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使用多媒体教学浅谈

时间:2022-06-24 04:59:22

初中语文使用多媒体教学浅谈

摘要:本文就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而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以及多媒体技术的优越性等方面进行论述,提出了运用多媒体技术改进初中语文教学效果的观点。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教学教育方式学习情境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不利于培养开拓型人才,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高素质的人才要靠优良的教育来培养,可是传统的教育方式却日益凸显出自己不可弥补的遗憾。多媒体网络技术以它软件的多方位、立体化的开发和利用,人机交互性的优越性,以及存储量大、画面等优点,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建立起一个自己控制的发现式教学环境,开阔了视野,解放了学生的想象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比较容易地解决在传统教学中,他们的被动地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在学习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一、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才会乐于接受,乐于学习,正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配乐朗诵,投影,乃至于用多媒体提供的有关背景资料、影片、录像等,能创设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情和景,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运用多媒体可以使语文教学更好地实施审美教育。语文学科包含着其它学科无法相比的美育因素,这种性质决定语文必须成为审美教育的主阵地,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声像文结合,让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图式,让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并打破教室四十分钟的时空限制,纵贯古今,横跨中外,能加快美的信息速度,加大美的信息含量,创造一个崭新的审美时空。

运用多媒体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达到理解知识的目的。多媒体教学就是把抽象的文字信息转化为形象的图像、感性的音乐,从而使学生把握教材的内涵,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课本中的许多名家名篇,有的语言流畅明快,有的语言生动活泼,有的语言凝炼含蓄,有的语言朴实感人,有的语言富有哲理性。运用多媒体可充分体会各种语言。

运用多媒体可以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传递量,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运用多媒体,可以把一些散于各课的基础知识,形成系统揭示给学生,形成知识的网络,大大扩充了信息的传递量。尤其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视自己不同的需求获得认知的满足。有些教材内容丰富,课时较多,所学知识比较分散,在总结课上,利用电教手段,可以化零为整,把文章结构,各部分的关系集中在多媒体投影上揭示给学生,可以使学生形成整体认知,这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系统化。

二、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学生技能的培养,发挥个人的爱好和特长,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只有创设一种最佳的学习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使多媒体计算机的视听功能全部展现出来,它打破了传统媒体的“线性限制”,以随机性、灵活性、全方位、整体化的方式把语文信息知识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有些课文的教学,可以运用幻灯片或投影胶片、实物投影等较为简易的多媒体手段,将与课文主题关系最为密切的人、景、物或事件,呈现于学生面前,即可以收到理解全文主题事半功倍之效。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生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能模拟仿真,化抽象为形象,它不仅能展示文字、图片、图像声音于一体,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多感官接受刺激,发展思维能力,还能拓展学生的空间概念,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认识难度,变难为易。反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帮助学生从形象思维顺利地过度到抽象思维,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还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延伸和拓宽教学时空,通过图像、声音、色彩和动画,传递教学信息,解决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造成的教学难点,使学习内容变得容易被理解和掌握,培养并发展了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教师凭借一篇篇课文为范例,以作品欣赏和阅读理解为起点,向学生传授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各项基础知识和应用技巧。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学活动受信息传递媒体的限制,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学生只能眼观文字,耳听讲解,依靠想象来理解课文内容,因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未能得到充分的激发,学习效果不够理想。

现代教学媒体较之传统教学媒体,有着显著的优势,能突破时空的限制,以形象生动、直观具体的画面以及逼真传神的声音,科学地展现大千世界的宏伟与微观,“观古今于一瞬,抚四海于须臾”,具有设备电子化、教材形声化、教学过程再现化、表现方式多样化、教学形式新颖化的特点,因而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促进积极思维,唤起审美愉悦,激发学习兴趣。

三、多媒体教学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在最古老的语言文字的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有明显的优越性,同时又无法替代语文教学本身。我们尽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营造气氛,唤起情感,引导想象,但决不能用屏幕、画面来代替文学意境。仅仅采用直观手段来组织教学,对学生思考力、想象力、联想力是一种极大的限制。不管执教者上课采用何种形式,不管这是堂什么内容的课,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永远只能是辅助位置。它的一切设计都应为教学服务,而不能代替教学。 任何事物都有长短利弊,多媒体教学手段也不例外。

总之,多媒体介入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形象化和生动活泼,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一些知识的介绍,训练材料的呈现,课文的配音配画朗读,以及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成果的交流展示,比以往更加方便、快捷,富于情境性和刺激性。正因为如此,多媒体地运用在语文教学中逐渐普及,效果也越来越明显。我们欣慰地看到语文课堂重新燃起希望的火花,重新为学生、家长所接受。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从语文课中真正学到知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开发和利用电教媒体,才能更好地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真正受到课文思想感情的熏陶,有效感受和吸收课文的语言,从而优化课堂语文教学。

上一篇:新课改下的化学探究式教学 下一篇:投入爱心,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