念“成全一个人的幸福”成了新一代教育工作者为之奋斗的目标,历史的使命感使教师倍感责任重大。一名优秀的教师不光要有高品质的教学素养,更要有一颗涵容万物的高尚之心,这也正是教师身负各种社会赞誉的精神所在。

一、尊重学生的爱心

把个体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是我们追求的理想教育。要达到这个教育目标,首先必须强调要尊重学生,把尊重学生作为教育的第一原则。学生是有思想感情的个体,具有自身独立的人格。联合国《儿童权力公约》的核心精神就是维护儿童的社会权利和主体地位,而体现这一精神的基本原则是儿童权利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如果有人问我:“当一个好的教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我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因为离开了爱,一切教育便无从谈起。爱学生,就要全面了解学生,做到胸有成竹。苏霍姆林斯基说:“不了解学生,不了解他们的思想、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每个孩子,都是一本值得好好研读的书。只是这本书的开启方式不同而已。古人云“感人心者,莫乎于情”,教育家们更是提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一观点,这无疑都是在告诉我们“师爱是一门艺术,一门需要知识和爱心的艺术。”新课程标准力求体现新型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乃至关爱学生的身心健康,打开学生尘封的心扉,让每位学生都能感知教师的关爱所至,都能“亲其师,信其言”。当教师用真诚的爱心去关心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收获的回报往往不只是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依赖,而且学生会爱屋及乌,喜欢上这门课。

现今的教育评价机制使得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成绩,但“人各有所长”,如果都要按家长和教师预设的成长轨道运行,恐怕往往会事与愿违。“望子成龙,盼铁成钢”的心理我们可以理解,然而这个世上所有的学生都是“龙”和“钢”可能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其实“好铁不让钢”,每个人都有自身的成长轨迹。作为教师,当然有责任关注学生的成长。适时地关爱学生的学习是必需的,更多的则是关注学生的人格的成长,塑造良好的健康心理是学生今后一生都受用无穷的。

二、树立学习的信心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信心是成功的前提,教师应设法调动起各种层次学生学习的信心,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予以分析,激励他们向着自己理想中的目标奋进。其实,教师平时往往过多地看重分数,而忽略学生学法的指导。著名教育家吕叔湘曾说:“教学就是教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有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掌握了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定会信心百倍地去迎接学习的挑战。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作文,长期以来未能有效解决,与学生的表达能力有莫大的关系,无话可说,废话连篇,无真实情感可言,纯系胡编乱造或东拼西凑。早课时,让每个学生轮流上台演讲一分钟左右,可以讲你的所见所闻,选择合适的素材,稍经加工表达出来,在上台表述的时候,也是自我锻炼的时机,各种语文能力综合凸现出来。再让其他学生加以评述,以他人作镜鉴自己,从中汲长补短。长此以往,作文成了学生的口头言、家常便饭,便无所谓畏惧,需要的只是精心的雕琢而已。学生作文的能力在无形中得以提升,写作的信心油然而生,这将胜过教师千百次说教,学生的学习也将步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三、殷切期待的耐心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讽中有爱迪生”。面对学生举步维艰的进步,教师应有一颗宽容的心,善待每一位学生。设法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予以赞赏。欣赏能让学生获得温馨和鼓舞,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和向上的动力。如果我们把眼前暂时后进的学生看作未来的爱因斯坦、华罗庚和苏步青,我们就会保持一种欣赏的心态,这将是学生之幸事,也将是教师之幸事,更是教育之幸事。教育更多需要的是循循善诱,一蹴而就如同拔苗助长是不可能的,教育工作贵在坚持,俗说话,“功到自然成”。“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与实践者张文质先生说:“我们的教育往往过于急切地盼望着出成效,成正果,能够‘立竿见影’,缺乏期待与从容”;“我们缺乏一种悠闲的心态,缺乏闲心”。蒙台梭利曾经说:“因为家长过于迫切想要让孩子获得一个通行证,所以孩子只能得到一个劣等的通行证。”教育工作者必须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在成功的道路上,你没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来,那么,你只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对失败。成功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教育也同样如此。教育需要耐心,耐心是一种理解,一种支持,更是一种期待。相信每位学生都会进步,教师长久的、殷切的期待的目光将会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所在,而学习一旦成为学生的内心需要时,也许成功之门已悄悄地向其敞开。教育要“深耕细作”,要戒骄戒躁,用“润物细无声”来形容教育是再恰切不过的。

美国2009年度优秀教师托尼·马伦发表的获奖感言是这样的:“最优秀的教师有一个共同的品质:他们知道如何读懂故事。他们知道走进教室大门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独一无二、引人入胜,但却没有完成的故事。真正优秀的教师能够读懂孩子的故事,而且能够抓住不平常的机会帮助作者创作故事。真正优秀的教师知道如何把信心与成功写入故事中,他们知道如何编辑错误,他们希望帮助作者实现一个完美结局。”一间教室、一群学生,在于教师如何引领学生一起去编织生活中的故事,在平淡之中凸显幸福。当我们在埋怨学生的过错之际,不妨换一种角度,去赏识他的精彩之处,从而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学生每一天的生活不可复制,教师每一天的教育也不可忽视,成全学生一生的幸福,这是教育的职责所在。教育需要的是耐心,需要的是激情,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自己也在体味教育的幸福,这将是教育圆满的大结局。

四、教学设计的独具匠心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在《人人关心数学教育的未来———关于数学教育的未来致国民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实在说来,没有一个人能教数学,好的教师不是在教数学,而是激发学生自己去学数学。学生要想牢固地掌握数学,就必须用内心的创造与体验来学习数学。”教学设计的新颖、独特,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教学分数的除法计算法则后,我设计一道联想题:甲数、除、乙数,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以充分展示,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使学生的思维挖掘得更加深刻。让学生体会“数学好玩”,这也是一代数学大师陈省身的心愿。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做得还远远不够,应尝试着去实践,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真正实现引领学生奋斗在这知识的广博天地之中。

五、生活细节的关心

关爱学生的成长,不仅是学习上的,更应该有生活细节上的关爱。因为这对学生的一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经常会用到涂改液,因为涂改作业时,它不像橡皮那样对圆珠笔、钢笔字迹束手无策,加上涂改后的作业比较干净整洁,所以,多数中小学生把涂改液当成必备的学习用品之一。但涂改液有害问题却被学生们忽视了。开始我也没有在意,后来我发觉涂改液的味道有一种刺鼻的感觉,我下意识里觉得涂改液中肯定有化学成分,不然怎么会有如此任意涂改的效果?我上网搜索了一下,查到了相关的报道。其实涂改液就是一种化学合成物,其中含有二甲苯成分,长期使用对人体的肝、肾等脏器造成慢性伤害。涂改液中还含有二氯乙烷、三氯乙烷、四氯乙烷在内的各种卤化烃,这些化合物会对眼睛产生刺激。据1998年11月17日《生活报》报道:目前有些中小学生喜欢使用涂改液,经实验证明涂改液中含有很多挥发性有害物质,吸入后容易引起慢性中毒,产生头晕,头痛,严重者抽搐、呼吸困难。二氯甲烷就是涂改液中的成分,二氯甲烷是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的。因此专家建议,文化用品生产厂家应在涂改液上标明其所含成分以及长期使用带来的危害,奉劝中小学生,为了保护自己的眼睛少用或尽量不用。我不能劝说厂家,但我可以善意地劝阻我的学生,我先在班会课上介绍涂改液的成分和危害,让同学们展开讨论,最后我们班级统一思想,禁止使用涂改液,作业中需要修改的可以用透明胶带修改。

眼保健操是每天学生必须做的,我发现大多数学生的手在课间玩耍后比较脏,用这样的手去做眼保健操,我想会有容易引发眼部疾病的隐患。于是我在班会课上让学生针对下课玩耍后不洗手做眼保健操的做法进行讨论,结果不言而喻,平时大家习以为常的生活细节却给同学们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隐患,我们知晓了危害,决定采取正确的补救措施,上课前同学们一定要先洗手,课间玩耍时尽量保持干净,还有在做眼保健操时要把动作做到位,使眼保健操的功效能真正发挥出来。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让广大教师领略到了教育经典的巅峰之作,雷夫用爱心、激情和智慧创造了一个个奇迹,演绎着教育的时代篇章。在这里,学生是快乐的,他们找到了心灵的家园;在这里,教师是幸福的,他们播种着知识的春天。雷夫成为全美国教师学习的榜样,也应成为我们中国教师学习的榜样。在新课程理念推进的今天,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应是我们教育的重点,照搬雷夫模式是不可取的,借鉴其有益的经验则是必需的。教师如果能成为教学的有“心”人,切实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教育理念,学生必将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不再是一种追求,而成为一种现实。■

(作者单位:江苏盐城市射阳县同心小学)

上一篇:英语课堂的艺术性 下一篇:浅谈情景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