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文化范文

时间:2023-03-17 18:04:16

华侨文化

华侨文化范文第1篇

一、华侨文化的文化特质

在不同时期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华侨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质。

1. 自强不息的奋斗文化。先侨们漂洋过海,在异国他乡坚持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吃苦耐劳、奋发图强、自力更生、独立自主,为屹立异国他乡不懈奋斗。

2. 敢为人先的创业文化。海外华侨华人凭借自己不甘落后,敢闯敢试,敢走天下,敢为人先的精神闯出了一片又一片新天地。他们创办公司、企业,或开设中餐馆、服装厂,生存和发展空间不断扩大,充分显示了炎黄子孙的智慧和力量。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创业和拼搏努力,积累了较丰富的物质财富。

3. 救亡图存的民族团结文化。近代中国革命的实践需求,决定了救亡图存的民族团结文化成为革命时代的最强音。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广大华侨反对封建帝制、支持革命、捐资助饷,捍卫共和并为民主革命抛头颅、洒热血。孙中山先生由衷地赞誉华侨为“革命之母”。在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救亡图存的民族团结文化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海外华侨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揭露日本侵华暴行,争取国际援华,通过创办战时侨报,宣传文化救亡等,激发侨胞团结一致、共同抗敌的爱国热情,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团结。

4. 报效祖国的爱国爱乡文化。“落叶归根”的中华民族传统思想观念,令海外华侨华人有着对祖(籍)国的特殊感情,有着对祖国和家乡割舍不掉的情结。抗日战争时期,华侨在中华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忱。他们积极宣传抗日,募捐支援抗战,赈济灾民,慰问前方将士,成立抗日组织,积极参加抗战。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举的共和国迫切需要人才、物资和资金。华侨知识分子积极回国参加祖国建设,他们当中不少人为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为“两弹一星”的研制作出了重大贡献。改革开放后他们一如既往为民族、为国家、为家乡捐钱捐物,支援国家建设和促进家乡发展,以此回报祖国和家乡的“养育之恩”。

二、传播华侨文化,弘扬华侨精神的有效途径

华侨学校应该营造良好的华侨文化育人氛围,坚持创造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风格,让学生浸润其中。让学生“知行合一”, 通过亲身的参与和体验,更能实现华侨文化内涵的传播,使学生更好领悟其精神实质。

1. 自主探究,挖掘和利用华侨资源,感悟华侨精神。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收集、阅读专家们关于华侨文化研究的书籍文章,走访华侨家庭并收集有价值的来往信件进行自主探究。从华侨们甜蜜辛酸的亲笔文字中,读出他们的热爱祖国、情系故里;品出他们的吃苦耐劳、勤劳节俭;赏出他们的开拓创新、自强不息与爱国情怀。此时结合专家们的研究理论成果,对这些文化资源进行疏理、提炼,去繁存精,形成体系,并在校园内进行图文并茂的专题系列侨文化展览。

2. 叙述华侨名人故事,启迪伙伴华侨文化情怀。近现代中国历史上可歌可泣的华侨名人很多,如陈家庚等华侨名人,让学生自主挖掘这些华侨名人故事,找出他们对祖国的爱、对故乡的情,以讲故事的形式,直观地将华侨的种种优良品质展现给全校师生,从而潜移默化地将华侨文化情怀渗透到同学们的脑海里,以点及面地扩大宣传华侨文化的阵营。此外,还可通过演讲比赛、手抄报等形式,让学生对华侨精神在听中感悟、在看中升华。

华侨文化范文第2篇

在得天独厚的南粤大地上,华侨历史悠久,华侨文化积淀深厚,岭南文化中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思想文化,都打上了浓重的华侨文化的烙印。对于它产生的故土一方,华侨文化具有明显中外文化结合品格,无论在思想、商业、饮食、建筑、语言文字、民俗、艺术、教育、工业文化等方面,都对传统岭南文化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思想文化的影响

由于华侨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世界,因此成为最直接接触西方,学习西方的中国人群体。与广东本土相比,华侨更“得风气之先”。当中国面对西方挑战而作出近代化回应时,受西方工业文明浸淫的华侨首先成为这种“回应”的积极参与者和支持者,极大地推动了近代西方先进思想文化在中国的启蒙和传播。辛亥革命之所以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和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离不开侨胞们的经济支持和人力支撑。华侨之所以被孙中山先生誉为“革命之母”,一是华侨是孙中山“走向共和”之路的支柱。他们不仅在海外成立资产阶级革命组织,还积极回国发动和参加历次武装起义。1911年“三•二九”广州起义中,86位牺牲的烈士中有31位是华侨。[1]二是华侨创办进步报刊,宣传革命思想,发动侨胞支持革命。华文报刊自19世纪后期开始就在东南亚、北美等地大量涌现。它报道了中国发生的事件,宣传中国文化,增强了华侨“中国人”的意识,广泛宣传反清革命思想,对动员华侨支持和参与辛亥革命起了重要作用。三是华侨募集革命经费支持孙中山。从1895年兴中会成立到南京临时革命政府建立,华侨捐款额估计达七八百万港元,同时还认购兴中会和同盟会发行的各种债券等。因此,当中华民国建立,南京临时政府制定选举法时,批准华侨拥有参政权,并规定在国会中拥有6个席位,华侨的地位在法律上得到了承认。[2]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华侨文化也深深影响着侨乡政治形态。执政为民,廉政建设,市民参政议政热情这些现代政治的基本要素在侨乡政治生活中都得到体现。中国各级政协有不少华侨代表,他们提出许多有益议案,为祖国的创新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二、商业文化的影响

商业文化是岭南文化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中国现代商业革命正是由华侨资本启动的。民国时期,华侨积极响应孙中山“实业救国”的号召,回国投资商业。20世纪初,澳大利亚华侨开办了先施、永安、大新和新新等四大百货公司,掀起了中国现代百货业革命的浪潮。它们通过明码标价、收款给发票等手段树立对顾客的诚信等全新商业模式,改变了中国人的消费观念,对传统商业的经营方式形成强烈冲击。

三、土地利用和饮食文化的影响

广东华侨对土地利用或作物栽培具有重大经济文化意义。从宋代开始,华侨从海外传入占城稻、番薯、番茄、荷兰豆、金山橙等西方蔬果种植。很多蔬果都带一个“西”字、“洋”字或“番”字,表明是“舶来品”。这些蔬果的传入不仅丰富了岭南人的饮食文化生活,还使过去不能利用的大片土地得到开发。此外,华侨文化带来了饮食烹饪方面的创新。例如,粤菜中引进西餐的焗法、吉列炸法,改造为自己的烹调方法。

四、建筑文化的影响

在海外恶劣的生存环境迫使华侨只能将传宗接代的愿望寄托在家乡。为防贼患,父老乡亲和华侨们纷纷集资在村中兴建碉楼。这些楼主人侨居世界各地,故其建筑风格丰富多彩,包括传统屋顶式、仿意大利穹隆顶式、仿欧洲中世纪教堂式等等,这些碉楼从用材到结构形式乃至内部的陈设,体现了中西文化交流和整合。华侨还大胆地将西方文化的创新成果移植到骑楼建筑上。岭南一带的骑楼,是当地居民漂洋“过番”,赚钱后回家乡建成的,融合了欧亚建筑、特别是南洋建筑风格,是华侨文化的一种载体和缩影。在城镇规划布局上,侨乡吸纳西方文化,不但建成骑楼和高层建筑的商业、服务中心,而且城市道路网络呈扇形扩散和布局,一反中国传统棋盘式道路格局。这种功能分区思想,都是华侨将西方规划思想在故土移植。

五、语言文字的影响

华侨在国外长期生活,日常用惯了英语来言谈,回到家乡后有意无意地运用。华侨首先向广东沿海、继向内地传播,使广东语言融入大量外语成份,这就使岭南语言文化更加多元化。华侨身在国外,须保持与家乡联系,乡刊、族刊(现为侨刊)的民间刊物就流行于岭南侨乡各地。广东最早的侨刊创于清宣统元年(1909),为台山《新宁杂志》。此后侨乡办刊物接踵而起,近年不少侨刊,如《广州华声》、《中国侨都》等就风行海内外。

六、民俗文化的影响

在孙中山倡导的改革中,华侨反应热烈,同时也在服饰、民俗风情、行为方式等方面进行革新。民国初年,侨乡人受华侨影响,都由古老的唐装改穿西裤唐衫、西装加领带。女界不分老幼都穿上对胸衫、恤衫等,讲究时髦风尚。潮汕华侨,在频繁出国回国过程中,形成一些特有风俗,出国送礼曰“送顺风”,还演“顺风戏”,祝愿一路平安。而华侨回乡会得到亲朋一些礼物,称“落马”,同时也回赠当地人礼物。潮汕地区各类风俗活动很多,吸引不少华侨从海外赶来参加,由此也带来了更多的商机。

七、文化艺术方面的影响

早在上世纪20-40年代,广东音乐家就尝试操纵多种西洋乐器与中式民族乐器合奏,从中挑选出小提琴、萨克斯管、吉他、木琴等西洋乐器,使广东音乐音色变化更丰富。广东音乐深受人们喜爱,故历来就有“凡有华侨处,即有广东音乐知音”的说法。广东岭南各地都定期举办戏剧、曲艺、歌舞、书画等方面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增进了侨乡人民与海外华侨的友谊和文化交流。

八、文化教育方面的影响

广大华侨由于深受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影响,认识到兴教育才能救中国,并很快转化为自觉的行动。19世纪末开始,华侨在侨乡捐资办校,广泛传播新式教育,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比较发达的教育体系。华侨在广州先后创办了真光中学、格致书院等。新中国成立前江门五邑地区的学校几乎都有华侨捐资[3]新式学校大量涌现,使广东成为近代中国教育发达的地区之一。正是广大粤籍华侨热爱祖国、热心公益的精神,保持了岭南文化开枝散叶,造福中华的优势。#p#分页标题#e#

九、工业文化方面的影响

华侨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华侨文化;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D6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4-0090-05

华侨文化既是中国文化的创造性发展,也吸纳了外国文化的有益成分。华侨文化遗产是反映华侨历史的文化载体,深入研究华侨文化遗产对祖国的发展建设有着重要的资源借鉴和思想吸纳的意义。为了弘扬华侨爱国精神,宣传华侨传统文化,全国各地纷纷建起各级华侨博物馆,需要大量华侨文化遗产来充实,充分保护和利用华侨文化遗产有很深远的意义。

一、华侨文化遗产的具体范畴

2005年12月,国务院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指出:“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华侨文化遗产主要产生于华侨在海外生存、创业、奋斗以及归国参与革命和投资建设的过程。各类华侨文化遗产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华侨在侨居国当地和祖籍国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意识形态等。华侨文化遗产都是华侨人为形成的,因此其具体范畴有以下几方面:

(一)不可移动的华侨文化遗产

包括华侨在侨居国和祖国对政治、经济、市政建设、兴办工业、商业、文教卫生事业等发展做出贡献所产生的文化遗迹。如华侨回国投资兴办的实业、建筑、捐赠建设的学校、医院等。

(二)可移动的华侨文化遗产

包括反映华侨在侨居国及祖国生活、经济、文化、政治等活动所产生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华侨在国外持有的各类证件:护照、通行证、良民证、华侨家书、侨批和各种海外社团的活动资料、华侨在革命时期认购的公债、以及反映华侨历史的文献资料、手稿、典籍等。

(三)华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包括华侨爱国精神、华侨融入中西文化所产生的思想、社会实践技术、经营理念、风俗习惯,以及华侨口述史等。

二、保护和利用华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体现中华历史文化的全貌

自唐宋以来,中国人就开始了涉洋海外的历史。在中国近代史上,既有华侨华人为谋生路的辛酸出洋史、异国创业血泪史、融入当地打拼史、维护种族和民族文化尊严的奋斗史、早期侨胞振兴民族工商业的辉煌史,又有以华侨为核心的叱咤风云的辛亥革命史;还有华侨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辉煌爱国篇章。新中国成立后,无数华侨激情返乡、忠心报国,是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积极支持者、拥护者或直接参与者。20世纪70年代末起,广大华侨是中国改革开放大业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为国家和家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家乡公益、慈善、福利事业发展等做出了各方面的卓越贡献。广大华侨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华侨文化遗产是中国文化遗产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保护和利用好华侨文化遗产,才能真实、完整地体现中华历史文化的全貌。

(二)有助于中华文化遗产的多元化和创新化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华侨在侨居国生活后,学习了当地文化,并将中华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融合在一起,在语言、饮食、生活习俗等方面衍生出很多新的文化元素,使华侨文化特质呈现出多元性。文化多样性有两个层面:一是全球层面的文化多样性;二是一个国家内部层面的文化多样性。华侨既为全球传播了中华文化,同时也为祖国带来不同地域的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遗产的元素。保护和利用好华侨文化遗产,一方面可以更充分体现出中华文化遗产的多元性;另一方面,它唤醒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深化了文化领域的思想解放,激活了全国人民的想象力、创造力,使文化创新具有了坚实的民族土壤与传统力量;它使中华民族又一次获得应有的国际文化地位,增强了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以及文化自信心。

(三)有助于中华民族走向世界

华侨对侨居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都曾做出巨大贡献,如19世纪美国华工修筑中央太平洋铁路。1964年,美国内华达建州100周年时,该州政府决定将10月24日定为“向华人先驱致敬日”,并在斯帕克斯和弗吉尼亚市建碑,表彰华工的卓越功绩,纪功碑用中英文镌刻:“华人先驱,功彰绩伟,开矿筑路,青史名垂。”另一方面,华侨引进外来的先进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经营理念等,对中国的城市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些都是中国走向世界,与外国交流互动的重要实证。指出:“广大侨胞遍布世界五大洲,他们对于帮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树立社会主义中国的形象,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要让世界各国了解中国,首先要通过融入世界各国当地社会的华侨来了解中国。保护和利用好华侨文化遗产,可以强化华侨与各国人民和平相处的文化特质,让世界各国更加体会到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有助于中华民族走向世界。

(四)有助于凝聚华侨的向心力

中国与世界各国不同,有着自己独特的机遇。比如我们有几千万爱国同胞在海外,他们对祖国做出了很多贡献。为了更充分地肯定华侨对我国及侨居国做出的贡献,就有必要去反映华侨的历史。而华侨文化遗产是华侨历史的文化载体,它不仅增强华侨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还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保护和利用好华侨文化遗产,有助于凝聚华侨的向心力。为了更好地反映华侨历史和爱国精神,全国各地不少地方纷纷建起各级华侨博物馆。2012年,笔者所撰写的关于《建议建设广州华侨博物馆》作为中国致公党广州市委会的提案,被广州市人民政府陈建华市长批示,同意广州市政府筹建广州华侨博物馆。为了搭建好华侨的精神家园,各地华侨博物馆都极其需要大量华侨文化遗产来充实和展示。

三、保护和利用华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问题

(一)华侨文化遗产的挖掘不够

由于缺乏挖掘华侨文化遗产,人们对其“家底”了解不全。解放后,广州先后进行了四次文物普查,却没有组织过一次华侨人文史迹的专项调查。如1926年在广州创办了我国革命史上唯一的华侨运动讲习所,直到2005年广州市对全市华侨人文景观组织挖掘并考证,才确定当年培养华侨运动干部的华侨讲习所校址就设在中央党部(现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华侨运动讲习所旧址的确定,是国共合作培养华侨干部的历史见证,对广泛团结不同政见的海外侨胞会有积极意义。类似的华侨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很多,但由于人们对华侨文化遗产缺乏了解,难于掌握华侨文化遗产的现状,造成收集华侨文化遗产的困难。

(二)对华侨文化遗产的研究不足

华侨由于身在异国他乡,很多时被误认为是异国人,由此不少人忽视了华侨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历史研究方面也忽略华侨在历史进程上对祖国的影响。华侨是中外贸易的桥梁,但在中国外贸历史上就较少提及华侨的作用。如果忽视了华侨对社会改革的历史贡献,就无法解释城市的骑楼、碉楼等华侨特色建筑的缘由,也造成整个中国历史文化全貌的缺失。以广州为例,广州的城市变化正是华侨引入了电灯,使广州成为中国第一个不夜城,正是华侨引入了各方面的先进文明使广州迅速发展。华侨文化遗产是华侨历史文化的载体,如果对华侨文化遗产研究不足,就很难完整地反映中国历史的全貌。

(三)对华侨文化遗产的宣传不大

以广州的大型历史陈列展览为例,宣传主要以具体“有形”的物质来体现华侨对祖国的支持,对华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明确的表述,但正是华侨那些“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了广州的迅速发展。以商业为例,马应彪除了创办第一家百货公司,还冲破了旧式礼教的传统观念,由自己的夫人担任第一位女售货员,开创了新的商业经营理念。粤语的外来语、粤剧的西洋乐器等都是华侨引入的。华侨文化在广州各领域无处不在,但广州对自身华侨文化的特质、作用等,整体认识还相当表浅,遑论对自身华侨文化开展长期的、恰如其分的宣传。

(四)对华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善

华侨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缺一不可的组成部分,但人们对华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淡薄,对其采取的保护措施不完善。特别是那些没有列入文物保护范围的华侨建筑,有不少遭受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而没有得到有效地保护和修复。以广州为例,新河浦有很多华侨的特色建筑遭到人为破坏,其中明园的一栋红楼装修几成“烂尾”;隅园内被新业主砍树挖坑;还有中山六路的骑楼差点由于城市面貌改造而被拆掉;广州的黄埔古村,有不少华侨知名人士的故居,原有大小宗祠30多座,如今已拆剩下10余座,有些也因失修而有倒塌之虞。

(五)对华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意识不强

目前,对开发利用华侨人文资源优势意识不强,对打造华侨文化品牌很少作思考和规划。美国人充分挖掘麻省塞林市这个海港市镇的历史资源,将一批历史博物馆群聚集在这里,建有仿古船、旅店、餐饮、商场。主体博物馆内设有3个中国馆,其中一个重点介绍“Canton”。塞林今天已从一个海港市发展为麻省著名的旅游胜地,每年至少有100多万世界各地游客到那参观。相比之下,基本与塞林同期存在的广州市黄埔古村是近代中国海上贸易黄金时期的重要港口,其历史价值仍然有待进一步地挖掘和利用。近几年来,原本荒废的开平碉楼经过不断修缮和开发而重新焕发生机,并向联合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在广州市花都区也有类似的碉楼,其中“飞机楼”、“德仔楼”都很有特色,这些古老的碉楼经过整治后,如能进一步开发成华侨文化特色的旅游胜地就更好了。

四、对华侨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议

(一)对华侨文化遗产广泛普查

1.摸清华侨文化遗产资源,才便于进行有效保护。建议有关部门组织调查队伍,健全华侨文化遗产普查、登记、建档、认定制度,对华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对各种载体形式、不同等级、分散收藏的藏品做到心中有数,为管理和保护提供了依据。同时,要将普查结果编印成册,并广泛地对外公布,让人们充分认识到华侨文化遗产的具体范畴和数量,才能对其进行有效保护。

2.抓紧时间和机遇,充分利用现代技术设备将华侨口述史、华侨引入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和意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形化,以文字、照片、录像等形态来记录成资料,进一步调查分析,使其得到及时的反映和保护。其中,将华侨口述史资料整理好,并公开出版,或拍成纪录片和电影发行,就会使华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宣传。

(二)对华侨文化遗产深入研究

把华侨文化的研究课题,纳入到社会科学文化研究领域,组织专业队伍深入挖掘华侨文化,全面、系统地研究华侨文化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争取思想文化界尽快对广州的华侨文化形成比较完整的、客观的认识,并藉此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2012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从充分发挥广东省侨力优势、以史为鉴推动广东新一轮发展的高度,提出组织开展《广东华侨史》编修工作。同年10月12日,专门听取了《广东华侨史》编修工作筹备情况汇报并指出:编修《广东华侨史》有利于传承广东优秀文化,有利于增强广东对海外华侨华人的向心力,有利于开辟广东“走出去”的渠道,有利于培养史学研究人才。

(三)对华侨文化遗产充分宣传

1.通过各级政协、人大、派等各种渠道向社会各界提出对华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组织专家开展华侨文化遗产的课题研究工作。

2.组织华侨文化的专题活动和论坛,促进民间文化交流及联谊,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长期打造好宣传华侨文化的品牌项目。

3.通过网络、媒体报道等多种方式,在海内外加强对华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采用专门研究机构、专家研究侨文化成果,立项编印华侨文化丛书、摄制相关影视专题片来反映华侨在各历史时期为祖国社会、文化、经济建设所作出的贡献。

(四)对华侨文化遗产有效保护

1.为了严防城市改造对华侨人文景观的破坏,建议对华侨人文景观增加历史说明简介“挂牌”保护,使人们从身边就能认识华侨文化遗产,从而增强对其保护的意识。建议将涉及华侨重大历史事件或著名华侨人物的重要史迹、代表性建筑列入保护范围。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由政府拨款进行定期维护,如需修缮、迁移、重建,应当由取得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发给的相应等级的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

2.为了延长可移动华侨文化遗产的寿命,降低其遭受灾害损失的危险,开展和执行预防性保护,各级文物保护部门的专业人员必须熟悉现有藏品的现行保管条件(温度、湿度、害虫、光照、污染、材料),针对不同材质的物品进行有效保护。藏品是动态的、变化的,为了延长其寿命,保护技术需要建立在藏品动态变化的基础之上,并辅以标准、政策的支持。

3.由于不少华侨文化遗产还散落在海外或民间,因此要通过专门派出的侨务工作组、侨联、同乡会、宗亲会等团体对华侨,尤其对新一代华侨进行广泛宣传,保护好华侨文化遗产,鼓励他们把华侨物品捐赠到我国各级华侨博物馆进行有效保护,从而使其物品通过展示充分发挥宣传和教育的作用。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由各级政府拨下专款资金,征集散落在海外或民间的华侨文化遗产。

4.建议在全国建立一个保护华侨文化遗产的组织机构,可为各地华侨博物馆等提供专业组织建设方案,解决各地保护和利用华侨文化遗产的实际问题。同时,也使华侨文化遗产的信息进行共享,加强海内外不同机构之间对华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交流合作。

五、对华侨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

(一)合理利用华侨文化遗产的原则

文化遗产的利用应受文物保护的制约与检验,利用应以保护为前提,保护应贯彻于利用的始终,利用应促进保护,追求的是文物保护与文物利用的良性循环。坚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提出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原则,在保护好华侨文化遗产的前提下,深入挖掘华侨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拓展文化遗产传承利用途径,促进文化遗产资源在与产业和市场的结合中实现传承和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好华侨文化遗产,不仅能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还能促使人们对华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

(二)充分发挥华侨文化遗产存在的积极意义

由华侨引入的建筑、工业、文化等先进文明,促进了当地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并深受人们的欢迎。以华侨引入的骑楼为例,骑楼设计者不仅为了保持客流量外,还考虑到为人们出行遮风挡雨,充分体现了当时华侨那种“顾客至上”、注重人文关怀的商业理念。这不仅存在一个区域上,在广州乃至其他侨乡的城市区域都有骑楼的存在。这就反映当时的城市规划设计者也借鉴了华侨引进的国外理念设计。改革开放以来,在华侨文化理念的影响下,侨乡的政府、企业和人民通过华侨华人学到了当代世界先进的生产方式、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促进了侨乡人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改革和创新,为改革开放的持续发展排除了不少阻力,这种示范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非侨乡地区改革的摸索过程,降低了改革成本。深入研究华侨文化遗产的存在价值和精神理念,为历史现象研究和分析提供了更加充实可靠的依据。推广并运用好华侨文化所产生的思想、社会实践技术、经营理念,将华侨文化遗产的积极意义继续延伸,对今后城市发展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三)充分体现华侨文化遗产的文化载体作用

1.华侨文化遗产是反映华侨历史的文化载体。通过华侨实物在各级华侨博物馆的陈列展示,更好地反映华侨爱国爱乡的情怀,使人们充分认识华侨在社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华侨文化遗产包含着华侨在海外各国融合的文化遗产,由此还可使人们了解到世界各国的情况。

2.通过华侨文化遗产的展览平台,我国各级华侨博物馆可与海外进行友好的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华文化与全球文化的互动。如在广东华侨博物馆就曾展出了《美国华侨收藏家张家添藏品展》、《南洋风物——吴德芳捐赠南洋华侨文物》等。

3.通过对华侨文化遗产的征集,与华侨有了更好的沟通。笔者在为广州辛亥革命纪念馆征集华侨物品时,就深切感到华侨及其后人浓厚的爱国情怀。特别是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举行了爱国华侨黄花岗起义牺牲烈士杜凤书遗物捐赠仪式后,不少华侨都受到很大的鼓舞,主动捐献华侨物品和资料。

(四)充分挖掘华侨文化遗产的潜在价值

1.重点开发利用具有华侨历史文化特色的华侨历史建筑、华侨名人故居等。借鉴新加坡来福士酒店的经营模式,将爱群大厦、东亚酒店、新亚酒店等著名华侨建筑打造成高端古典形式的华侨主题酒店、每层建筑的陈设和装饰都布置成东南亚、美洲、欧洲等华侨移居地特色环境,通过实物观感使广大华侨和市民亲身感受一下华侨文化。广州市的电影院中,大多数为美国华侨集资创办,这也使广州成了唯一没有外国人办电影院的大城市。如果能重新开放华侨创办的电影院,将有很好的利用发展空间。

2.侨房资源的市场化前景在于它们拥有浓厚的华侨文化底蕴,在于它们拥有优美的外部环境,在于它们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如有着“侨乡大都市”美誉的广州,包括番禺、花都等地都有很多具有浓厚特色的华侨建筑群。建议借鉴江门市政府对碉楼“托管”利用的方式,在给予业主补贴的前提下,华侨建筑由政府托管并开发利用,打造成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其中部分可做成小型华侨博物馆或华侨主题的咖啡厅等,让可移动的华侨文化遗产在此空间得到很好的展现。

3.通过旅游的发展,可以使人们逐渐认识到文物古迹资源的重要性,为获得地方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永续利用,从而使包括地方政府、旅游企业、社区居民以及游客在内的所有人都能够自觉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同时也能够提高文物古迹的国内外知名度和美誉度。利用华侨特色历史文化街区,打造出一条华侨历史旅游线路。借鉴广州市政府开发黄埔古村的方式,重点打造华侨特色建筑,规划和发展当地旅游,从而引导当地居民对古旧建筑进行修缮和保护,带动对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潮。

(五)充分发挥华侨文化遗产的优势

2012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曾明确指出:要认真学习华侨精神,正确发挥华侨优势,争创改革开放新优势。什么是华侨精神?书记归纳为四点:进取、勤劳、开放和包容。他还指出,“如果能充分发挥华侨优势,“既能够得华侨之力,又可以引风气之先,另外还可能为全国全省创造新鲜经验。”

华侨有着以家族主义的祖先崇拜为核心、“落叶归根”的中华民族传统思想观念,对祖国和家乡有着割舍不掉的情结,由此衍生出爱国爱乡的精神。他们希望自己的支持和捐赠,能够回报家乡的 “养育之恩”,促进侨乡各方面建设的发展。华侨在海外的影响和对祖国的作用,都是其他国家的侨民完全无法相比的。华侨所反映的人文精神对激励当代人和后人艰苦奋斗、爱国爱乡、建立崇高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对社会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力。为此,做好侨务工作,维系好与华侨的情感,充分发挥好华侨文化遗产的优势,对弘扬华侨的优良传统美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都有很大的作用。

六、结语

华侨文化范文第4篇

一、思想文化的影响

由于华侨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世界,因此成为最直接接触西方,学习西方的中国人群体。与广东本土相比,华侨更“得风气之先”。当中国面对西方挑战而作出近代化回应时,受西方工业文明浸淫的华侨首先成为这种“回应”的积极参与者和支持者,极大地推动了近代西方先进思想文化在中国的启蒙和传播。

辛亥革命之所以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和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离不开侨胞们的经济支持和人力支撑。华侨之所以被孙中山先生誉为“革命之母”,一是华侨是孙中山“走向共和”之路的支柱。他们不仅在海外成立资产阶级革命组织,还积极回国发动和参加历次武装起义。1911年“三·二九”广州起义中,86位牺牲的烈士中有31位是华侨。[1]

二是华侨创办进步报刊,宣传革命思想,发动侨胞支持革命。华文报刊自19世纪后期开始就在东南亚、北美等地大量涌现。它报道了中国发生的事件,宣传中国文化,增强了华侨“中国人”的意识,广泛宣传反清革命思想,对动员华侨支持和参与辛亥革命起了重要作用。

三是华侨募集革命经费支持孙中山。从1895年兴中会成立到南京临时革命政府建立,华侨捐款额估计达七八百万港元,同时还认购兴中会和同盟会发行的各种债券等。因此,当中华民国建立,南京临时政府制定选举法时,批准华侨拥有参政权,并规定在国会中拥有6个席位,华侨的地位在法律上得到了承认。[2]

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华侨文化也深深影响着侨乡政治形态。执政为民,廉政建设,市民参政议政热情这些现代政治的基本要素在侨乡政治生活中都得到体现。中国各级政协有不少华侨代表,他们提出许多有益议案,为祖国的创新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二、商业文化的影响

商业文化是岭南文化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中国现代商业革命正是由华侨资本启动的。民国时期,华侨积极响应孙中山“实业救国”的号召,回国投资商业。20 世纪初,澳大利亚华侨开办了先施、永安、大新和新新等四大百货公司,掀起了中国现代百货业革命的浪潮。它们通过明码标价、收款给发票等手段树立对顾客的诚信等全新商业模式,改变了中国人的消费观念,对传统商业的经营方式形成强烈冲击。

三、土地利用和饮食文化的影响

广东华侨对土地利用或作物栽培具有重大经济文化意义。从宋代开始,华侨从海外传入占城稻、番薯、番茄、荷兰豆、金山橙等西方蔬果种植。很多蔬果都带一个“西”字、“洋”字或“番”字,表明是“舶来品”。这些蔬果的传入不仅丰富了岭南人的饮食文化生活,还使过去不能利用的大片土地得到开发。

此外,华侨文化带来了饮食烹饪方面的创新。例如,粤菜中引进西餐的焗法、吉列炸法,改造为自己的烹调方法。

四、建筑文化的影响

在海外恶劣的生存环境迫使华侨只能将传宗接代的愿望寄托在家乡。为防贼患,父老乡亲和华侨们纷纷集资在村中兴建碉楼。这些楼主人侨居世界各地,故其建筑风格丰富多彩,包括传统屋顶式、仿意大利穹隆顶式、仿欧洲中世纪教堂式等等,这些碉楼从用材到结构形式乃至内部的陈设,体现了中西文化交流和整合。

华侨还大胆地将西方文化的创新成果移植到骑楼建筑上。岭南一带的骑楼,是当地居民漂洋“过番”,赚钱后回家乡建成的,融合了欧亚建筑、特别是南洋建筑风格,是华侨文化的一种载体和缩影。

在城镇规划布局上,侨乡吸纳西方文化,不但建成骑楼和高层建筑的商业、服务中心,而且城市道路网络呈扇形扩散和布局,一反中国传统棋盘式道路格局。这种功能分区思想,都是华侨将西方规划思想在故土移植。

五、语言文字的影响

华侨在国外长期生活,日常用惯了英语来言谈,回到家乡后有意无意地运用。华侨首先向广东沿海、继向内地传播,使广东语言融入大量外语成份,这就使岭南语言文化更加多元化。

华侨身在国外,须保持与家乡联系,乡刊、族刊(现为侨刊)的民间刊物就流行于岭南侨乡各地。广东最早的侨刊创于清宣统元年(1909),为台山《新宁杂志》。此后侨乡办刊物接踵而起,近年不少侨刊,如《广州华声》、《中国侨都》等就风行海内外。

六、民俗文化的影响

在孙中山倡导的改革中,华侨反应热烈,同时也在服饰、民俗风情、行为方式等方面进行革新。民国初年,侨乡人受华侨影响,都由古老的唐装改穿西裤唐衫、西装加领带。女界不分老幼都穿上对胸衫、恤衫等,讲究时髦风尚。

潮汕华侨,在频繁出国回国过程中,形成一些特有风俗,出国送礼曰“送顺风”,还演“顺风戏”,祝愿一路平安。而华侨回乡会得到亲朋一些礼物,称“落马”,同时也回赠当地人礼物。潮汕地区各类风俗活动很多,吸引不少华侨从海外赶来参加,由此也带来了更多的商机。

七、文化艺术方面的影响

早在上世纪20-40年代,广东音乐家就尝试操纵多种西洋乐器与中式民族乐器合奏,从中挑选出小提琴、萨克斯管、吉他、木琴等西洋乐器,使广东音乐音色变化更丰富。广东音乐深受人们喜爱,故历来就有“凡有华侨处,即有广东音乐知音”的说法。广东岭南各地都定期举办戏剧、曲艺、歌舞、书画等方面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增进了侨乡人民与海外华侨的友谊和文化交流。

八、文化教育方面的影响

广大华侨由于深受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影响,认识到兴教育才能救中国,并很快转化为自觉的行动。19世纪末开始,华侨在侨乡捐资办校,广泛传播新式教育,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比较发达的教育体系。华侨在广州先后创办了真光中学、格致书院等。新中国成立前江门五邑地区的学校几乎都有华侨捐资[3]新式学校大量涌现,使广东成为近代中国教育发达的地区之一。正是广大粤籍华侨热爱祖国、热心公益的精神,保持了岭南文化开枝散叶,造福中华的优势。

九、工业文化方面的影响

晚清时期,清政府对华侨实施保护政策,因此华侨掀起了第一次支援国家和家乡建设的热潮。例如,1890年,黄秉常等美国华侨集资,在广州创办中国第一家侨资电灯公司。公司先后在广州城内40条街道的一些店铺和公共场所安装了700多盏电灯,使广州开始变成了“不夜城”。

民国时期,华侨的经济实力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华侨又掀起了支援祖国建设高潮,华侨投资主要集中在环境优越的广州、江门等中心城市。例如,1913年,日本华侨余觉之等向侨胞集资创办了华南三大造纸厂之一江门制纸有限公司,开创了广东近代造纸业的先河。华侨在海外所吸收的先进经营模式和设备为近代工业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创新动力。

华侨文化是岭南文化形成自身特色的催化剂和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使岭南文化更具多元性、开放性和相容性,极大丰富和发展了岭南文化。

参考文献:

[1]辛亥百年专家访谈:黄花岗起义烈士86人有名有姓.广州日报,2011年3月1日.

[2]林家劲,罗汝材,等著.近代广东侨汇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58.

[3]广东省地方史志编撰委员会,编.广东省志·华侨志.1996:320-32l.

华侨文化范文第5篇

异彩纷呈的深圳东部华侨城大剧院,2011年12月14日迎来了无数国内知名贵宾,共同参加由中华文化促进会、香港凤凰卫视主办,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华侨城集团公司协办、深圳东部华侨城有限公司承办的2011中华文化人物颁授典礼。苏叔阳、樊锦诗、蔡安安,田发刚,何冀平、侯军、耿彦波、吕建中、普布曲桑、谭晶、九把刀等11名来自海内外各个领域的文化名人被授予“2011中华文化人物”荣誉称号。这是华侨城作为以文化产业为核心业务的中央企业,始终坚持先进的文化观、正确的文化导向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文化产业领域坚持不懈地探索与实践,不仅创造了文化经济价值,更创造了影响人们心灵的精神价值,为光大中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作出了应有贡献。

战略视野不同凡响

文化兴业,既兴企业之业,更兴社会之业。2012年2月10日,华侨城集团公司由党委书记、副总经理郑凡主持召开会议,研究集团参加第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及举行2012华侨城狂欢节等相关工作。会议明确了领导小组及参展方式,统筹好项目开业、合作签约、晚会演出、宣传推广等活动安排,明确了狂欢节领导组、导演组、巡游组、安保组等主体组织架构、成员以及职责分工,初步审议通过了包括水上狂欢、开幕式晚会等在内的框架方案,并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了安排。会议强调,要做好本次文博会参展工作,延续华侨城狂欢节的辉煌,打造中国第一狂欢节品牌。

经过26年发展,华侨城从当年让人困惑的“只种小草不建大楼”的格局中剑走偏锋,如今已经发展成为进入世界旅游集团八强的唯一亚洲企业,并构筑起了一个从文化旅游、文化节庆、文化演艺、文化科技、文化艺术到文化主题酒店、文化相关产品制造的文化全产业阵营。

主题公园别出心裁

1989年,当别人忙着盖楼时,华侨城却忙着种树、种草,改造周边的环境,继而在深圳推出了中国第一个主题公园“锦绣中华”,开创了中国文化旅游的先河,也创造了“一步迈进历史,一日游遍中国”的神话,并在一年内收回投资。

富含巨大潜力的文化旅游为华侨城拓展了发展之路。他们相继又推出了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欢乐谷等一系列主题公园。正是凭借着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精粹的深度挖掘、充分利用和创新展现,华侨城将文化旅游淋漓尽致在深圳这样一个既无名山大川、又无深厚文化积淀的新兴城市里进行了富有人文内涵的多样化演绎,并将此拓展到全国市场,引起了世人的极大兴趣与关注。

静态动态生动结合

主题公园是优秀文化的娱乐化传播形式,它以其绝佳的主观能动性和元素兼容性,很好地在文化与旅游间搭起一座桥梁。而华侨城作为中国主题公园的缔造者,构筑起了一个包含有主题公园、休闲度假、生态观光、科技体验以及会议酒店等多种产品形态的大型综合性文化旅游产业王国。他们相继开发建设的一大批知名主题公园和文化旅游景区,用文化主题包装、旅游演艺、节庆策划和衍生产品开发构成四条主线,尽情展示了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和世界文明精华,有力地促进了华侨城文化旅游的蓬勃发展。

为弥补主题公园静态展示难以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的不足,华侨城发展出旅游文化演艺这一崭新的市场形式,把不同的故事、不同的文化直观地展现在游客面前,为旅游景点增添了一抹鲜活的文化色彩。从1991年成功推出第一台大型旅游文化晚会《艺术大游行》以来,华侨城累计推出43台大中型剧目,演出达5万多场次,累计接待观众近7 000万人次。各景区目前正在上演的各种形式的大中型演出共计19台;拥有千人以上剧场及表演场地19个;拥有演职人员2 000余名。

旅游演艺的集约效应带来的是辉煌的成绩。在2008年国际主题公园协会大会上,北京欢乐谷《金面王朝》和深圳世界之窗《千古风流》荣获最佳演出奖;深圳东部华侨城《天禅》和锦绣中华•民俗村《龙凤舞中华》荣获最佳演出荣誉提名奖;2009年,《金面王朝》又获得第七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舞蹈诗大赛评委会特别奖、实景类表演第一名;2010年,《天禅》晚会喜获国际主题休闲娱乐行业协会“第16届年度THEA奖之杰出成就奖”,这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荣获“第15届年度THEA奖”之后中国文化界再次获此的殊荣。

文化衍生鲜活诱人

华侨城发扬独特的“创想”文化,坚持文化自主创新,创造开发出一个又一个贴近时代脉搏的鲜活文化元素。2009年,欢乐谷连锁品牌吉祥物新形象,欢欢、乐乐和小谷三只可爱的蚂蚁以活泼可爱的卡通形象出现在欢乐谷连锁网站首页上,为越来越多的“谷迷”所熟识,同时和它们相关的衍生产品也全线上架,成为欢乐谷里的“抢手货”。此外,华侨城正在着手进入影视动漫、数字娱乐等领域:以华侨城旗下主题公园为背景的大型奇幻原创卡通《魔幻奇兵》漫画书已于2008年出版上市,并且将制作成长篇动画片;华侨城还将联手DreamHack,在世博会期间举办系列电子竞技活动。

如今,华侨城除了拥有和管理多个文化主题公园和文化主题酒店外,还拥有和管理何香凝美术馆、华夏艺术中心、OCT当代艺术中心、华•美术馆、华侨城创意文化园等多个文化艺术场所,并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了13个大型文化产业发展示范基地。2010年,华侨城文化相关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2亿元,接待游客量超过2 000万人次。

转移提升奔向卓越

一直以来,华侨城坚持“旅游+地产”的独特业务模式,即通过主题公园类景区与房地产联动开发实现资金平衡与可持续发展。近日,由华侨城举办的一场投资者线上交流会上,华侨城总裁刘平春表示:未来华侨城的发展重点将落脚在文化产业上。华侨城董秘倪征也表示:“华侨城将以现有景区为载体,往上下游延伸,打造一个以文化产业为核心、旅游为主导的文化产业体系。”在谈及如何发展文化产业时,倪征还说:“华侨城目前所持有的现金流将大规模投向文化产业,同时会整合已拥有的旅游产业,通过加大对文化科技的投入,以完成对现有项目的升级改造。”

目前,华侨城的发展战略已经由此前的“旅游+地产”提升到“以文化为核心、旅游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开发运营商”。华侨城集团党委书记郑凡强调说:“这是对华侨城文化产业链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华侨文化范文第6篇

关键词:华人社团;文化认同;探析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华人华侨的足迹遍布全球,是全球不可或缺的群体,所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华人华侨这个族群的研究。尽管由于居住国的文化同化,部分华人在某些习惯与语言、政见上会有别于国内人,但是其与生俱来的族群认同使得他们仍保留着以群己为本位、以家庭为中心、人际关系重伦理上的核心价值观。正因为根系的相依相属,使得无论是在过去或是现在,华人华侨对于国族的认同仍保持高度的同一性。而其中,华人社团是华人华侨民族主义延绵的支柱和桥梁。

一、 华人华侨认同情感的双重性

旅居国外的华人华侨必定会同时遭遇祖籍国与居住国两种文化的冲击,这种冲击其实也就是两种文化对于特定群体的抢夺,即华人华侨认同情感资源的争夺。所谓认同情感资源的争夺源于华人华侨居住国的同化与祖籍国的呼唤之间的情感争夺。一面是华人华侨的居住国,尤其是那些强大的政治经济一体化国家,它极强的政策号召力能有效地同化部分的华人华侨;另一面是华人华侨骨子里血浓于水的乡土情结让他们又自然而然地接受着祖籍国的情感召唤。在文化价值观的双向吸引下,谁能真正把握天平的重心,这与该国政治、经济、特别是文化手段的应用不无关系。

(一) 文化与认同间的结构分析

很多人认为,经过几十年的磨合,海外华人华侨已经逐渐消磨自我的文化个性而被居住国同化。事实证明,这个判断并不准确。文化与认同间有着千丝万缕、不可或缺的关系。首先,在文化的认同上,并非所有的文化因子均可以被同化与融合的。至少某些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不能被完全同化的。例如:在马来西亚华人历史上,“芭芭”和“娘惹”不会说华文但却保持传统的中华文化习俗,那些不尊崇民间信仰而改信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人却依然说华文,那些更愿意以英语为媒介语言的年轻一代,也许不再坚守传统文化习俗和信仰,甚至很少参加宗庙乡团组织的活动,却在他们的行为方式和态度观念上依然不放弃孝道、人情、面子、勤俭、报答、秩序、中庸、和睦、分享等中华文化价值观念。[1]所以,即使显在的文化因子在文化融合的进程中消失,但核心的文化价值观——这种植根于个体内心深层的精神却可以长期保存下来。其次,认同包含不同的层面内容,如: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这两种认同并不完全统一。国家认同倾向于政治认同,它是对于居住国政治权利与义务的遵守与执行;而民族认同则是一种文化认同,它是对祖籍国民族情感的保留与潜藏。相比较而言,国家认同具有可变性,因为居住国的不同,每个国家的政策操守不同,华人华侨会有不同的国家认同选择;而民族认同则具有内生性,即使政见不一的华人华侨,其对于祖籍国的民族情感确是同一的。

(二) 认同祖籍国文化中面临的情境

作为一个华人华侨,他们无论是过去或是现在,内生的民族主义是一直无法割舍的,只是在不同的情境中有不同的表达方式。通常来说,人的情感认同会在两个时期变得很强烈:一是祖籍国处于弱势之地或遭遇外来势力的侵入之时,认同者会由内迸发出强烈的民族主义情感。这种情感源于外界刺激促成内化情感迸发,进而再演变为行为体的外在行动——认可并支持祖籍国。如革命年代,华人华侨捐钱捐物,甚至自己投身革命来支持一些先进中国人的行为,都可以看成他们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真实表达。在现代,北京奥运火炬在传递时,由于遭遇来自他国势力的干预,导致圣火几次熄灭,华人华侨组织坚决抵抗当地政府的恶劣行径亦是此种情境的表达。第二种则是祖籍国处于上升期或者昌盛之时,华人华侨是真实地表达自己对于国族的认同之感,并为之自豪,且愿意积极投身国家的建设之中。这种认同源自祖籍国本身所带来的价值和利益的吸引力,所以此种认同会持续得长久些。

二、 华人社团源于文化的归属与现实环境下的群体选择

首先,一个人的情感诉求力量往往是弱小的,可是如果将一群有同样情感诉求的人凝聚起来,借助一个媒介表达出来,这样的力量就会异常强大。作为少数族群的华人华侨侨居异乡时,力量的薄弱使其更加迫切寻求利益同盟体来维持彼此的联系。显然,官方的机构并不容易且适合介入,民间的组织能很好地融合一群相对弱势的个体资源,使得他们的声音更容易让官方听得到。早期的“行会”均借助于中华民族宗法制的框架,得益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强烈的内聚力,其目的是在异质环境中,团结互助,防范欺凌,联络感情和互通信息,以求得立足、生存和发展。

华侨文化范文第7篇

历史表明,一家追求卓越的企业,必须将不断创新作为企业的灵魂。

华侨城集团诞生于1985年。31年间,华侨城不断引领和超越,不断续写着市场和行业的未来。从主题公园的开拓者和集大成者,到文化产业多维布局形成集群,再到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示范者,驱动华侨城一路发展的是对梦想的执着追求。

经过30余年的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华侨城意识到,“一招鲜,吃遍天”的老思路已成为过去,不创新就会落后。

近年来,随着经济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企改革的持续深入,华侨城集团适时启动战略转型,在“旅游+地产”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文化+旅游+城镇化”等创新发展模式,推动文化旅游业务与城镇化、互联网等领域融合。

在新的战略思想指导下,2016年华侨城已进入了新的快车道,不断改革,积极创新,极大地丰富了文化旅游新业态,公司发展开启了新篇章。

创新思维 力推改革新战略

经济新常态下,消费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

旅游业也不例外。过去,旅游多为“观光型”,“上车睡觉,下车拍照”,游客看完就走,深度不够,“回家一问什么都不知道”。如今,消费者的旅游需求已开始升级为“度假型”,更注重体验和互动。

这对中国旅游业提出了新挑战,即度假型旅游需求大,但相应的供给没跟上。

旅游业该如何应对新常态?如何才能让游客“进得来、留得住、回得去、还想来”?华侨城将目光投向了新型城镇化。

党的十提出,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四化同步发展”,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

但是,城镇化并不是简单地造城,而是要建设新型城镇化,即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更加注重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更加注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环境宜居和历史文脉传承,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30多年来,华侨城造就了“文化”“旅游”与“造城”的核心竞争力。只不过,过去的“旅游+地产”模式造的是“小城”。如今,新型城镇化建设可以说是华侨城核心业务的延续与提升,如果把握住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机遇,华侨城的核心业务将从度假“村”变成一个“镇”,与居住、健康产业结合起来,将实现从“旅游地产企业”向“城市综合服务商”的转型,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文化+旅游+城镇化”成为华侨城集团的新战略,并开始在全国设点布局,开启了华侨城集团的新时代。

多措并举 深耕主业创佳绩

作为华侨城集团的重要一员,2016年,武汉华侨城继续深耕主业,创新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华侨城在华中地区的品牌影响力。

欢乐海洋二期项目“五一”惊艳开园,是武汉欢乐谷探索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益尝试,以蓝色“海洋文化”为背景,以合家欢项目为主打,引发全民“家庭出游”的旅游娱乐新风潮。包括华中首个7D球幕飞行影院“飞越长江”、5D模拟过山车两大科技体验设备和5项家庭互动游乐项目,自开放以来深受游客一致好评及30家强势媒体的高度关注,进一步增强公园的产品吸引力,助推公园经营进入新高度。

2016年,武汉欢乐谷、玛雅海滩水公园首次实现“一票双园”联动经营。在暑期联合推出“水陆狂欢”概念,以“无狂欢,不夏天”的概念打造水、陆不同风格的狂欢节,水公园推出全民Running man、泡沫大战等丰富精彩的主题活动,以及激情狂欢盛宴DJ、巴西桑巴等互动表演,打造华中最大露天派对,与欢乐谷的泼水节、啤酒节活动相互呼应,为游客带来一场顶级狂欢盛典。

2016年,武汉华侨城精心打造更生态、更人文、更纯净的高端亲水社区,对东湖湖岸景观进行升级式保护,为城市提供优质的湖居体验。以“幸福就在华侨城”为理念,华侨城在旗下纯水岸东湖生态社区,引导着阳光健康的生活方式,搭建完备的社会公共文化体系。华侨城将东湖沿岸100-150米最好的区域退让出来,打造成为一个公共的区域,对所有市民开放。这座生态艺术公园,拥有 13万平方米湿地公园、1公里银杏大道、 10公顷原生水杉林,并在尊重和保护原有植被的基础上,通过园林雕琢,为游客呈现“花田、丘林、草地、湿地”等不同的景观空间,让居民感受身心的放松和艺术的熏陶。华侨城打造的1.4万方“运动生活中心”,为武汉社区最大的运动配套,伴随公园内的慢跑道、自行车道、亲水步道为居民提供丰富的滨湖体验,在运动中与艺术、自然进行亲密对话。华侨城持续举办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将人文、艺术、生态和运动串联成一条完整的文化线路。关注生活品质,打造人文关怀,华侨城通过对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全方位的构建,将幸福感灌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孕育城市全新生活方式。

武汉华侨城坚持创想精神,不断超越自我,每个项目及细节都考究周详,精益求精,循序渐进,努力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目标。

积极作为 抢占市场制高点

2016年,围绕“文化+旅游+城镇化”战略发展思路,武汉华侨城积极抢占市场制高点,努力打造集团在华中地区的发展新平台。

新项目拓展旗开得胜。2016年8月9日,武汉华侨城市场化拿地赢得满堂红,顺利拍得杨春湖启动区P(2016)072(A地块)。该地块为杨春湖启动区的核心地块,具有引领杨春湖高铁商务区发展风向的重要战略地位。同时,秉承“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与业内优秀企业“金茂”、“首开”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开发杨春湖启动区P(2016)074(C地块),强强联合,互利共赢,实现发展模式创新的一次重大突破。施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型开发与运营模式的深厚经验,华侨城旨在打造全新的城市综合体,助推武汉新门户――杨春湖城市副中心的崛起。

以杨春湖启动区为起点,武汉华侨城正式开启进驻杨春湖高铁商务区发展的新平台,破题“一城多点”发展战略,抓紧在武汉三镇布点,持续做大武汉本地市场。与此同时,武汉华侨城还拓展视野,将目光投向了周边地区,对华中区域重点城市开展市场资源调研,力争华中区域项目拓展早日落地。

勇于担当 争做“城市合伙人”

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作为央企,华侨城深知,企业的社会责任不光是做一些公益活动,更应积极融入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让当地百姓受益。

当前,中气十足的武汉,正举全市之力,吹响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的号角。大江大湖大武汉,不仅需要做大经济总量、壮大城市实力,更重要的是提升城市功能。为此,武汉发出了“城市合伙人”邀约,邀请社会各方力量共建美好城市。

2016年,武汉华侨城积极响应武汉城市发展的号召,全速推进建设步伐,与城市共享机遇,共谋发展,共同参与城市创新决策,参与城市大事件及活动的策源与实施,把华侨城从一个企业,变成一个城市的“造梦者”,成为真正意义的“城市合伙人”,助力武汉向世界级城市昂首迈进。

通过在文化旅游产业上深厚实力和影响力,武汉华侨城极大完善了东湖旅游产品体系,助力东湖晋级为国家5A级风景区,成为聚合武汉城市品牌的巨大产业力量。

凭借绿色生态、文化旅游、公共艺术等方面的深厚经验,武汉华侨城独创性地提炼出“现代服务业成片综合开发与运营模式”,将旅游、文化、艺术、生态、商业、教育等要素充分融合,逐步兑现“四大文化公园”“三大人文中心”“两大主题酒店”“一个国际文化湾区”“一个人文社区” 的版块运营,形成立足自然生态之上,艺术与生态和谐的华侨城式优质生活。

华侨城开发的主题公园群,不仅助力武汉成为华中旅游文化的全新地标,还不断拉动关联收入,创造了就业岗位,为武汉市乃至湖北省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新的推动力。这一切,体现了武汉华侨城在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过程中的企业担当,和作为一个城市合伙人的重要使命。

与此同时,执掌文化大旗的华侨城,还赋予城市更多的活力与内涵。从2013年起,华侨城全力推进多元运动赛事开展,助力武汉向部级规格的城市运动HYPERLINK策源地发展。2016年,华侨城首次冠名赞助武汉国际马拉松,并以全新的跑团风采亮相“汉马”,并将欢乐谷作为“汉马”的终点站,让世界看到华侨城崭新面貌。

华侨城持续关注武汉儿童的成长和教育,分别冠名赞助第28届、第30届、第31届、第32届“楚才作文竞赛”,并开展“楚才大讲堂”等系列儿童公益活动,以文化灌溉幼苗,孕育城市下一代的精神气质。

连续四年举办“东湖全国青年雕塑邀请展”,数千名青年雕塑家呈现了他们的艺术观点; 41座满载创意和灵感的雕塑落户东湖,融入武汉人的生活。四年时间,为公共艺术的培育提供土壤,鼓励着青年艺术家的发芽成长,更让艺术点亮生活。

东湖之滨,七年筑城。七年来,武汉华侨城为城市生态、艺术、文化、体育等事件上积极探索,怀揣城市伙伴的心态,驱动更为强大的创想动力,在为城市创造财富价值的同时,不断升华城市的气质,创造更为多元的精神文化价值。

华侨文化范文第8篇

所以我今天讲述的商业模式与商业文化,就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结合华侨城20多年的实践经验,探索“中国服务”其中的关键着力点。众所周知华侨城是做旅游的,但是华侨城同时做制造业,其中包括康佳电子、华力包装等等,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两个领域长期的运行,可能有助于我们提炼一些关于服务业运行的要素。

服务型企业需要怎样的一种意识,从根本上讲就像泰山宣言所倡导的,我们要深刻认识服务业的本质是以人为本,持续的提供适应市场变化的产品和服务,这是我们服务型企业的生存基础,提升效率是我们发展动力的根本之策。

微观企业需要从两个方面作为自己的着力点,第一个着力点是商业模式的创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企业的生存之道,也是推动中国服务产业发展的必然要素;第二个着力点是需要塑造良好的企业商业文化,这既是单个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培养服务行业良性的市场经营环境,形成良好发展氛围的基础。

一、创新商业模式

寻找适合企业自身的商业模式,这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不二法则。而大多数服务企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直接的面向终端消费者,终端消费者有两个特性,一是分散性,二是多样性,这就决定服务企业更需要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和要素禀赋,寻找自己的创新模式,增强个性化的服务能力,保持强大的竞争能力。在企业内部形成这样的一种意识,是整个行业加速成长,做强做大,提高效率的关键。

华侨城20多年从事旅游行业,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的探索和升级商业模式的过程。比如说我们通过成片综合开发模式,形成获取资源提高边际收益的盈利模式,通过旅游地产,解决长期投资与短期收益的固定资产沉淀与资金周转的模式。

通过对欢乐谷的运营,我们解决了主题公园不可移动性带来的市场成长瓶颈问题,形成全国布局的战略,通过全产业运作的模式,推动收益最大化和解决细分市场的问题,通过整合优质资源上市募集资本,解决企业发展过程当中的资金瓶颈和治理结构问题。商业模式的探索和升级,使得我们能够在没有任何旅游资源背景的深圳成长起来,并且扩展到全国的其他主要城市。

国际范围内的领军企业,在近些年也在不断创新升级他们的商业模式。比如说洲际酒店,近年的发展非常迅猛,他是我们的长期合作伙伴,其在整个商业模式的转型期间重点发展网络营销、品牌管理,近几年的资产收益率达到了20%,比喜达物、凯越高出五六倍,比中国的商业模式高出更多。

在景区行业,迪士尼公司通过在旅游产业的上游环节一次又一次的收购兼并,不断丰富销售模式,使得其商业模式的壁垒越来越高,在整个行业一直处于引领的地位。迪士尼公司在香港用24亿港元的投资,获取300亿香港迪士尼一期收益的43%权益,还有其他相当的固定收益。据我所知在上海迪士尼项目中,除了政府的一千亿元配套投资,还涉及其他三个公司,在所有的高收益领域迪士尼占主导地位,在所有资产的低收入领域占控制地位。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迪士尼在推行他商业模式的时候,结合中国加入一个要素就是政府需求,政府要强化城市功能和改善环境的需求,所以给企业带来了商业利益,我的观点是中国服务企业要高度重视商业模式的创新和优化,不断强化竞争能力,中国服务也将由此获得强大的竞争能力。

二、培育良好的商业文化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文化引领服务,服务创造文化”,这个题目的内涵非常丰富,在这里侧重谈服务企业的商业文化,什么是企业的商业文化?对于良好的商业文化,我理解应该诚信守法、合作贡献,这应该是最基础,也是普世性很强的规范化要求。

最值得的关注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当中,所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商业文化,是引领企业长足进步,健康发展的关键要素。如果每一个微观企业都形成健康良好的商业文化,就能够促使整个行业在宏观上形成良性的发展蓝图,服务企业的商业文化是否具有某种通则,这是需要学界、业界深入探讨。

华侨城在长期的服务业实践当中,在商业文化领域形成自己鲜明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三个,责任意识、创新意识,精品意识,我简要介绍以供各位专家学者讨论。

首先是责任意识,开发服务产品不仅要关注市场需求,更重要的是要关注产品的内涵是否符合社会公众的利益和价值观,这是商业文化的重要内核,在华侨城所有旅游项目的策划过程当中,我们会精选不同的文化主体背景去塑造品牌。在内缘题材,主题塑造,品牌运营中,都浸润着我们对中外优秀文化和生态环保理念的理解,我们在提供娱乐休闲产品的同时,也传播优秀的文化和科学理念,体现价值引领的作用,在经营过程中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例如我们最近推出欢乐海岸,这是在深圳的前海区域做的产品,很多年以前我们就跟政府商定,留下一个水面做旅游产品,给深圳做一个城市客厅,我们选择的主题就是生态与环保,我们把这个保留的水面,规划为海洋湿地公园,为做这个公园,我们投资几个亿做城市介入和环境修复,为使水质保持净洁我们修建六公里的地下管道,使整个生态系统循环发展。

在此期间湿地的水质明显改善,整个湿地的植物得以修复,鸟类从70种增加到100多种,这个项目得到国家旅游局和国家环保总局的高度赞赏,授予我们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称号,国家海洋局也授予我们部级滨海湿地修复示范项目,现在已经成为学术和民间机构研究生态环保的基地。

为强化这一生态环保主题,我们又在欢乐海岸投资做一台水秀,采用世界先进的3D水雾技术,每天上演一场,体现主题故事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体现人对自然生态保护的需求和愿望,这两个中心的结合就体现了华侨城在主题产品创造当中的责任意识,我们很好的表达对于生态环境理念的宣扬,这种努力同时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商业价值。

在这个区域内的开放空间里面的所有商业都有非常好的经营业绩,现在已经成为深圳市民的城市客厅。

第二是创新意识,服务业从本质上说是与人方便于己有利的行业,服务业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有需求多样性个性化的特征,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往往会获得超额效益。

不同于制造业的批量化生产,服务业生产创造个性化,表现为在标准化服务流程上的个性化服务。华侨城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归纳为通过不断的创新来满足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市场需求,这是我们商业文化的核心。企业的定位是优质生活的创想家,目标是提供优质生产产品,要做一个创想家就要不断推出新的产品,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所以在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成立旅游研究院、产品策划中心、旅游科技公司、策划公司、LOFT创意元曲等等,我们用创想文化推动创新,使华侨城渗透着责任意识的产品,获得更丰富的表达形式,更广泛的使用范围,创想文化的结果是华侨城生态环保理念的理解与突破,逐渐走向多元多功能的主题,增加效益并获得更大的商业利益。

第三是精品意识,精品意识是华侨城商业文化的基础,华侨城从事旅游业和房地产业,都是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我们的口号是“品质华侨城、幸福千万家”,这个口号渗透着企业长期以来对产品品质与文化品质的追求。

华侨城的精品意识可以从很多细小环节体现,我们最早的时候做锦绣中华项目万里长城,我们可以做水面、可以做画、可以做土堆,我们却选择最复杂最有效果的方式,当时我们在一个学院教授的指导下,在长城脚下的村子建砖窑来烧制灰色小砖,一公里的微缩景点,使用500万块小砖。这种追求品质关注细节的品质我们代代传承。

在房地产项目,我们同样贯穿的思想就是精品,我们把旅游主题化的手法运用到房地产的开发里面,用主题手法塑造独特的主题社区,并且规划一文化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我们诠释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当然也受到了广泛的欢迎。精品意识体现我们对资源、劳动、消费者的用心,也是服务业以人为本的体现,也带来相当高的商业附加值。

责任意识、创新意识、精品意识构成了我们的商业文化,也赢得社会的广泛赞誉,企业获得强大的发展动力。近十年华侨城的收入总资产利润实现了多倍的增长,华侨城的收入、总资产和利润实现了快速增长。根据今年7月AECOM的2011年度全球娱乐及主题公园报告,华侨城以2173万游客接待量位居全球旅游景区集团第八名、亚太区第一名,还有六家华侨城的景区进入亚太区前20名,这说明有特色且被社会所认同的企业商业文化,可以创造经济和社会的双重价值。

华侨文化范文第9篇

【关键词】华侨文化;传统体育;影响

【Abstract】Taishan traditional sports are local cultures Chinese culture and Taishan Wuyi overseas Chinese product, provide spiritual and material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aishan traditional sports, so Taishan nine person volleyball became modern volleyball history living fossil,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fitness activities andtourism economy.

【Key words】Chinese culture;Traditional sports;Influence

1 文化、华侨文化及台山传统体育文化的概念

1.1 文化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据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1.2 五邑华侨文化

1.2.1 五邑华侨文化的界定

广东江门市,包括台山、开平、恩平、鹤山四市以及新会、蓬江、江海三区,史称“五邑”。它位于珠江三角洲的西侧,是全国著名的侨乡之一,它集南北风情于一地、兼中西人文于一体,其文化特色呈多元性。

五邑华侨文化是由于华侨出国,侨居异地,将中国文化与侨居国文化交流、结合的产物。华侨文化载体是华侨,他们借助于探亲往返、书信往来、保持与家乡联系,有的回国办实业、教育、医院及其他福利慈善事业,影响或改变当地文化景观或结构,同时也将本土文化流布侨居地,这种由华侨兴起和传播的特殊文化,称为华侨文化。它作为一种文化类型,在鸦片战争以后形成和成熟。华侨这个特殊社会群体,生活在国外,但故土又在祖国,一方面他们保留原有语言、风习,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有着深厚的本根文化基因,另一方面,又深受侨居地文化浸染,接受、吸收当地异质文化,使之成为自己文化一部分。所以,华侨文化具有国内和国外两个源头,具有明显的跨文化、跨地域性质和特点,处于内外两种或多种地域文化边缘,是一个特殊文化系统。但对国内某一地域文化来说,它又是这个文化系统在海外的延续和空间占用,如岭南文化在海外所拥有华侨群体和地域即为岭南文化一部分;对于它产生的故土一方,华侨文化同样具有明显中外文化结合品格,无论在土地利用、聚落建筑、语言、风习、衣冠履带,乃至行为方式、思维理念等方面,都有异于当地文化或深入嵌入后者之中。这是外来文化在当地移植或变异的结果。广东五邑、梅州、潮汕侨乡所耸立大量西式建筑,星罗棋布于海南,雷州半岛橡胶、热带作物种植园,以及各地方言所夹带英语、马来语等,无不展示华侨文化中西合璧品格。

1.2.2 五邑华侨文化特征

在探讨岭南文化、侨乡文化的特征时候,不少学者提到了它的开放性、包容性、创新性以及与世界发展紧密联系的时代性等问题。所谓开放性,是指侨乡人民没有固步自封,而是善于接受外来文化中对自己发展有用的东西,以充实自己的力量;所谓包容性,是指不盲目排斥外来文化,没有把它视为异端,而是在确保本民族文化的主体地位的前提条件下,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价值,与之共存;所谓创新性,指的是对外来文化不生硬照搬,而是学习外来文化中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并结合侨乡的实际加以创造性的运用;所谓时代性,就是要与时俱进,跟上时展的步伐,吸取人类最新的发展成果来建设侨乡。

二战以后,随着海外华侨多数加入侨居地的国籍,成了外籍华人,侨乡也随之变为海外华人的祖籍地。但他们仍是我们的亲戚和朋友,他们那边与侨乡仍有经济、文化往来,海外华人文化仍会对侨乡产生影响。侨乡人民与海外的亲戚朋友交往过程中仍可以接触外来的先进文化,从中吸取对自己发展有用的东西,推进侨乡的现代化建设。

1.3 台山传统体育文化

台山传统排球文化纯属地方区域性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它诞生与发展的过程中受到来自区域性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它折射出地方性的基本特性,突出本土文化特色,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九人制排球运动历史悠久,是20世纪广东具有代表性的体育运动之一,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文化价值,20世纪 70 年代总理以一句“全国排球半台山”作为对广东排球运动的肯定与赞扬。随着群众体育的不断发展,九人制排球运动逐渐作为一种特色区域体育文化被传承和保留下来,迄今依然是“中国排球之乡”――广东台山群众体育运动的主要开展项目,并在 2009 年入围广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现代全球化的浪潮中,九人制排球文化在台山得以传承和发展,汲取了岭南地区特有的生命力和文化内涵,逐步发展成为台山推行全民健身计划、促进全民身心健康的特色休闲体育运动。

2 五邑侨乡文化对台山传统体育影响的重要体现

2.1 侨文化与台山传统体育

排球对台山来说并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运动。它曾经寄托着华人华侨对家乡的桑梓深情以及对家乡晚辈健康成长的美好愿望。现在它又成为“内外两个台山”乡土之情的联络纽带,也成为台山侨乡文化的标志。

我们追忆排球运动传入并在台山蓬勃发展的早期历史,从中体会到了华人华侨对祖国和故乡的款款深情,也认识到他们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舞台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2.2 华侨与台山传统体育

《广东省志・华侨志》曾总结说“:台山能成为‘排球之乡’,首先应归功于华侨。”排球在台山兴起、发展、繁荣的历史上,处处可见台山籍华人华侨及旅港澳乡亲的身影。但是,有关台山排球与华人华侨的研究明显落后。相关的资料星散于各种档案、杂志、报纸,无人问津,专门的研究成果几为空白,这与台山在排坛的显赫声名以及她“第一侨乡”的身份格外不相称。鉴于此,在广泛搜集资料以及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本文大体勾勒出排球运动由发明到传入台山并在此落地生根的一段历史,引起更多人对华人华侨体育研究的关注。

2.3 华侨子弟将排球带到台山

排球在1895年由美国霍利奥克市基督教青年会体育干事威廉・摩根(William G.Morgan)发明,并在 1905 年左右首先由美国来华的传教士 J・霍华德・克洛克带入我国广东地区[1]。中国早期的青年会体育干事梁兆安曾回忆:“1905 年排球运动传入我国。最先打排球的是广州和香港一些学校的学生,并举行校际排球赛。”

台山的许多华侨子弟在广州读书,1914年,他们假期回乡时便开始集结成队,以排球消遣娱乐,并吸收当地青年参加。学生返校后,当地青年便分队角逐,切磋技艺。这些在早期把排球运动带回家乡的中学生,如伍廉瑞和黎连楹,日后成为威震远东的排球名将。

2.4 华侨及子弟推动台山排球的传播

由于缺乏详细记载,我们没有办法将当时华侨子弟参加排球运动的情况作详细的统计。但是,正如柬埔寨 1965 年5月6 日《工商日报》载文所说的那样:“当时,在四十年代活跃在台山排坛的,不少是富裕阶层,其中多数是华侨子弟。那些素质好而又爱好打排球的农民子弟,往往因家庭生活困难而四处奔劳,其球艺亦难发挥。”

由此推断早期排球传入台山时,华人华侨以及侨属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因素。

由于华人华侨的支持与华侨子弟的推动,排球传入台山并得以迅速普及,深受当地人们喜爱,出现了“兄弟双入场,父子两对阵,爷爷喊加油,奶奶烧开水”的全家总动员情景。群众基础雄厚,华人华侨以及旅港澳同胞大力支持,使台山排球运动在中国及至世界上都享有盛名,并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鼎盛。

2.5 侨资与台山传统体育

海外侨胞生活在海外,心系祖国故园,爱国爱乡之情浓烈,一贯热心支持家乡建设。为提倡健康娱乐,抵制不良习惯,达到强身健体,他们都普遍比较重视促进家乡体育事业的发展。在著名侨乡台山、有旅外乡亲捐资组织的各种体育会,在体育会的领导下,各乡镇的体育活动十分活跃,排球运动更是成为群众喜爱的项目。

台山有“排球之乡”之誉,是与台山百万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对家乡排球活动的积极支持分不开的。县内各体育协会为利于开展工作,聘请了80多位热心体育的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担任名誉主席或顾问,协会在这些热心人士的支持下,动员广大海外乡亲为发展家乡的体育事业出钱出力。

加拿大籍台山人朱正贤(香港时富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从1982年到1990年连续九年赞助在台山举办“振兴杯”排球赛,每届都邀请全国甲级队伍参加角逐,共捐资100多万港元。同时还捐款作台山排球基金会。1984年以“正贤杯”名义赞助国家女排与古巴女排的对抗赛在台山、江门两地举行。“振兴杯”的举办,得到了海内外乡亲的称赞。白沙、端芬、三合、广海、海晏、斗山等十几个区,镇的华侨(华人)、港澳乡亲一呼百应,纷纷捐资举办杯赛。计有白沙区的“丰水杯”排球锦标赛、白沙镇的“昌明杯”赛、斗山镇的“华侨杯”赛、海晏中镇的“达贤杯”赛等。一些杯赛还逐渐形成了制度,如台山镇一级的“兴旺杯”排球赛,从1982年开始举办就一直未停办过。山区浮石乡,早在20年代就有“华利波”排球运动组织。旅美老队员得悉家乡举办“振兴杯”排球赛,很受启发,纷纷给家乡捐款支持开展排球活动。该乡成立了排球协会,利用华侨捐款修建球场,举办比赛。到80年代末,已实现了村村有球场、球队,天天有活动,节日有比赛。

3 五邑侨乡文化和台山传统体育文化如何传承与发展

3.1 运用现代信息手段实施对外传播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现代信息手段如手机、互联网等以自身独特的优势,成为广大民众获取文化信息的又一重要载体,也对新形势下五邑侨乡文化和台山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和广大民众的文化认同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现代信息手段发挥着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党和国家也不断加强对如何利用和规范这些现代信息手段的关注和指导。要注重发挥现代信息手段在五邑侨乡文化和台山传统体育文化传播中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打造现代信息手段中正面舆论的强势、即时互动功能的有效发挥、专业化的现代传播队伍等推动广大民众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侨乡文化的认同。

3.2 利用全民健身活动形式深入民心

全民健身关系着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10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1995―2010年)》规定的目标任务已经完成。为进一步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制定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到2015年的总体目标是: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显著增加,身体素质明显提高,体育健身设施更加完善,形成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利用全民健身活动形式,使五邑侨乡文化和台山传统体育文化得到继承、发展、保护和创新。

3.3 借助旅游资源的方式促进内涵发展

当今社会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大众化旅游的浪潮席卷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旅游业正以前所未有的势头迅猛发展。旅游业的发展给旅游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对当地的社会文化产生了一系列潜移默化的影响。

侨乡蕴含着丰富的旅游资源,通过旅游资源的开发,使五邑侨乡文化和台山传统体育文化得到创新与发展,更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使五邑侨乡文化和台山传统体育文化得到内涵与外延的拓展。

4 结论

台山传统体育是华侨文化与台山本土文化交融的产物,五邑华侨为台山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精神和物质支持,使台山九人制排球成为近代排球运动史上活化石,促进当地全民健身开展及旅游经济的开发。

【参考文献】

[1]任莲香.体育文化论纲[J]. 体育文化导刊,2003(03).

[2]周红律.对排球运动社会学理论的探讨[J].体育学刊,2001(01).

[3]周爱光.竞技运动与竞技运动文化[J].体育科学,1998(02).

[4]黄咏.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性[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5).

华侨文化范文第10篇

我校在华侨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中,以广府地域文化为根系,结合校园文化的自身特点,不断拓展内涵,确定校本课程内容。

1. 建筑文化。建筑作为一种最直观文化符号,是一种动态和充满时代感的文化。我校的建筑极具“华侨文化”和“国际化”元素,起义路校区的图书馆是原“台山会馆”旧址,是一座民国时期风格的岭南建筑,校区设有世界文化墙和世界之窗。金沙洲新校区的建筑风格处处蕴含着对起义路校区图书馆即“台山会馆”的借鉴和呼应,力图塑造出具有传统历史精神的现代岭南“侨校”形象,校区以立面造型、风格借鉴了广州传统骑楼和广东地区侨乡碉楼的建筑风格特征,借以展示出传统的底蕴和魅力,力求延续中华传统文化。

2. 岭南文化。在海外所拥有华侨群体和地域基本上是岭南文化一部分。蜚声海内外的广东侨乡各地办的侨刊,到1987年多达107 种,堪为华侨文化的一个缩影。对于它产生的故土一方,华侨文化同样具有明显中外文化结合品格,无论在土地利用、聚落建筑、语言文字、习俗、服饰,乃至行为方式、思维理念等方面,都有异于当地文化或深深嵌入后者之中,这是外来文化在当地移植或变异的结果。

3. 道德观念文化。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华人华侨具有敬祖尊亲的天性,儒家的“厚德载物”、中和思想,佛家的忍让、慈悲精神等。华侨华人文化中的宽容思想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中丰富的资源,使之具有厚实的内蕴,这也是华侨华人及其文化所具有的中华性的重要体现。

二、“华侨文化”校本课程的实施

“华侨文化”校本课程针对不同的课程类别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突出教、学、做一体,关注体验与探究。

1. 访谈法。通过访谈的方式,让学生或小组或个人带着问题深入基层实地调查,或参观侨人居住地或访问归国华侨,了解自己本民族独特的民族风格、等。在访谈过程中,加强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更能让学生体会自己民族文化的伟大与魅力。通过这种方法学生除了能亲身获取第一手学习资料外,还能增长见识,锻炼胆量,增强学习动机。

2. 实地考察法。我校每年暑假组织高一特色课程班同学实地考察开平碉楼等。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在考察中发现,广东开平市赤坎镇五堡大同里有两栋造型酷似并联着立在田野中的“父子”楼,群众称之为“父子楼”,是最具特色的碉楼。它是由旅美乡亲谭华强于1930年回国兴建的。联体楼的右楼名为“性如别墅”,是谭华强为纪念父亲谭性如养育之恩而建的;左楼名叫“六也居庐”,是建给他的妻子黄玉銮居住的。“父子楼”建成后,被誉为“赤坎江南第一楼”。广东梅州侨乡村的围龙屋基本上都是华侨建造的,因此,不少围屋建筑在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和客家建筑文化的同时,还带有华侨侨居国的文化元素。

3. 信息技术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中学生也具有很强的信息检索能力。如:同学们围绕研究性学习题目“传统节日研究”,同学们借助互联网查找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了解到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传统节日及趣事,认识到中国人向来有“天下一家”的概念,这种古典的世界主义虽然与今天全球意识不同,但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4. 探究式教学法。随着互联网及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一个统一的全球化系统正在逐步形成。各国之间、地区之间的各种利益错综交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蝴蝶效应日益成为我们生活的常态,通过一些有显著蝴蝶效应时事的探讨,引导同学们探究不是发生在我们身边这件事情的发生,对我们国家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政治、经济、文化、战略部署、人们的日常生活可能造成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5. 活动教学法。作为国际教育基地,我们有条件组织同学参与国际互访活动,亲身实地考查不同国家的教育方法,学习方法,感受生活在不同地区同龄人的所思所想所感,相互交流和活动中体会我们传统文化的美及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差异,取长补短,真正激发起我们的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读书的情怀,这也是华侨文化的精髓。

上一篇:文化语境论文范文 下一篇:学生礼仪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