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业,“心”批改

时间:2022-06-24 04:59:40

新作业,“心”批改

在“减负”、“素质教育”、“新课改”的今天,作业终究是不可少的。作业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商的重要方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及时“时习”和“温故”,是理解,巩固,记忆乃至创新知识的重要方式。能力的形成必须靠学生的亲身体验,要将知识,能力及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最终融合在学生的素质中,作业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问题在于作业的内容是否恰当,形式是否活泼,能不能真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欲。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验,课堂的教学观念,课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评价等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学生的作业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我们作为一线的教师,又该如何应对呢?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用“√、×”或者采用百分制来判断学生答题正误及评定学生作业的水平,有些教师则改革使用等级记分制:优、良、中、差或者A、B、C、D等,试图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用这些符号来判定学生的作业,这是远远不够的。

一、评语——让作业是快乐的。

我想,在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任何一个学生说起对作业的感觉,恐怕都与快乐联系不起来。

今年,接了一个新班级(三年级),如果用平常的评价方式来评价的话,可以四个字来概括:糟糕透了!第一次作业: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结果,四十多个人,只收到不足二十个作业本,勉强交上来的十多个作业也只能是完成而也。我当时就懵了,这是我教书生涯中从未有过的。如果在以前,做法可能是找到这些没交作业的学生大训一通,然后补做。这回,我多想了个“为什么”。于是,我个别找了没交作业的学生,答案让我有些意外:“不想做”、“没意思”……如何才让他们“想做”、觉得“有意思”呢?我决定从交来的作业下手。如:有个学生写的作业很潦草,根本无法辨认。我就把能认的写出来,不能认的留出空,未了写上,“你的课余生活太丰富了,你能把空填满,让老师再读一遍吗?”有个女生就写了一句话:我的课余生活就是帮奶奶洗鞋子(其中奶奶是错字)。我先错字给她圈出来,写上:你真是奶奶的乖孙子!老师真想知道你是怎么帮奶奶洗鞋子的。有个叫陶文杰的更出奇,把他的名字写了一页,字写的不错,我说,你写的写太棒了,简直就是书法家!老师相信你经过你的努力,你文章一定会像你的名字一样杰出。……就这样,每一本作业我都认真的看,用心的写上了评语。发完作业后,我没有做任何总结,假装若无其事的在一旁观察:交了作业的同学自个儿捂着嘴笑,眼睛里满是惊喜。其他同学也争着来看这些本子。第二次再收作业时,我也没有强调什么,让学生自由的交,结果交了三十多个。这也足够让我惊喜了,当翻开学生作业时,更让我惊喜:上次写潦草的同学把作业重新抄了一遍,写帮奶奶洗鞋的同学又重新写了一篇,这回写上了先打来水,又如何刷等过程。我当然又是好好的褒奖了他们一通。通过这些评语,我发现学生不但改变了对作业的态度,而且对学习的态度也有了显着的变化。许多学生以往对作业不想做或者根本不做现象不见了,开始喜欢做作业了,学习兴趣也被激发起来。这时,作业对他们来说就成了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学生说:现在老师很喜欢我的作业,我要做得更好。

二、评语——让孩子更聪明。

记得一年级的课堂练习中有一个脑筋急转弯:说是有一猎人追一只老虎,老虎跑到了一条很宽的河边,它怎么也跳不过去,眼看猎人追上来了,老虎一下就过去了,请问老虎是怎么过去的?参考答案是:老虎晕过去了。当然学生也是照答案抄了一遍。批改时,我在旁边写道“再想想,还有其它办法吗?”、“老虎才不会轻易被猎人捉到呢,是吗?”……这回学生们答案就多了起来:因为河里没水、因为河上有桥等等,这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多么不容易啊。其实,很多时候,只要我们在恰当的地方稍微提示一学生,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思维能力是我们想不到的。比如:当学生在阅读作业练习中出现审题、思考方法等方面的错误时,老师可利用评语诸如“作者想告诉我们一些什么?”、“要想发现问题一点都不难,你只要认真找出有关句子,答案就在里面”、“你认为作者在想些什么,或者下画———?”在后面写上:“再想一想,这里对吗?”这样有针对性的评语不仅让学生找到了自己错在哪里,而且知道错的理由,并知道该怎么样改正。既指出了学生某方面学习的不足之处,又肯定了学生的学习付出的劳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使学生产生上进心。对有一些问题可从多种方面回答,这时老师可在作业本上评语:“爱动脑筋的你肯定还有高招,有更好的答案吗?”等,不仅激励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同时开启学生的心灵,鼓励学生勤于动脑,勤于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对于一些学生能抓住一些关键性的词句,正确灵活地回答各种各样的问题,可写上如此评语:“你回答得巧,方法妙!”,“你的回答使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你真棒!只要用心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既肯定了学生的独特见解,又鼓励了学生敢于放下思想包袱,大胆设想,尝试验证,培养学生敢于尝试的精神,克服不良的思维定势,实现知识迁移。

三、评语——让我们走得更近。

教学活动是认知活动,同时也受人的情感因素的调节,真所谓:“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教育教学过程总是始终伴随着情感活动,脱离情感的教育是不存在的,或者说是失败的。作业评语,则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方式之一,一般来说,即使性格再孤僻的人也不会拒绝好朋友的问候,心情再不好的学生,也不会无缘无故地将脾气发在笑脸相迎的老师身上。如果教师在作业批改的过程中不忘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那么平时自卑、害怕老师的学生也会因经常受到老师的关爱和理解而慢慢地自信起来,并逐步地改变自己,从而对老师产生尊敬、爱戴,创造出一种充满真情的氛围。如:针对学生的成绩来说,对于成绩好的学生,不定期地在他们的作业本上写上一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等激励人心的诗歌或话语。对于成绩中等或较差的学生,要找到他们的闪光点,用夸张一点的语气:哇,你怎么这样棒!同时,在节日即将到来的时候,还可以给每一位学生送上一句祝福:愿你过个美好的端午节!或者:祝你中秋快乐!“感人心者,莫先呼情也”,教育本来就应该是充满感情,充满爱的事业。在这样的交流中,教师的用心良苦不知不觉中就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中去了,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们还可以允许学生评价老师, 作业评语作为教师对学生的书面教学语言,通常都是教师写学生看 的形式,学生只能接受教师的评价,教师却不能揣摩学生心里是怎么想的。如果教师允许学生在作业本上写写对老师想说的话或评价教师的教学,教师批改作业时既可以对学生的作业加以评价,也可以说上几句对学生留言的感想,让一个小小的作业本成为沟通师生关系的桥梁,言论自由,那么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都会有所提高,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教学相长,师生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四、评语——润物细无声。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在教师的期待和鼓舞中获得信心和力量。良好的自信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是教学相长的基础。对学生而言,他们的作业所经历的每一次评价都是建立自信心的好时机,因此在批改学生作业的时候。

1、用评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作业做错题特别多的学生,应抓住他们的闪光点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不是批评他们,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爱好和长处,有他自己先天素质和倾向的优势方面。我们可以在他们并不优秀的作业本上写道:“你一定行,老师相信你的实力!”、“你一直在进步,老师真为你高兴!”、“老师发现你的进步很大,因为你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你的进步是老师最大的幸福”等等。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如泉水般涓涓细流的关爱了。让他明白老师在关心、关注他,激发他改掉缺点的决心,一步一步引导他发现问题、改掉问题,心里产生学习的动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成绩自然会提高。

2、用多种多样的评语类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热情、和善的评语往往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恳求别人对自己的关怀”。尤其是处于身心发展期的儿童,他们渴望教师能对自己的劳动成果加以评论,哪怕是批评也总比漠视好。为了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学生会争取把作业做得更好。他们有自己的竞争对手,有自己的目标定位,所以老师们不要吝惜多写几个字,哪怕是“好棒”两个字也足以让孩子们乐上好久。

良好的习惯是通向成功的关键因素,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掌握知识,获得技能技巧的基础。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评语,同样一个错误可以有不同的评价。对优等生应有更高的目标要求,促其再攀高峰,可写:“作业很漂亮,但你应该可以做到更好的”!对于中等生,应激励他们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可写:“老师觉得你很有潜力,再努力一下,肯定会更好的”。对于后进生,则要抓住他们哪怕是瞬间的闪光之处,维护其自尊心,培养其自信心,鼓励其一步一个脚印,可写:“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这道题做得很有特色,但有时候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效果可能会更好”,或者写:“老师今天很高兴,因为你的字比以前工整了,好样的,好好保持”,再或者写:“今天你把题目都做完整了,说明你上课认真听讲了,老师谢谢你”……在一次批改家庭作业时,我发现有个学生所做的答案都正确,但就是作业本上有许多墨水污迹,思前想后,便在批评中这样写道:“老师知道你是一个非常聪明、喜欢学习的好孩子。老师上课的时候,你能够认真听讲。老师是多么喜欢你啊!但老师还想告诉你,如果能够让作业本保持干净,不要出现墨水污迹,那该有多好啊!”在以后批阅该学生的作业时,我注意到作业本上再也没有出现过墨水污迹。

对于作业书写潦草,格式不规范的作业评语可以是:“你很聪明,如果把这个字的竖写直了,这个字就漂亮多了”、“结果正确,但你的做题格式满意吗?”、“聪明的你,一定能发现更好的方法!”等等,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意识到自己作业缺点,能主动并改掉坏习惯。

对于一些因粗心而出错的学生,老师的评语先要肯定该学生的长处,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然后提出你的希望,希望学生摒除粗枝大叶的不良习惯,养成认真细致的习惯。可写上如此评语“和细心交朋友!”、“告别粗心!”、“你字写得真漂亮,要是能提高正确率,你一定是最棒的孩子!”,这样一方面不会打击他们的自信,一方面又能使学生纠正错误倾向,培养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

3、用评语引导学生形成良好品德

由于评语是个别的,还带有一定的隐密性,更能对学生具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有利于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在一次作业批改时,我发现有个小男孩用“如果……就”造句是这样的:我如果一天不打人,心里就不痛快。我想了想,在该句子的下面写道:你如果一天不打人,老师心里就很痛快。因为打人是不对的啊。这孩子太聪明了,他接我的批语写道:如果老师高兴,我就不打人了,要多帮助小朋友。可想而知,这对一个二年级孩子来说,这种认识是多么不容易啊。当你发现学生有不良的思想倾向又不便说时,就可让评语来大显身手了。我们有个外地的学生,家庭条件很差,一次他到小摊上悄悄拿笔,被小摊主揪住了。我知道此事后,在他的的作业本里夹了一支钢笔,写道:有什么困难给老师讲,老师相信你!这支钢笔是对你近来成绩进步的奖励。此后,我发现该生成绩突飞猛进,各方面都表现的特别积极。像这样诸如:老师相信你、你不是故意的、我知道你也很后悔等语言,都会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又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4、用评语代替考试分数,尊重学生。

考试和其他评价方法一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对考试的结果应加强分析指导,重在为学生提供建设性改进意见,而不应成为给学生“加压”的手段。不用百分制量化、表示评价结果,不排名次,而是用“你真棒”“学得不错”“加把劲”等短语表示评价结果。这样就把学生始终看作一个有多种需要的鲜活的个体,让他们成为试卷的主人,而不是被动的承受者,把学生视为平等的主体放在自律和他律的评价环境当中,使之产生内在要求进步的愿望,提高其自我评价能力,促进其发展。

五、评语——沟通你我

除了用评语批改学生作业以外,我们还可以用“×”以外的一些符号。比如用“——”、“О”或“?”(“——”代表表述有误或者语句不通顺等;“О”可以圈画出具体的错误,如错别字等;“?”则可以代表表达不清的作业等。)这样学生就不会因为做错了题目而丧失学习的信心。更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尊重他们的,尤其是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这无疑是一个让他们看到光明的批改方法。此外,一张笑脸、一面红旗或一个红苹果或一个大姆指等充满童趣的符号也可以代替了原来的分数而出现在学生的作业本上时,不论是成绩好的学生抑或是成绩差的学生,看到那一个个充满爱心和激励符号,这对于好玩的小学生来说是多么值得开心和炫耀的一件事。好强的小学生会在作业上动脑筋,不但作业的质量会提高,而且能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老师和他们一样也有一颗充满童趣的心,这样一下子就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感受到了老师深深的期待和深切的爱,与老师产生共振,激励起他们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

酸甜苦辣都是滋味,成功失败都是经验,只要我们用心去尝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充满耐心和细心去关注孩子,尽可能去贴近学生的心灵,为他们的成长付出爱心,用心为他们设计一些引起他们兴趣的批改方式和评语,作业也一定能成为每个学生快乐的源泉

上一篇:永磁开闭器的研究 下一篇:农贸市场整治工作情况阶段性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