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菱迪芙联合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对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6-24 08:03:42

东菱迪芙联合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对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

摘 要 目的:研究东菱迪芙联合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对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108例突聋患者114耳,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6耳)和实验组(58耳),对照组给予常规系统药物和高压氧治疗,实验组在同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东菱迪芙静脉滴注及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于治疗15天复查听力。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58.9%,实验组总有效率81.4%(P=0.015)。对照组病程7天者总有效率57.4%(P=0.018)。实验组病程7天者总有效率65.2%(P=0.032)。结论:采用静脉滴注东菱迪芙联合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可明显提高疗效,且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药物疗法 巴曲酶注射液 地塞米松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5.054

资料与方法

2006年1月~2008年7月收治突发性耳聋患者108例114耳,其中双耳聋患者6例,诊断标准按照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05)[1],全部病例经过检查排除中耳炎、内耳畸形、内听道或桥小脑病变。排除年龄、性别因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东菱迪芙联合鼓室注射地塞米松)54例58耳,和对照组54例56耳。听力损失以0.5、1、2KHz三个频率平均听力损失计算。轻-中度:41~55dB;中重度:56~70dB;重度:71~90dB;极重度:>90dB。听力损失均在中度及中度以上,发病至初诊时间1~30天。

治疗方法:对照组ATP 40mg、辅酶A 100U、维生素C 2.0加入5%葡萄糖水250ml静滴,1次/日;复方丹参20ml加入5%葡萄糖水250ml静滴,1次/日;维生素B1 100mg、维生素B12 500μg肌肉注射,1次/日;并行高压氧治疗,1次/日,10天1个疗程,均无不适。实验组治疗前先行血常规、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液流变学检查及肝肾功能检查,各项指标正常并无出血倾向者给予治疗。在相同于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东菱迪芙注射液,首次剂量为东菱迪芙10BU溶于0.9%氯化钠液100ml缓慢静滴,以后剂量为5BU溶于0.9%氯化钠液100mL缓慢静滴,隔日1次,连用4次1个疗程。并加用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5mg,隔日1次,注射3次。本组另需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动态观测患者凝血功能状态。

对伴有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给予相应对症处理。糖尿病患者葡萄糖水中按4:1比例加胰岛素。于治疗15天复查纯音测听。

疗效评定标准:①痊愈:受损频率听阈恢复至正常,或达健耳水平,或达此次患病前水平;②显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提高30dB以上;③有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30dB;④无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改善不足15dB。

统计分析:统计学方法用行×列表资料的X2检验,检测两组听力恢复程度比较的差异性。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分析。

结 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两组病程时间与疗效关系:见表2。

讨 论

突发性耳聋的发病机制不明确,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病毒感染学说、内耳供血障碍、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因素、外淋巴瘘等。其中内耳供血障碍和病毒感染被认为是重要原因,供给内耳血运的迷路动脉为单一末稍动脉,无侧支循环。当供给内耳血运的迷路动脉内血流障碍,如血管痉挛、血栓及血液凝固性增高等,都可导致内耳微循环障碍,代谢功能下降,使corti器缺氧,造成耳蜗损害而引起缺血性耳聋。

东菱迪芙又名巴曲酶,具有降解纤维蛋白原、抑制红细胞聚集、降低血管阻力、增强纤溶系统活性等特点。主要作用机制是:避免内耳小血管出现血流障碍或微小血栓的形成,从而改善内耳微循环障碍,使内耳组织细胞的缺血、缺氧及代谢紊乱得到改善,保护神经细胞受损,促进其功能的恢复,防止耳蜗毛细胞的变性和坏死,使听觉功能损害得到恢复。

Parnes等[2]通过动物实验证实:口服、静脉和鼓室分别应用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和甲基泼尼松龙,均可通过血-迷路屏障进入外淋巴和内淋巴,但经鼓室注射比静脉注射或口服给药浓度明显增高。另外对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或常规系统治疗无效的突发性耳聋采用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可显著改善听力,鼓室内给药更安全有效[3]。

结果显示,在应用常规系统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基础上采用静脉滴注东菱迪芙联合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可明显提高疗效,且病程时间长短与预后有明显关系,病程1周的治疗效果,发病1周内是治疗关键时间。对于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报道很多,观点不一,有研究认为突发性耳聋患者并非均呈高凝、高血黏状态,在治疗上常规抗凝、扩容疗法应慎行。对于本文鼓室内注射激素类型的选择、应用的剂量、疗程及东菱迪芙应用适应症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05).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41(8):569.

2 Parnes LS,Sun AH,Freeman DJ.Corticosteriod pharmacokinetics in the inner ear fluids: an animal study followed by clinical application. Laryngoscope,1999,109:1-17.

3 Haynes DS,O'Malley M,Cohen S,et al.Intratympanic dexamethasone for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after failure of systemic therapy.Laryngoscope,2007,117(1):3-15.

上一篇: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42例手术治疗体会 下一篇:硝苯地平与盐酸托利君预防早产疗效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