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移民“口供纸”,诉说时代的人伦悲欢

时间:2022-06-24 07:07:55

华侨移民“口供纸”,诉说时代的人伦悲欢

什么是《排华法案》?“口供纸”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什么是“纸生仔”?什么又是“纸面儿子”?何谓“爆纸”?

……

“口供纸”移民的历史已经远去40多年了。

然而,那段历史依旧留在人们记忆里,留在那一份份发黄的“口供纸”里。

今年78岁的恩平华侨郑明迪1946年以儿子的身份跟随叔父郑金源(美国“飞虎队”老兵)前往美国,他对13岁时的那段重要经历至今仍记忆犹新——

“在移民局接受了询问,把两父子隔开问,问家里的某个房子有没有窗户,有没有铁门,家里有没有石台阶,爸爸有没有胡须等,想到什么就问什么。”

“我的口供纸是父亲寄回来的,那时候13岁,人比较精灵,只问了一个多小时就通过了。有的人要问一天多,有的要问三天多,问了后,再对另一个人的口供。”

在越洋电话的那头,郑明迪迟疑了一下,告诉记者:“其实我一直在等移民官问一个问题:为什么你们中国人老是生儿子呢?这个问题他们问过很多中国人。”

排华法案

什么是《排华法案》?口供纸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

1848年,美国加州发现了黄金,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修建连接东西部的大陆铁路。加州黄金的开采和大陆铁路的修建对美国近代史产生了重大影响,这其中以台山人为主的华工的贡献不可磨灭。

然而,“飞鸟尽,良弓藏”,当金矿开采将尽、铁路修建完成之时,1882年,美国第47届国会经过8天辩论,以29票对15票,通过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针对单一民族移民的歧视性法案——《排华法案》,首条就是禁止华工入境10年,规定州和联邦法院不得准许华人归化为美国公民。到1913年,美国国会又先后通过了10多个关于华人移民的更苛刻的法令。这一系列排华法案的实施,使数万华侨被迫离开美国返回家乡,而移民美国的华侨数量也大幅度下降。根据美国政府的统计,1882年进入美国的华侨高达近4万人,而1884年到1888年(《排华法案》颁布期间)的5年间,每年平均只有75名华人移民被接纳进美国。

“你有长箩绳,我有翘扁担”,著名的侨文化研究专家、五邑大学教授张国雄在《口供纸》专著中详细梳理了华人移民争取自己权利的过程。

美国继承的是英国不成文法的传统,国籍沿用“地缘原则”,即在某一国土地上出生的人,自动获得某一国的国籍。1898年的“黄金德决定”使土生华人的公民权获得法律保障,其中包括申请让他们在海外出生的子女依据血缘原则进入美国。而1906年,旧金山的一场大地震为非美国土生华人转换为土生身份创造了机遇,成为美国排华时期华人移民的重大转折点。

张国雄介绍,那场大地震几乎将旧金山整座城市摧毁,保存在政府部门的档案资料和移民记录遭受到根本性的毁坏。地震后,由于当局没有原始依据,就规定只要有两个白人美国公民作证,就可以补领相关证明文件,如出世纸和身份证明文件等。于是,很多华人拿出自己积攒下来的钱,委托白人律师为自己补领出世纸和身份证明,摇身一变而成为土生华人、美国公民,并且还可以合法地将自己在海外出生的子女办理移民来美国。

于是,很多非美国土生的华人找到了突破美国《排华法案》制造的封锁、让自己的子女移民美国的途径,即利用出世纸移民。口供纸也因此应运而生。

纸面儿子

什么是“纸生仔”?什么又是“纸面儿子”?

“为什么中国人老是生儿子?”移民官之所以要问到这个问题,是因为凭借出世纸申请移民美国的华人子女几乎全部是“儿子”。

19世纪末期,一些具有美国土生华人身份的美国公民陆续回到中国故乡,探望久别的双亲,娶妻成家,制造“海外出生的子女”。这些回到五邑的华人,再返回美国去,就要向移民部门备案,报告自己在家乡生了一个孩子,从而获得一张美国政府发给的“出世纸”,有些逗留超过一年的,甚至会申报自己生了两个孩子。依照出世纸,在美国的华侨可以在十多年后按照正常程序,将自己在中国家乡的儿子或者是别人的男孩,合法地移民美国。为什么是男孩?因为按照中国传统的观念,男孩子要出国打工赚钱,女孩子要留在家中。

事实上,很多华人离开家乡返回美国时,孩子还没有出生,有的妻子甚至根本没有怀孕。但是,利用这张出世纸,可以将兄弟亲戚的儿子办理移民,有的还可卖给别人赚一笔钱,所以,利用出世纸移民美国的,并不都是真实的父子关系,有的是卖纸冒名顶替的移民。不管是否真实,通过出世纸移民来美国的,被俗称为“纸生仔”,而冒名顶替的假儿子就被称为“纸面儿子”。

面对逐渐增大的华人海外新生代申请移民美国的现实,美国移民当局感到困惑和无奈,于是他们加强了对进入美国的华人的严格盘查。为了应对严格的盘查,华人将预先设计的问题和答案,事无巨细地编写出来,一份为英文,提交给移民当局;一份为中文,寄回家乡,让新移民反复读诵,这种寄回来统一口径的资料,就是“口供簿”,或称“口供纸”。

《口供纸》一书记载,在19世纪末期,很多口供资料非常简单,主要是家庭、个人基本情况的记载,没有形成一问一答的格式。发展到20世纪初期,口供纸逐渐形成了一问一答的特殊格式;而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口供纸已动辄上百个问题。如1940年台山龙扬村的周某寿的口供纸,长达69页,设计了800多个问答,是在买来的格式文本上填空而形成的。口供纸文本进入“格式化”、“印刷化”,显示了口供纸最迟在20世纪40年代就成为了台山侨乡的一种文化商品,也反映了台山侨乡在排华时期以出生证明方式移民的普遍性。

“口供纸”移民有多普遍?几乎每一个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美国华人都熟悉口供纸。曾担任两任美国总统财务顾问的余显利1927年出生在美国,是土生的美国公民,1950年,他从中国返回美国时并不需要接受严格的“口供纸”审查,可他对“口供纸”也相当熟悉。1922年他的父亲为生意伙伴申请进入美国做担保的“口供纸”影印件,5页的A4纸上面,密密麻麻打印了180个英文问题,反反复复地询问余父的个人经历、合作项目、合伙人等细节问题。

“这是我父亲余锦有接受移民局问询写下来的口供,我父亲当时是公司经理,公司一共有五位投资人,第五位当时还在中国。”余显利在邮件中告诉记者。这就是“生意纸”,“口供纸”的另一种形式。

爆纸

何谓“爆纸”?口供纸背后有着怎样的人伦悲欢?

远隔重洋,分别数年或者数十年,夫与妻,父与子,这是口供纸时代的家庭现状,他们应该团聚,他们理应团聚,这是人伦的基本要求。

团聚的愿望是强烈的,即使困难重重,荆棘满地。

今年九十多岁的黄孔传老人仍安然地生活在台山市水步镇和庆里。他的父亲当年为了让他能够去美国,花了不少钱。“我们家是华侨家庭。老爸和叔叔原来都在古巴,后来偷渡去了美国。因为没有身份,只有买纸申请我们出去。我的大哥先出去了。”父亲为黄孔传买出世纸总共花了1500美元。从香港到旧金山的船票是400港币,到了美国还要请和移民局交涉的律师:“我父亲用300美元请了律师,还多给了他几百美元,让他去打点各个环节。”当年黄孔传17岁。

算下来,为了黄孔传能移民美国,他的父亲已经为他花了至少2000美元了。当时黄父的收入是多少?“当时在美国的华侨工资很低,我父亲没有正式身份,靠杀猪赚钱,一个月才挣10多美元,一年才100多美元。这确实是很大的一笔钱。有的华侨很不容易攒点钱买了纸和船票,没有钱请律师,就很难过关。”黄孔传说。

从香港到旧金山的途中,黄孔传已经把父亲寄回来的口供纸记熟了,“可以从后面向前面背”。船进入檀香山海域时,他和同伴将口供纸扔进大海,以免到旧金山时被发现。

遗憾的是,虽然花了那么多钱,虽然口供纸已背得流瓜烂熟,黄孔传最终没有过关。“我在埃伦(即天使岛)关了四个月,进入的第一个月主要是问话,能否批准要三个月。能够批准,就上岸;不能,就回头。”黄孔传说自己被问了三天,一天就问两个钟,像聊天一样,有时甚至也开开玩笑。一个小小的细节导致了黄孔传的“爆纸”——移民官问他的证人黄庭惠是什么地方的人,黄孔传没有听清楚,就问“怎么呢?”移民官就说“NO”,黄孔传就这样被迫返回了家乡。

终其一生,黄孔传再也没踏上美国的土地。这背后,是父与子,兄与弟长时间的骨肉分离。

“噩耗传闻实可哀,吊君何日裹尸回。无能泯目凭谁说,有识应知悔此来。千古忿怒千古恨,思乡空对望乡台。未酬壮志埋抷土,知尔雄心死不灰。”这是待审所四周墙上涂写的一首悼亡诗,很多华人在一次又一次接受询问后不能过关,陷入绝望,最后选择自杀了结自己的生命,成为漂泊异乡的冤魂。

1965年,随着美国民权运动的兴起,美国革新了移民法例,新的移民法例规定每年允许2万华人入境美国。至此,从19世纪后期《排华法案》实施以来,专门刁难华人移民的“审口供”就成了历史,口供纸移民随之终结,口供纸也逐渐成为珍贵的华侨历史文物。口供纸的历史价值,是大量华侨华人历史个性化的记录,表现在它对侨乡的家居状况、邻里关系、村落结构、村落环境的真实记载,展现了一幅近现代侨乡的风俗画卷。

郑明迪无数次想过开头问题的答案,如果移民官问他,“为什么你们中国人老是生儿子?”他就会老老实实地回答:“父母生我什么样就会什么样啊!” (江门日报)

上一篇:《美国民俗学概论》与《中国民俗学》比较分析 下一篇:呼唤新时代的“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