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历史课堂中的有效教学

时间:2022-06-24 06:35:03

浅析高中历史课堂中的有效教学

摘要:高中历史教学往往存在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备课而收不到良好课堂效果的矛盾,针对这一现象,阐述在新型课程教育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 有效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实现课堂有效教学遂成为我国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对于有效教学的界定,要从学生和教师两个层面入手,有效教学最终是要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和谐发展。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有其整体性、开放性和发展性,它不仅要达到预期的“三维目标”、注重完善的评价体系,还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最终标准[1]。

1有效教学涵义

其一,有效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

一方面,它不仅意味着学生要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指定的学习内容,并且这种学习过程必须是有效果的,不可以徒劳而无功;另一方面,它必须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即学生不仅要在学业上达到预期的目标,心理上也要有所成长,这种成长会在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逐步体现出来。因此,对于学生来说,有效教学的重心是学生的学习效率、效果和可持续发展。

其二,有效教学是促进教师不断完善的活动。

一方面,教师必须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指定的教学内容,并且这种教学过程必须是有效果的,并不是教师完成讲课就万事大吉;另一方面,虽然教学的最终标准是要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但不可否认,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也必须要有所收获,因为有效教学的实现过程不仅是学生成长的过程,它也是教师的一个转变过程。教师在这种教学过程中要发现自身的不足与闪光之处,重新进行自我塑造,这是对教学一个反思,从而对教学进行创新。因此,对于教师来说,有效教学的重心就是效率、效果和反思、创新与完善。

2新课程下的高中历史有效教学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高中历史学科的有效教学也应有其特定的内涵。高中历史学科的有效教学必须达到预期的“三维目标”。新课程指导下的高中历史明确、具体地把课程目标划分成三个维度,这种突破体现了新课程功能的转变,要求从过去学生单纯以接受知识为目的的课堂转变为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如何做人的课堂。因此,三维目标的完成标志着学生在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学会了通过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分析、比较、综合、归纳等活动,提高了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了一些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形成了对国家、对社会、对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真正提高了自身的人文素养。

高中历史学科的有效教学必须注重完善的评价体系。评价是有效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直观的反映有效教学效果的优劣。而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评价体系应以反馈、调控教学并最终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因此,多样化的评价体系是高中历史学科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之一。一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要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又要注重学生的思维和动脑能力、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也要对教师的教学有所反馈,以促进有效教师的形成。总之,高中历史的有效教学应充分发挥评价体系的作用。

3高中历史学科有效教学课堂教学策略

3.1问题探究式教学

首先,课堂中的提问要有针对性。

所有的教学都有其既定的目标,而教学法的运用是为了更有效的达到此目标,所以,提问也必须有其指向性,尤其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可以想问什么就问什么,想怎么问就怎么问,问题的设计过于盲目或随意将会使学生偏离教学目标和任务的轨道。

第二,课堂中的提问要多样多变。

之所以要变换问题的呈现形式,就是为了适应不同的学生反映。对于提出的问题,学生出现疑惑的表情,说明问题不够明确或问题难度太深,学生不能够理解,因此,对于同一个问题要换一种提问方式;对于提出的问题,学生不积极配合,说明学生本身的参与学习的热情不高或同样也存在问题不明确、难度较深的情况,那么此时,教师不仅仅要变换一种提问方式,同时也要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对于个别学生对问题理解的差异性,教师要从学生的理解入手,剖析学生对问题理解的错误之处或片面性,对学生的理解要及时作出评价,对的给予鼓励,错的予以疏导。所以,这些也要求教师对问题要准备充分,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应变能力。

3.2多媒体促进教学

在历史教学中,多媒体的出现应该说是对历史教学最大的帮助,它在最大程度上为历史课堂教学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情境。因为,无论是多么生动的历史,如果没有载体去展现,它都将变得黯然失色,更有一些历史情愫是教师仅用口述而无法表达的。所以,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正确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便成为当务之急。既然多媒体是作为课堂教学辅助工具而出现,那么,它的功能就必须有所明确,教学工具的分工也必须清晰。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最主要的教学工具无非是多媒体和黑板,多媒体的应用不可以省略教师的板书,如果说多媒体主要呈现的是历史材料、图片或影音资料,那么板书内容就要把课程内容概要罗列出来;如果多媒体同时也呈现出了内容概要,那么板书内容就要把教学中遇到的某种重要的关系简单化的呈现在学生面前。总之,多媒体和黑板要同时应用,但又不可重复。

3.3以人物为主线进行教学

历史是由人组成的,因此,对于一切事件、活动亦或是制度都可以以人物为主线进行讲授,显然,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历史更加清晰,更有条理,更便于人们记忆和理解。然而,对于高中历史教材的编著,很多课程内容并不适合以人物为主线进行教学,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课程内容来判断。一个专题或者一个“学习内容”中所讲的历史事件、活动或制度都与一个或两个人物有关,而这个人又最好是学生们熟知的、感兴趣的,亦或是具备代表性的人,这样的课程内容就可以使用这种教学方法。

4结论

总之,高中历史学科有效教学的实现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技能和专业化水平、有利于我国素质教育的落实、有利于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刘军.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的认识[J].历史教学,2003(07).

[2]刘立明.再论国外有效教学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5).

上一篇: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下一篇: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