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有限新逻辑:13>23

时间:2022-06-24 04:55:46

东风有限新逻辑:13>23

在数学理论中,23远比13大。但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却从23走到了13,他们为何推出这样有悖常理的逻辑?

日前,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下称东风有限)在北京了其2008-2012年中期事业计划,这项计划的代号即为13。根据这个计划,东风有限的目标是到2012年时,通过15款以上新车型,实现年销售汽车100万辆,年销售收入1000亿元。

按东风有限董事长徐平的说法,这个5年中期事业计划,“是在之前使销售量翻一倍的23计划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上任不久的东风有限新总裁中村公泰也表示,这个计划的目标是在23计划的基础上制定的。

23计划是东风有限前总裁中村克己在任时实施的。这期间,这家中国最大的合资企业,从2003年乘用车和商用车销售总共29.8万辆,发展到2007年销售61万辆,其销量和收入都实现了翻倍的增长。

据介绍,新公布的13计划包括以三个“1”为代表的核心目标:一是通过进一步的业务扩张,实现销售100万辆、收入1000亿元;二是继续坚持优化运营,在产品制造质量、销售和服务质量及成本竞争力方面,继续保持一流的水准;三是在双方学习和以公司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基础上,创建充满活力的企业文化,成长为一个倍受信赖的公司。

东风有限的老总们还信心十足地表示,将陆续推出10款以上的新乘用车型和包含东风和日产品牌在内超过5款的轻型商用车。东风商用车也将进一步丰富天龙高端重卡和天锦中卡新品系列。通过这些举措,实现其商用车国内第一、乘用车进入第一阵营和巩固轻型商用车国内市场份额第二的目标。

东风有限将扩大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在全国的销售网络。计划到2010年,乘用车经销商数量从2007年的300家增加到420家;到2012年,轻型商用车经销商数量从420家增加到630家;中、重型商用车经销商销售网络从251家增加到380家。

东风有限同时还宣布,将在河南郑州建立新的轻型商用车工厂,预计在2010年投产。东风有限、旗下的上市公司“东风汽车”和日产中国投资公司将共同投资10亿元,使其产能达到年生产量12万辆以上。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东风集团和日产汽车之间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协议的产物,是中国第一家同时拥有乘用车、轻型商用车、重型和中型卡车在内的全系产品线的合资公司,其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同期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

就东风有限的企业战略和未来发展问题,《财经文摘》日前采访了其总裁中村公泰,副总裁小松笃司也一同接受了采访。

《财经文摘》:东风有限的目标是未来5年乘用车销售从30万辆增加到60万辆,如何保证这一目标顺利实现?

中村公泰:其中措施之一当然是持续有好车推出。所以5年期间,我们将推出10款以上的新车。

差异化对汽车销售也非常重要,特别是在中国市场,好像每天都有新车推出,所以,我们的车型不能埋没在众多的车型中才行。

最重要的是通过提升我们的研发能力,能够开发出一些中国用户非常关心的细微的东西。

《财经文摘》:原材料涨价对产品竞争力是否会有很大影响?

中村公泰:现在我们的原材料中有一部分是无法从中国采购到的,所以必须从日本进口,这样就没办法把成本降下来,只好维持一个比较高的成本。

如果从一开始就让中国技术人员参与的话,就可以在中国挑选使用最多的材料,用比较便宜的材料,不用再进口,我们的竞争力相应就可以提高。最终,这个竞争力就会反映在产品价格方面。

《财经文摘》:原来的23计划里特别提到利润率是两位数,在13计划中似乎很淡化利润率这个问题,为什么?

小松笃司:在23计划实施最初,就是公司刚刚成立的时候,中国企业开展经营活动好像不是特别重视利润。我们进来的时候,正好是日产全球导入复兴计划,非常强调营业利润,对利润做了一些规定。

《财经文摘》:现在情况如何?

小松笃司:当初构建合资企业的时候,因为要把国企体制转化成能够适应国际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所以对利润目标非常强调。我认为,4年来这一点已经做到。现在,对于利润这个东西,哪怕我们不讲,各个经营班子的老总头脑中都会有,他们会自动考虑利润怎么样。

《财经文摘》:因此,这个变化也反映在新计划中?

小松笃司:当我们决定下一个阶段目标的时候,便把着眼点更放在产生利润的地方,而不是利润本身,比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升服务等,希望在下一个5年期间在这些地方进行强化,提升相关的效率。

《财经文摘》:中国有句老话:“新官上任三把火”,中村先生就职一个多月,您这三把火烧得怎么样?

中村公泰:我自己认为还没有点起什么火来。但是,刚刚的事业计划对我来说是最大的重头戏。新计划由一个三角、三个内容、三个部分构成,这三部分是我今后5年工作的重点。

《财经文摘》:贵公司的13计划中,这三个“1”里面最难实现的是哪一个?

中村公泰:我认为成为“倍受信赖”的公司这块最难。因为无论我们自己怎么努力做,最终给评价的是我们的利益相关者,所以这个事情既要花时间,同时又不是简单的一蹴而就的工作。

《财经文摘》:那么,怎样才算最终实现了目标?

中村公泰:包括对环境的友好、避免交通事故,同时对工厂生产出来的汽车要控制有害物质等,这些东西都要踏踏实实地去做才行。通过努力,最终能够使利益相关者,包括用户、零部件供应商、股东都评价说,我们非常信任你,都能达到这样的程度,我认为这个工作就做到家了。

《财经文摘》:东风有限从合资以后一直处在磨合之中,您感觉现在磨合期已经完成了吗?

中村公泰:我们曾经磨合过,也就是说从两个公司磨合成一个公司,在一个公司的状态下进行业务的运营。经过四年的运营,到去年年底为止,我们认为已经完全由两个公司磨合成一个公司了。下一步我们的任务就是成为一个倍受信赖的公司。

《财经文摘》:在新能源车方面,日产是否把中国作为一个重点市场?

中村公泰:我们一方面关注世界其他地方替代燃料汽车的发展,另外还要看中国政府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来对待新能源汽车。

《财经文摘》:那么,您认为哪一种新能源最有可能在中国未来获得成功?

中村公泰:在中国市场到底哪一种新能源汽车比较有希望,这是需要我们确认的。因为每种新能源车都不便宜,要想办法把它卖出去,就牵扯到中国政府优惠的税收政策问题。政府的方针政策,还有燃料的供求,都是非常重要的。

中村公泰:日产计划2010年在美国、日本推出电动车,2012年在全球范围内推出电动车。如果中国市场环境也适用于电动车的话,或者是需求电动车的话,我们肯定会从母公司引进技术,引进电动车。

上一篇:克里斯·里德尔:喜欢挑战 下一篇:东风日产:第一阵营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