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

时间:2022-06-24 10:26:31

如何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

课外阅读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通的、最常见的形式,它是课外阅读的继续与扩展,对于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有重要意义。

一、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读物

首先,要推荐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读物。如歌颂人类勤奋、善良、坚毅、进取、崇高人格等方面的读物。其次,课外阅读应配合课堂教学。读物的内容和形式,尽可能和课内阅读取得某种程度的联系。使课内外阅读得以互相促进。另外,要推荐与学生生活的联系紧密相关的读物,如家乡的历史人物、风光名胜、地理环境等方面的读物。人际关系处理、安全防范知识、卫生保健知识等方面的读物。总之,所推荐的读物类型,尽可能广泛而多样,以满足学生全面以发展的需要。

二、强化阅读方法的指导

阅读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阅读的质量和阅读的习惯,因此,必须对小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强化指导。课外阅读是对课内阅读方法的检测和再指导,是课内向课外延伸的桥梁。学生借助与教材配套的读物和自由选择的读物,采用自学为主的教学形式,开展说、读、思、议、写等活动,发挥主动学习,敢于探索和大胆创新的精神。

1.加强配套读物的阅读指导

阅读文章时,可要求学生先初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查字典辨音解词;其次设计一些需要动脑的小问题让学生细读,在书上画出答案或另行写答案。最后,结合语文书中的文章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如一年级学生阅读了《聪明的公鸡》一文后,可请学生联系《乌鸦喝水》一文谈谈自己的感想,对于文中含义深刻或不懂的地方,要及时标出,与同学讨论或请老师,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一边读一边想的好习惯。这样,配套读物的阅读指导就显得很有必要,不可忽视。

2.加强推选读物的阅读方法指导

由于学龄不同,学生的心理特征不同,其阅读能力也参差不齐,在课外阅读中让学生注意四个结合:①读与思练剑,开卷有益,但并非多多益善,“食而无化”是无益的,只有边读边思,读思结合,才能收到好的效果。②读与写结合。阅读为写作提供了广泛而丰富的语言材料和写作范例,从读到写,由仿到创,是指导写作的有效途径。③读与使用工具书相结合。扫清阅读障碍培养自读能力,养成良好习惯。④读书与卫生习惯的培养相结合,教育学生要保持书本的洁净,注意翻书和用眼卫生。

三、开展阅读交流活动,培养阅读兴趣

学生进行阅读,既渴求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外显,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的认可与赞语,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组织学生进行读书交流,既能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又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1.交流心得,学生根据计划安排,自选课外读物,定期交流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2.开故事会。定期举办课件读物故事会,弘扬正气,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品语表达能力,故事会可先分小组评讲,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表现的机会,然后评出优秀故事员到班上参加比赛。

3.知识竞赛。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知识竞赛,采用抢答形式,说出其中的成语、典故、名句、格言等,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学风,巩固课外阅读成果。

实践证明,在实施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了培养,阅读课对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和期盼感,为完成课外阅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3-01-11

上一篇:浅析班主任对后进生的教育 下一篇:评价在习作教学中的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