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的运用及其现实意义

时间:2022-06-24 10:18:53

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的运用及其现实意义

摘要:很多企业规模都在不断扩张,会计利润也随之不断增加,企业经营者通过会计报表展现了会计利润。然而在会计利润的数字背后,这些企业是否真的提高了营运效率,创造出了真正的财富。如果不能客观地认识到会计利润的局限性,会计利润将是一枚“烟幕弹”。通常所说的利润,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利润。真正的利润是企业需要获取足够利润并超过所投入的资本成本,才能真正为股东创造财富,这就是“经济利润。以出资者的角度看,“经济利润”才是真正的财富,而会计利润仅是纸上的财富。

关键词:会计利润 经济利润 价值管理

一、经济利润的经济学诠释

经济学上所谓的经济利润,是指厂商的总收益和经济成本之间的差额。厂商所追求的最大利润,指的就是最大的经济利润。经济利润也被称为超额利润或经济增加值。用公式表示:

经济利润=总收益-经济成本=总收益-(会计成本①+机会成本②)=(总收益-会计成本)-机会成本=会计利润-机会成本

从公式可以看出,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之间的区别就在于,经济利润考虑了机会成本,而会计利润只考虑了会计成本,这说明了经济学家与会计师分析经营活动之间的重点不同。经济学家关心研究企业如何做出生产和定价决策,因此,当他们衡量成本时就包括了机会成本。而会计师的工作是记录流入和流出企业的货币,结果他们只衡量会计成本,但忽略了机会成本。

二、会计利润的特点及其局限性分析

(一)会计利润的特点

会计利润是按照会计的原则和方法计算的利润,具有以下特点:会计利润是以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所得的各项收入,与为实现收入而付出的相关成本费用相抵后计算出来的。包括企业主营业务所形成的利润,也包括企业除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营业外收支净额等方面形成的利润。这种建立在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基础上计算出来的利润,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特点;会计利润是建立在分期假设上的,因而是某一期间的经营成果。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是按权责发生制来划分的。收入费用以应否归属本期为准;会计利润是按照实现原则来确认收入的,即企业的收入是在被被确认已实现后才能予以入帐。传统的实现原则强调与所有权有关的风险与报酬的转移,符合谨慎性原则;计算会计利润时,抵减的费用是按历史成本原则来计量的。由于企业资产是按照历史成本计价的,所以费用是已耗用资产的历史成本,这种计量方法有助于反映企业实际投入的资源以及耗费情况,也有助于反映企业管理当局对受托资源的责任;会计利润是依据配比原则计算的,它是本期实现的收入与其相关费用配比的结果。凡是与本期收入不相关的成本费用,均不能与本期收入相抵,而是作为资产与以后耗用期间的收入相抵。

(二)会计利润的局限

会计利润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现行利润表中所体现的是企业已实现的利润,而不能反映未实现的利润。是-种较为狭隘的经营成果观。而未实现的利润对报表使用者进行经营决策往往至关重要;进行配比的收入和费用,其实并未建立在同一时间基础上,收入是按现行价格计量的,而所耗用的资产是按取得时的历史成本结转的,收益的计量缺乏内在逻辑上的统一性,导致虚盈实亏、虚利实分的现象,影响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由于会计确认、计量是以历史成本计价,企业资产在报表中反映的是过去经营业务所形成的、尚未分摊的资产成本的余额,并不是资产真实的价值,必然会影响到以后年度利润的真实性;会计按配比原则确定利润,使一些性质上不是资产或负债的递延项目也作为资产或负债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在一定意义上,降低了资产负债表的有用性。

三、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的具体运用

1、会计利润是为了客观地反映经济活动,并为利润分配提供可靠依据,会计成本只确认和计量债务成本,而对于股权资本则不作体现,无偿耗用股东资本,仅仅考虑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忽略了权益资本的机会成本。会计利润是企业一定时期内收入、成本、费用的综合反映,是在各个领域中运用的最为广泛的绩效类指标之一。由于会计利润是依据过去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并且可以以货币计量的事项,对于未知的没有发生的事项在会计上则不予确认和计量的,所以收人和费用在时间和内容上不完全统一。

2、经济利润是为了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率和加强管理,对企业面临的可供选择方案的风险收益进行预测,使企业管理决策更加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经济利润需要在会计利润基础上扣除投资资本成本,除包括会计上实际支付的成本,还包括机会成本,考虑了企业运作过程中的全部成本,消除了传统会计核算无偿耗用股东资本的弊端,在投资决策、绩效评价、收购重组、激励机制设计等方面更能全面地反映经营业绩。

3、企业除了考虑传统的会计利润,更应把经济利润放在首位,因为经济利润在业绩衡量方面,更能反映单位的价值指标。评价企业经济效益时,经济利润对企业的决策更具有相关性。经济利润对已经发生的和尚未发生的经济事项都作出了分析。

四、现实意义

1、引导企业转变经营思想更新经营管理理念

会计利润是单一评价指标,经济利润是多指标综合评价指标。随着人们对公司绩效指标复杂性,多层次和多维度性认识的加深,多指标的综合评价逐渐被重视,由于会计利润忽略了权益资本的机会成本,在公司经营业绩考核方面往往夸大经营利润,扩大了管理层的经营业绩,同时忽略了股东资本带来的价值。经济利润考虑了投资者的投资资本成本,使得管理层关注创造的价值,关注资金的组成结构,这一点在国有资本占主导地位的企业犹为突出,长期以来,管理层普遍认为权益资本是无偿使用的,偏面追求利润而忽视了企业价值最大化,致使资本回报率较低,引入经济利润这个综合评价指标,将引导企业关注股东价值的创造。

2、经济利润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盈利能力和盈利状况

盈利能力是所有与企业相关的投资者,债权人和经理人所关注的,会计利润忽视了资本成本也就相应高估了利润,不能准确地反映经营者的经营业绩。而经济利润指标还原了收益,使企业的净收益更能真实地揭示经营者的经营业绩,站在股东的角度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

3、经济利润更能揭示利润产生的轨迹

经济利润克服了会计利润的局限性,在完整反映企业经济活动成果时,考虑了各种影响损益的因素,更具有真实性,在经济效益评价方面更加客观,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会计利润相比,尽管经济利润在许多情况下对一些具体指标不能准确量化。但是,由于经济利润考虑了股权投资的机会成本,消除了传统利润核算无偿耗用股东资本的弊端,把经营者的利益和股东的利益最大限度地结合起来,极大地发挥了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导向和核心作用。因而,是一个更为全面的衡量经济效益的指标。现代企业财务战略的核心是价值管理,而价值管理则是一套以经济利润为核心的分析指标,它包括公司战略制定,组织架构建设和管理流程一套完整的战略性管理体系,可见,经济利润对于企业价值管理和财务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小议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下一篇:论虚假财务报表的表现及其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