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文明建设维度

时间:2022-07-12 10:42:19

论生态文明建设维度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立体式、全方位、多维度、系统性工程,各种建设策略和思路务求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达到双重和谐统一。本文试图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共同体,从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两方面来展开论述生态文明建设的多维视角。

关键词:生态文明;维度;生态意识;生态制度:生态科技;生态行为

中图分类号:X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8)12-104-04

作者:张兵权,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湖南,长沙,410081

一、生态文明理念的缘起

生态环境问题贯穿于社会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它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受到重视。它的酿成,同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能力、改造能力及其需求是分不开的。通过马克思的“三形态”论,我们就会发现人类社会形态和个体发展以及环境变迁实际上经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人类也履历了三种文明形态: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作为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的文明,同时也“记忆”着人类对大自然改造的“痕迹”。

在原始文明发展时期,人类完全接受自然控制。人类生活都是依靠大自然的赐予,猎狩采集是其主要活动。对自然的开发和支配能力极其有限。到了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开始对大自然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开发,由赐予接受变成主动索取。为了不断增加食物的产量,人类需要扩大耕地面积,于是砍伐和焚烧森林,开荒种地、放牧养畜,虽然满足了自己的需要,可对森林绿地也造成了破坏,导致大规模的森林破坏、土壤流失和绿地沙漠化等环境问题。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人类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开始“逼供”自然。生态危机随之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对生态问题的深层追思必然会涉及到人类文明的转向上,即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的生态文明。生态文明作为“社会记忆”中第四阶段的文明,应运而生。人类社会进入希望与自然实现协调发展的阶段。

二、生态文明的本质内涵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高级形态的文明,一般认为它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不仅追求经济、社会的进步,而且追求生态进步,它是一种人类与自然协同进化,经济社会与生物圈协同进化的文明,是一种以生态正义为基础的文明。作为一个复杂的复合系统和进化的开放系统,生态文明进化的母体是继承先前文明的一切积极因素,其理论与实践基础直接建立在工业文明之上,是对工业文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取经济效益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是传统工业文明发展观向现代生态文明发展观的深刻变革。

生态文明这个宏大的复合系统,架构在知识、教育和科技等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强调自然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盘,人、社会与自然需要共生共荣。生态文明原理中孕育着人们生态意识的文明、生态制度的文明、生态科技的文明、生态行为的文明这几个维度。这既是生态文明理论视域,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维度。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人们从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两方面相结合来展开建设。

三、生态文明建设维度

(一)生态意识文明

生态意识作为一种先进的思想和观念,中西方古代就已经有了,但生态意识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其时正逢西方环境保护主义运动发展成为声势浩大的群众性运动的时期。作为一种思想和观念,自然是当时工业革命带给生态环境严重影响而在人们心目中产生巨大冲击所引起的反思。这个概念由最初的“环境素养”到现在的“生态意识”或“环境意识”,由于学者学术背景和话语系统不同,其含义的界定也各有千秋,各有所指,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不管怎样,一般都把生态意识看作是一种对一定社会现象的反映、一种观念、一种思维方式。

我们认为,所谓生态意识是指公众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双重和谐统一的关系中所秉持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心理认同感。只有达到了这种双重和谐统一状态的生态意识才能称得上文明的意识。

在工业文明阶段,传统的主客二元论与人类中心主义哲学立场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们的认识走入了歧途。人们常常从功利主义的角度来看待生态环境,而不是从公平正义、从善的角度来看待生态环境问题。人们一味地把生存的意义归结为尽可能多地占有东西,人与包括自然界在内的外部世界的关系被人为地一厢情愿地理解为一种占有与被有的关系。从而引发地球温室效应、森林破坏、人口增加、水源污染、水位降低、动植物濒临灭种等等问题,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我们为了共同的未来,必须树立一种新型的价值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价值观。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生态意识。

1、整体意识。我们知道,人类要生存,始终在同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一方面满足自身这个封闭的单个系统需要,另一方面满足更大系统的需要,而要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就必然有破坏。这样人与自然就形成了在内容上相互渗透,在功能上相互补充的态势。人是社会的一员,更是自然中的一员,人与自然、社会是一个统一有机体,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统一有机体。尤其随着人类能力的增强,科技实力的提升,更是越来越明显,它客观上需要人类自觉合理调节这个统一有机体的和谐。

2、稳定意识。生态系统只有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才能确保生态的发展和环境的美丽,也才不会因为系统的突然破坏、断裂而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

3、价值意识。工具价值与内在价值是存在于生态系统之中的两大核心价值。自然的内在价值是客观的,不能被还原为人的主观偏好。生态系统是价值存在的一个具有包容力的重要的生存单元,没有它,有机体就不可能生存。

池田大作在《珍爱地球》一书中指出:“环境问题同时也是政治、经济、甚至是教育的问题。还有人权和伦理的问题。环境问题可说是有关人的价值观、生存态度、社会应有姿态的‘人的问题’。”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背后蕴涵着人与人的关系。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我们认为要树立和谐意识和公平公正意识。我们可以直言不讳地说,生态危机的加剧,导源于人们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生态正义。而今,我们为生态伸张正义,就是因为在种际之间、代内之间、代际之间存在严重的社会正义问题。在国际、国内诸如生态殖民化、生态掠夺等恶性案例屡见不鲜,除了痛心疾首之外,更值得我们振作和反思。因为在国际国内存在诸多生态非正义事情,才导致世界在环境资源分配与环境保护责任担当中不和谐社会问题。

从心理机制来看,人们对自然以及人类自身的心理认同感,具体体现在生态情感、生态审美、生态思维等方面。(1)生态情感。人们应该对自然始终保持感激 之情,真正懂得“大自然对于人类的生存是唯一无二的母体和基盘。它不仅对维持肉体是必要的,而且是人类的精神的基盘,也是繁荣文化、文明的源泉。”是自然为我们提供了栖身之所,是自然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资源。(2)生态审美。自然之美让人身心健康、愉悦,放松,唤发生命的活力,激发人对生态美的追求。人们不但要利用好自然,还要懂得去热爱自然,珍惜自然,善待自然,欣赏自然,领略自然,感应自然,拥抱自然,融入自然,让自己真正诗意地栖居于大自然之中。(3)生态思维。人们要把为人之道、待人之德推及自然,内化为一种精神素养,养成一种真、善、美相结合的思维习惯,在生活之中始终一以贯之。

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环境道德教育责无旁贷。让环境道德教育促成人们生态良知的生成,通过提高个体和群体的环境道德素质,促进社会生态意识普遍化、恒久化,并使之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显露出来。

(二)生态制度文明

制度在经济、社会与生态可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一项制度要成为文明的制度,深受广大人们支持和拥护的制度,必须本身是科学的、合理的和正义的制度,否则,只会祸害社会,使社会处于一种无序和停滞不前的状态。人、社会与自然如果不能和谐与共,共生共荣,生态就会出问题,进而经济社会也会出问题。建设生态文明,我们需要社会制度生态化。我们认为,制度生态化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环境法律机制。一个方面我们要通过政府立法行为来加强环境资源法的建设,为生态权力提供保障。每一个公民都享有享受良好环境的权利、对环境状况的知情权和环境参与权这几项重要的环境权。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利用环境与资源人人也应该有“则”。另一方面,我们要有生态权力意识,自觉为生态环境伸张正义,使它成为社会一种常态。

2、环境管理机制。人类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要生存和发展,必然要同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有交换就会有干预和破坏。如果不进行合理、科学管理环境,就会酿成更大灾难。自然资源具有稀缺性,需要人类高效利用和合理养护,环境管理责无旁贷。通过环境管理,一方面减少破坏和浪费,杜绝“搭便车”和“公共牧场”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也可以使环境更美化,为人类提供“诗意”的生境。

3、政绩考评机制。社会要制定一整套对官员的环境考核和问责制度,对高能耗和掠夺式开发带来的经济增长应追究责任。实用工程项目终身负责制,工程事故不能因原负责人工作调动或离职而免责。要让公众的监督与反映成为政绩考评重要依据。

4、生态补偿机制。正义是制度制定的依据和前提。采取生态补偿,就是为了生态正义。人与自然要真正意义上和解,绝对脱离不了生态正义的伸张和各项生态正义原则的贯彻。生态危机背后的原因就在于生态环境资源的分配没有做到“机会平等”,环境保护责任缺失,“生态补偿”成为一纸空文,没有真正得到贯彻。一个生态缺乏正义的文明,是不能称为生态文明的。

(三)生态科技文明

自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哲学命题以后,科技理性就成了人们征服自然、控制自然的根据和理由。世界各个国家大力推行教育和科技,科技生产力获得了飞速发展,人类进入运用科学技术的武器以控制和改造自然取得空前胜利的时代。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建立了“人化自然”的新丰碑。在这种社会发展框架里,人生的全部意义被淹没在对“物”的片面追求之中,人性的丰富内涵被消融在物性的纯粹释放里,人对自我的认识和关怀服从于逐物的需要。由于工业文明种种发展活动主要表现为征服大自然的物质活动,导致生态、资源、人口等问题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推进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在异化着人性,社会发展的这种物化倾向,导致人的自我异化,人对物的依赖必然引起人对自然界的剥夺。但是,我们不能单纯地把科学技术指认为罪魁祸首,其实引发环境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爱因斯坦曾明确指出: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和手段,具有双面性。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

因此,要求人类放弃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显然是不现实的问题,我们认为,现在关键是人们坚持什么样的理念去发展什么样的科学技术,以及对已有的科学技术所造成的生态破坏采取什么样的新型技术去弥补和挽救。我们认为,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展科学技术应有的理念。这也是发展生态科技的根本理念。科技创新生态化是调节人类社会活动与生态承载能力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把生态经济与知识经济有机融合,寻求一种内生力量,建立生态化技术体系,使人、社会、自然这一复合生态系统共生共荣、共同发展。对于原有的科学技术,我们要通过改造或放弃,把科学技术对生态的破坏减低到最少,并依靠科学技术的创新,来改善生态环境。

(四)生态行为文明

不管前面所论到的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还是生态科技文明,最终是要落实到人们的行为上来。人们行为不能做到文明,生态文明就会停留于表面。生态行为指的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以及交往实践中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或欣赏时以生态环境可再生性、可持续性为出发点和旨归,讲究行为文明,反对野蛮、粗暴地对待大自然。具体而论,我们要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1、存在方式。从人的存在来看,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与其它动物物种仅仅依赖局部的自然界而生存不同,人类必须在更大的程度上依赖整个自然界才能更好地生存。但是在过去也包括现在,人们一味地把生存的意义归结为尽可能多地占有东西,人与包括自然界在内的外部世界的关系被人为地一厢情愿地理解为一种占有与被占有的关系。而忘记了人之为人的最真实的价值理念:一个人并不因为他拥有东西而存在,而是他的创造性、正义感以及爱的展现。人们如果不打破以“物欲”为中心的思维怪圈,不去塑造一种新的以正义为基础的文明理念,不仅走不出生态危机的阴霾,而且也无法确保人类社会能文明、有序发展。

人活着就应该富有责任地、充满正义感地、文明而非野蛮地活着。人是自然之子,大自然是人类赖以存在的唯一无二的母体和基盘。人类只是栖息在地球上云云丛生之一员,没有理由把自然作为自己的奴仆和主宰的对象,违背自然规律肯定会遭受规律的惩罚。

2、生产方式。人们要生活自然一刻也离不开生产。离开了生产,社会就会无法运转。有生产就会有破坏,但这也并没有错到哪里去,问题的关键在于采取什么样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把对自然的破坏程度降低到最低,并能够对破坏的生态环境予以及时补偿和补救。以往社会,不管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也好,都是唯利是图,把经济的发展作为自己重要目标,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采取粗放式发展方式,导致大量环境资源的浪费和破坏,有的甚至达到无法弥补的地步。我们认为,对生产力的发展过分郁结在科技上,忽视科技的负面破坏力,这本身就是人类认识上的过失,其实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生态生产力是真正富有永续性、充满活力的生产力。

为此,人们应该对现行的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这也是当下创建生态文明的重要手段。重点在把增长方式转向“循环式”发展轨道上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产业。在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前提下,尽可能地节约资源并循环使用,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良性循环来创造社会财富。

3、消费方式。

通过良性循环创造出的社会财富,同样需要人们注意消费方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和谐消费、绿色消费是关键。消费既要符合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又要符合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既能满足人的消费需求,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满足人们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需要的同时,又能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消费具有“从众心理”,因此,对人们加强宣传教育以及正确消费观念、消费行为的引导是必不可少的。社会要通过公共媒体和教育机构,对消费观念进行积极的倡导,帮助人们树立和谐消费、绿色消费的观念,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对于“从众消费心理”进行及时疏导,形成“浪费可耻”与“人人节约”的社会氛围。在健康消费观念的倡导中,政府与公共媒体起着重要作用,政府的行为应该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科学化引导和宣讲,不能只是为了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使人们的消费误入歧途,酿成消费灾难。拉动消费,保增长,有其现实性和必要性,但要在追求生态生产力发展的前提下,注意兼顾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和谐进化。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立体式、全方位、多维度、系统性工程,各种建设策略和思路务求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达到双重和谐统一,因为地球只有一个,人类还需要栖息其间继续更好地存活下去。

上一篇:浅淡中学生考试焦虑的成因及其调控 下一篇:在新体育课程改革的视角下体育课堂引进拓展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