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趣味情境,激发数学兴趣

时间:2022-06-24 07:24:33

创设趣味情境,激发数学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 如何使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使我们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会遇到的难题。笔者认为通过创设趣味情境,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围绕这一问题,本文着重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论述:一、运用幽默激活课堂;二、借助媒体辅助教学;三、组织游戏模拟表演;四、设置悬念创编故事;五、联系生活设计问题。

一、运用幽默激活课堂

幽默是一种教学艺术,是教师魅力、活力、能力的重要标志,是教师知识、智慧、灵感、修养在教学中的集中体现。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教学实践证明,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适度地运用幽默语言能够调节紧张的课堂气氛,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开启师生间的心灵之窗。以特级教师钱梦龙一次外地讲学为例,一开始,课堂气氛严肃紧张。钱老师走上讲台后,微笑着说:“我请大家猜个谜,虽然发了财,夜夜想成才(财),打一人名。”此语一出,课堂顿时如炸开的油锅。一番热烈的讨论之后,同学们吵着回答到:“钱梦龙。”在热烈的掌声中,师生之间的心灵一下子拉近了。再如,本人在一次数学课堂中,正讲得兴致勃勃之时,忽然发现两名同学不认真听课,在下面说话玩闹。我适时提问:“打扰一下二位,看你们高兴的样子,想必讨论出结果来了,请回答一下。”此时,两位学生面带窘态,低头不语。我又继续说:“如果还没有讨论出结果,请坐下听别人回答。”如此委婉式的批评让学生在会心的微笑中改正了错误,活化了课堂的气氛。

二、借助媒体辅助教学

古人云:“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其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学生才会乐意去学,才会去积极思维,才会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中接受所学的知识。教学实践表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媒体,创设趣味教学情境,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例:教学《统计》一节内容时,笔者打破以往教学遵循教材内容的惯例,改变了教材中要求学生统计校园内花坛上每种颜色的花的数量的具体做法,运用媒体创设了“小猪波波过生日”的情境,要求学生统计“小猪波波的朋友”有多少只。本节课教学中,生动有趣的动画情境较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使他们很快地投入到统计的学习之中。再以“几何图形”的教学为例,由于几何图形空间观念较为抽象,因此在具体教学中面对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和比较复杂的图形,为了使学生能够快速抓住问题的实质,我们可积极引入多媒体技术绘制相关图形,让图形的某些部分出现闪烁,强化视觉效果,增加信号对学生头脑的刺激。如此教学,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够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感知几何图形,利于知识的接受。

三、组织游戏模拟表演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教学实践表明,在课堂教学中组织游戏模拟表演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掘“童心”、“童趣”,充分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例:一位老师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巧妙地将游戏引入课堂,以模拟购物“小超市”的形式组织教学,让学生用已学过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信心。具体模拟购物时,学生自由选择自己需要或喜欢的物品,并根据各商品的价格计算出所选商品的总价格, 写在事先备好的写有姓名的小纸片上,到“收银台”交费。“收银员”计算出每人所选商品的总价格和他们自己小纸片上计算出的价格进行对照,正确的在小纸片上打“√”,错误的在小纸片上打“×”,并收下小纸片。再如,一位老师教学《位置》一节内容后,把教室模拟布置成电影院,给每张椅子写上座位号。同时,给每位学生发放写有座位号的卡片,让学生手持票卡排队进场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来。通过亲身实践,使学生真正掌握“找座位的方法”。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兴趣高涨,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四、设置悬念创编故事

教学实践表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创编故事设置悬念,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思维的跨度,使学生思维从一开始便处于一种心求通口欲言的“愤”、“悱”之中,快速、高效的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例:一位老师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节内容时,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创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猴王分饼》的故事:一只老猴王把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三个小猴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4块,只取其中的一块给第一只小猴;第二只小猴见到后嫌少,吵着要两块,这时老猴王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了8块,拿出了其中的两块分给了第二只小猴;此时第三只小猴不乐意了,吵着闹着要3块,于是,老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了12块,拿出了其中的3块分给第三只小猴。这时三只小猴都感到十分满足。故事讲完,教者设置提问:“你们说,三只小猴分得一样多吗?老猴王是用什么办法来满足小猴们的要求的?”问题一出,同学们表现出了高昂的兴趣,在热烈的讨论中享受着数学学习的乐趣。再如,教学“能被3、5整除的数”一节内容,当学生任意列举一个数时,教者均能快速判断出它是否能被3整除。“这其中究竟有什么秘诀呢?”学生纷纷产生疑问,好奇之心激发着学生去探究。

总之,数学课堂中趣味情境的创设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兴奋剂”。在今后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不断开拓思想,创新思维,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趣味的教学情境,如此必能提高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兴趣,从而切实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益。

上一篇:读写结合共促进 两手齐抓同提高 下一篇: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