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时间:2022-09-07 07:00:00

如何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且要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并结合学生实际特点,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培养学生有初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因而在数学教学中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望,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如何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就要由原来是学生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的直接引领者,以便达到教育教学目的,成为众多数学教师不懈追求、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数学课堂虽然比原来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总有学生认为有时上数学课枯燥无味,提不起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也会感觉数学教学效果不理想,甚至完不成教学目的。这一切让教师感到束手无策,一筹莫展。如何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把数学课堂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计算、分析能力的课堂,这是我们数学教师一直深思的一个问题。

一、调动学习的兴趣―― 精心设计导语

俗话说:“美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能否都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功与否。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直奔主题,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提不起一点学习兴趣。因此在上课时必须讲究开头艺术,要尽可能一开始就把学生的目光吸引住。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开讲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当中去。很快,学生的胃口就调动起来了,他们主动求知探索,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一来,大家积极性很高,很快投入到新课当中。

二、课堂中的问题要设计巧妙

数学教师要想让数学教学内容易于学生接受,在教学课堂中提问就显得非常重要,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把抽象转变为可感知的对象。提问必须清楚、明确,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小学生。同样一个问题,提出时平平淡淡,学生就不能被教师所提的问题吸引。相反,教师在设计时变换一下提问的角度、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等,使学生有新奇之感,那么他们就会产生兴趣,就会积极动脑思考,但提问也不能过难,如果让学生无从下手,出现冷场的现象,到头来还是由教师自己来解答,这样教学效果也不明显。

三、在教学中实施激励性评价

激励性评价是一种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和动机,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提高自身素质的价值判断活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灵活地运用激励性评价,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地发展。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一切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课堂教学中要允许学生出现错误,没有错误的课堂是不真实的课堂。对待错误,教师不能视之为洪水猛兽而置学生的实际于不顾。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生动的评价语言会使学生兴奋不已,情绪高涨,同时课堂气氛也会异常活跃。我们只有宽容错误,才能更好地挖掘和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才能让学生在纠正错误中开启智慧,迈入知识的殿堂。因而在数学课堂活动中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活动氛围,使每个学生的内心都有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是进行激励性评价的必要条件。如“你做的真好!”、“棒!棒!棒!你真棒!明天我要比你棒!”等等,长此以往,这有利于培养顽强的意志和勇于接受挑战的进取心,有利于创新人格的塑造,使教学评价的调控功能得以有效发挥。作为教师我们通过运用这一手段不断使学生受到鼓舞,增强信心,充满自豪,无疑会大大调动学生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总之,要想使数学课堂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我们就要从每一节数学课做起,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能在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中,让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讨论,激荡学生思维,启发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思考与创造的意识,才可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只有在充满生命活力与和谐气氛的教学环境中,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激发所有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不同领域的能力都有所提高,以此促进每一位学生都获得一定的进步,从而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3-01-01

上一篇:新形势下职业技术学校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 下一篇:浅析班主任对后进生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