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多样的节奏训练

时间:2022-06-24 07:44:28

如何进行多样的节奏训练

一、音乐中的节奏变幻无穷

音乐节奏是指音乐中声音强弱、长短的配合、对比、反衬、联系等千变万化而有序的组织形式。正是这些长短不同的节奏,被音乐家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了美妙的音乐。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它是有生命的。从古至今,没有一首音乐是完全相同的,仅从这点你就能感受到节奏的美妙和神奇。当你喜欢它的时候,它便不是那么神秘了,而乐于探索其中。音乐课就是音乐的实践课,节奏训练应该是音乐实践活动中极其有趣的一项训练,它让你打开一扇通往音乐殿堂的大门,获得音乐美的享受。

二、节奏训练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德国当代著名的儿童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不是旋律。”由此可见节奏在音乐中的重要性。

1.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

节奏训练在音乐教学中可以用多样的、活泼的形式,诸如音乐游戏、敲打乐器等来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把简单的节奏趣味化、复杂的节奏直观化,提高学生对节奏的兴趣,使之更容易地运用到音乐学习中去。

如变换节奏卡片的游戏。每次可以让一个组的学生手持不同的节奏,变换站队顺序,就可以出现不同的节奏,台下的学生来读节奏。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把节奏卡片用磁铁贴到黑板上,找某个学生随意打乱顺序就出现了新的节奏,然后其他同学读出或打出节奏。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让孩子们认识到原来自己也可以编排节奏。

2.培养感受音乐的能力

节奏是音乐的生命,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很重要。看演唱会时,当歌手唱到歌曲的高潮动情处,台下的观众就会情不自禁跟着拍手跺脚,舞动身体,真情实感发自内心地流露出来。我们小学生在听到一首歌曲或乐曲时,当情感产生共鸣,也会情不自禁地晃动身体,为歌曲打起节拍,感受音乐的情绪,强烈的乐感自然表达出来。节奏训练能锻炼学生对乐感的把握,掌握准确的节奏和恰当的速度,才能更加深入感受生动美妙的音乐。

人们在生活中的多种行为动作,如走路、劳动、舞蹈、划船等等,这些特有的节奏韵律,在乐曲中往往有所反映,舞曲、进行曲、摇篮曲、船歌等就是生活的艺术化。当学生听到这些乐曲时,教师可以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想象,用形体来表达。如练习进行曲时,引导他们联想的队列行进,走一走;练习摇篮曲时,让他们做拍洋娃娃睡觉的动作,做一做。

3.增强表现音乐的能力

当学生听到他所喜欢的音乐时,就会跟着一起哼唱,即使唱不好也会投入很高的热情。因此,音乐是最具韵律感的艺术,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张弛,对音乐的反应既是先天的,也是可以培养的。深层的节奏训练,鼓励学生自创伴奏节奏,渲染音乐所表达的情绪氛围,营造一种更为鲜明的音乐形 象。如用打击乐器给歌曲伴奏,甚至是自创的能发声的“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这些创造性的音乐节奏使音乐的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三、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进行节奏训练

1.源自生活的节奏训练

音乐节奏和生活有密切联系。最简单的,一些生活中学生喜爱的有趣的小动物的发声特点,一些常见的生活中声音的节奏可以帮助我们来解决节奏中的难点问题。如前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学生很容易混淆。如果告诉学生,万马奔腾的脚步声,嗒嗒嗒 嗒嗒嗒,就是后十六分节奏;而母鸡生蛋时的叫声,咯咯哒 咯咯哒,就是前十六分节奏,学生一学就会,而且再也不会搞错了。

2.源自肢体的节奏训练

学生或师生用拍拍手、跺跺脚、拍拍肩等肢体动作来练习,可以激发学生积极练习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奥尔夫就有八种节奏打法:双手拍掌、双手拍腿、左手拍左腿、右手拍右腿、左手拍右腿、右手拍左腿、跺左脚、跺右脚。小学生在课上进行节奏训练的时候还可以通过台前展示、分组合作等方式充分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音乐表现力。

3.用划拍法节奏训练

基本方法,一拍可以分成两个半拍,右手在胸前从上往下为前半拍,由下往上为后半拍,每次要有固定的拍点,连续而匀速进行,一下一上一个来回为一拍。同时边划拍边用“da”的读音来读出节奏,在节奏训练的读上下功夫。低年级总是“dadadada”肯定枯燥,教师可以根据音符时值的长短编写“走跑”的读法,“走”表示一拍,“跑”表示半拍。教师还可以根据每小节的强弱拍,“ti”代表强拍,“ta”代表弱拍,这样小学生一看就知道每个小节第一拍是强拍,每拍的前半拍是强拍,这样同时可以训练不同节拍的韵律感。

4.打击乐器辅助节奏训练

利用身边的小物品,如文具盒、纸、小瓶子、小棒来敲击出简单的节奏,如此来训练节奏,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还可以提高对节奏掌握的效率。其次就是用打击乐器来模仿各种节奏,体会节奏的快慢、松紧。

5.在欣赏、歌曲教学中渗透节奏训练

教师可以选取教材中的某一首歌曲的一个乐句进行节奏训练,按节奏变化来读歌词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掌握节奏,这样不仅让学生有新鲜感,还可以降低学习新歌的难度,又能熟悉歌词,帮助学生记忆歌词。低年级常用这种方法。

6.在创造实践中尝试节奏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让学生动笔写一写、做一做。如低年级学生在会读节奏的基础上,师生一起做接龙游戏,一条节奏,先让学生数一数多少小节多少拍,然后老师读其中的某个小节,学生读其他的小节,或者分组接龙都可以。对中年级的学生老师可以空出1-2小节的节奏,让学生自己创编,引导学生看清楚拍号,最后一小节要有结束感,并写下来。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尝试着听记2小节的节奏,记住一定要从简单节奏入手,小学生听记熟练之后再听记难一点的节奏。

【作者单位:苏州市盘溪中心小学 江苏】

上一篇:基于微课的学生自主学习分析 下一篇:正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