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中学生考试焦虑的成因及其调控

时间:2022-06-23 08:43:42

浅淡中学生考试焦虑的成因及其调控

摘要:考试焦虑,是当前中学生中最常见,影响最严重、最深刻的心理障碍,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极大危害,已成为教育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帮助中学生认识考试焦虑的症状,分析考试焦虑形成的原因,并加以调控,很有必要。减低中学生考试的焦虑需要学生增强对自己的心理状态的调控,家庭、学校和社会加以助控,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中学生:考试焦虑:成因;调控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8)12-062-03

作者:曹建雄,新化县上渡办事处中心学校教师;湖南,娄底,417600

一、中学生考试焦虑的症状

考试焦虑是对考试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反应,它是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考试焦虑症状主要表现为:

情绪紧张、慌张、不能自制。有的伴随手足发冷、心跳加速、肌肉紧张、甚至头昏,个别还会出现晕倒现象。

感知障碍。表现为视听困难,感受性降低,甚至把试题的要求都看错等。

注意障碍。即注意力集中不起来,有时会出现莫名其妙的幻觉。

记忆障碍。平时熟悉的内容回忆不出来,但一出考场又马上想起来了。思维迟钝、混乱。不能正常分析、归纳、判断、推理,本来完全能做出的题目一下“卡住”做不出来。

二、中学生考试焦虑的成因

(一)个体自身因素对考试焦虑的影响

1、遗传因素。由于每个人受父母遗传基因的影响,每个人对环境刺激产生的紧张程度也有所区别,神经系统较脆弱的人,对刺激环境极易产生紧张反应。

2、生理节奏。科学研究表明,当个体处于低潮时,体力容易疲劳,做事拖拉畏惧;在情绪方面往往表现为喜怒无常、烦躁、意志沮丧;在智力方面则出现注意力不易集中,健忘、判断力降低等。当个体处于监界期时容易出现差错,粗枝大叶,容易感染疾病,机体各方面协调能力差。

3、认知评价能力。考试能否引起中学生的焦虑,与个体的认知评价能力有直接关系。研究表明,凡考试动机过强,则考试焦虑水平就越高,考试中能力发挥往往失常,中等偏强的动机强度使人头脑兴奋,能最好地发挥考试水平,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

4、知识准备。一般来说,平时学习基础差,复习不认真,甚至许多内容还未看过,便仓促上阵的考生,便可能会信心不足,情绪紧张,坐立不安,焦虑加剧。

5、应试技能。不具备应试技能的学生,答题时东做做、西做做,或在一道题上花费许多时间、精力,或在做容易题目时,粗枝大叶,丢三落四,则在整个考试过程中,容易出现手忙脚乱、情绪紧张、烦躁的现象。

(二)外部因素对考试焦虑水平的影响

家庭。现在中学生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水平普遍过高,使学生因达不到家长要求而对学习和考试产生厌烦和焦躁情绪。

学校。许多学校基本上还在“应试教育”的轨道上,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使一些中学生终日陷于考试焦虑的苦恼之中。

社会。社会上对学校、对学生的评价只是考分,升学率。大家都拥挤在上重点高中,上大学的羊肠小道上,这也给学生参加重要的考试带来了严重的精神压力。

三、对中学生考试焦虑的调控

考生要重视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充满自信地迎接挑战,与此同时,家庭、学校、社会要协同助控,方能减低焦虑,使学生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从而发挥应有的水平。

(一)中学生要重视自己的心理状态的调控

1、要有取胜的信心。充满信心是考试取得胜利的必备条件。那么,怎样增强自信心呢?

(1)在对自己水平客观估计上,建立适当的期望值。

(2)正确看待前途。能上重点高中,能上大学当然是一个很好的机缘,但由于种种原因,上不了重点高中,大学,那也不必悲观,成才的道路很宽广。“条条道路通罗马”,“天生我才必有用”。

(3)适当的进行自我心理暗示。如“我平时学习成绩很好,复习也可以,一定能考好”,“我答不出来,人家也不一定能答出来”。

2、要有充沛的精力。为了在考试时保持充沛的精力,要做到:

(1)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讲究科学用脑。

(2)要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

(3)要注意营养、卫生和安全。

(4)正确看待学习中的“疲劳”现象。

3、要掌握答题的技巧。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对提高考试成绩将产生直接效果。

4、要注意克服怯场。

(1)考试前防止怯场的控制措施:

①系统脱敏法:即在放松状态下逐步增强刺激强度的一种抵制训练。如结合中学生的情况设计出一系列的程序:家庭作业一课堂作业一单元测试一期中、期末考试一会考、中考、高考等。要求考试焦虑者在平时做作业时就在固定场所,就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最后达到将做作业看作考试,将考试看做作业。

②面对法。将患者完全置于一种恐惧场景之中,毫不试图阻止他去体验焦虑甚至恐慌。如将考试焦虑者带入一个气氛非常严肃、紧张的考场中参加考试,并使他无法躲开。这样,焦虑者终究从实践中认识到,他没有被可怕的情景所征服,所以不必回避或逃避最初引起他产生焦虑的那种刺激。

③认知疗法。即通过全面地分析引起考试焦虑的各种因素,使求助的学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焦虑的来源及危害,并帮助其解除思想顾虑,使其集中精力参加考试。

(2)考试时防止怯场的控制措施:

①平静心态法。在考试时,如果因思路中断而产生慌乱,则可以暂停作答,闭合双眼,轻轻地对自己说“放松”“放松”,重复6次,并注意体验全身松驰的感觉,也可以全身高度缩紧10秒钟,然后突然放松。这样就可以当情况好转后,再迅速转入正常考试。

②解除疲劳法。当考试数小时,自我感觉很疲劳时,要不时给自己一些调整状态的短暂间歇,伸展四肢或腰背,活动手腕和头颈,摇摇手指关节,这样可以避免过分的紧张和疲劳,帮助自己维持良好的机能状态。

5、要迅速完成不同门类考试之间的思维转移工作。

一门课程的考试结束后,应马上把这门课完全放下,让思维和情绪完全丢开对这门课程的负担,并全面转手对后一门课程的思考。这样,下一门功课考试开始时,思维就可以处于高度的激活水平上,从而使有关问题的解决更加重要迅速和顺利。

(二)家庭助控

1、要创设一个宽松的家庭环境。父母要创造一个自然、宽松、平静的学习环境,不要拿孩子做出气筒,不要一天到晚千叮咛、万嘱咐,让子女感到唠叨个没完。

2、对子女学习状态的估计要客观,期望要合理。

3、要让子女考前保证充足的睡眠。父母有责任在考前几个月就培养子女有良好的睡眠习惯。还要注意起床时间不要离考试时间太近,刚睡醒就赶到考场,兴奋程度较低,对考试也是不利的。

4、要让子女维持均衡的营养。在饮食的安排上,要做到食物多样,三餐合理。还要注意饮食卫生,不要过分迷信“营养保健品”、“健脑品”对孩子智力、学习成绩的作用。

5、帮助子女做好考前的准备工作。要督促子女做好物质准备,包括笔、尺、橡皮、圆规等学习工具,以及手帕、水杯等生活用具。尤其是注意带上准考证并妥善保存。督促子女在考前一天熟悉一下考场的环境。

(三)学校助控

1、学校与老师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念

2、关爱学生,做好心理疏导工作。要利用讲座等形式开展消除考试焦虑的辅导活动,主要进行认知矫正和行为矫正。可以通过四个步骤进行自动性认知矫正。

第一步:首先把自己有关考试的忧虑全部写下来,不要分析,也不管这些忧虑是否在理。随后加以归类,去掉重复的忧虑。

第二步:对忧虑进行合理分析,因为考试忧虑有两重性,既有现实、合理的,又有不现实,不合理的。在分析中重点区别哪些属于认知错误的成分,哪些忧虑是无事实根据的推理,哪些忧虑是以偏概全的,哪些忧虑是由个人的情感支配下产生的属于情绪推理的,哪些忧虑是被夸大和缩小的,这样以冷静、理性的态度来分析考试忧虑,排除其中不合理,不现实的部分,忧虑就会少多了。

第三步:对合理的忧虑也要进行“危害分析”,因为任何担忧都可能带来以下危害:①使人分心,不能集中精力进行复习,参加考试。②使人背上思想负担,不能轻松地备考和应考。③使人紧张,影响在考场上的正常发挥。④使人痛苦。

第四步:在上述基础上,得出对忧虑合理的积极的认知和态度。行为矫正包括进行放松练习和自我系统脱敏两种程序。前文有所涉及,这里不再重复。

3、搞好组考工作。组考工作包括考前的思想动员,一方面要鼓励打气,另一方面也要进行忠诚老实教育。在考试当天,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应在考场进行慰问、关心,并及时处理学生迟到、忘带证件,走错考室、生病等特殊情况。

(四)社会助控

1、社会对学校教育要有正确评估和导向。学校教育不能也不应该培养人人升学,但应该也能够培养人人成才。如果全社会都有正确认识,这样学校、老师、学生就能在较宽松的环境里工作、学习,素质教育的许多措施也能真正地落实,学生也才能以正常的、平静的心态去看待考试、看待分数,考试焦虑症也会在许多学生身上自然而然地消失。

2、开辟多渠道办学形式。除了改革考试制度,淡化“指挥棒”外,还应继续建立多渠道的办学方式,使走上普通高中的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及其技能的基础上,能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寻找适合自身需要的求学之路,从而缓解上大学是唯一一条“求生之路”的现状。

上一篇:从日本音乐剧《网球王子》看中国原创音乐剧 下一篇:论生态文明建设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