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中职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时间:2022-06-23 02:10:43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中职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展现生动多彩的教学画面,创设有趣的音乐教学情景,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音乐教学成效。本文首先分析了信息技术辅助中职教学的优势,接着从几个方面就信息技术在中职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职音乐教学;有效性

音乐课程是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听觉艺术。不管是音乐创作还是音乐欣赏,都需要打破常规,依靠联想和想象来完成。但是在中职音乐教学中,如果单纯的依靠想象和听,学生的兴趣不是特别高。所以要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方式,为提高中职音乐成效服务。

一、信息技术辅助中职教学的优势

(一)促进教学手段多样化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解决传统音乐教学中的信息抽象化的难题,可以把抽象的音乐知识用生动的情景来表现,从而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还能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教学成效比较明显。

(二)便于因材施教

对于中职的学生来说,音乐教学的对象有两类学生,一类是音乐专业的学生,另一类是非音乐专业的学生。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要实施因材施教,教学的侧重点不同。音乐专业的学生要侧重于音乐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通过视觉跟听觉的融合,把专业理论知识用全新的方式展现出来。而针对非音乐专业的学生,他们在音乐素养等方面的差距比较明显,运用对媒体教学,可以把音乐知识跟其他学科的知识结合起来,提高教学效果。

二、信息技术在中职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视觉功能,进行艺术导入

在进行音乐课堂教学准备的时候,要理解具体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清楚需要怎么去开展音乐课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艺术方面的熏陶。教师要充分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做好课堂上的预设。在做好备课的同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也就是备学生,这是一项比较艰巨的任务,很多教师都觉得备课已经很充分了,在课堂上讲的也不错,但是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就是不尽人意。归根结底就是没有认真把握好学生在课堂上的上课状态,包括这个年龄段的音乐认知规律,要知道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从思想深处认识到这一点,重视课堂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西北腔”方面的音乐知识的时候,当面对这些只喜欢流行音乐的九零后,可以运用大家都熟悉的“星光大道”走出来的阿宝的音乐《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引出本课程的知识点,让学生明白西北民歌的淳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而在学习“丝竹相和”知识点的时候,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可以给学生播放女子十二乐坊在日本的演出作为课堂导入,让学生欣赏江南丝竹的时尚感,为学习这节知识点做好铺设。

(二)创设情景,启发学生感悟音乐美

根据国外一项研究表明,人类通过听觉得到的知识记忆率大约为百分之十五,而通过视觉的知识记忆率为百分之二十五左右。所以,在音乐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展示动态的画面,可以运用缩放图形以及文字闪现等手段,来创设具体的教学情景,可以直观的把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展示给学生,把静态图片变成动态的画面,把学生设置在一个声音、形象、画面为一体的教学环境中,这样的视觉刺激具有明显的效果,提高学生的音乐感悟能力。比如,在学习“蓝色多瑙河”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这个歌曲的视频,运用丰富的画面以及浓厚的音响效果,把作品的音色以及音乐形象很好的表现了出现。这个时候,教师再运用富有情感的语言来给学生讲解,这样就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引导学生去感受音乐做的特征以及所要表达的意义,能够推动学生的审美体验。

(三)化静为动,变遥远为咫尺

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有些音乐乐器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单纯的运用讲解的方式,学生感觉比较抽象而且枯燥无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就可以克服这一弊端,运用形象的图片以及视频变遥远为咫尺,提高教学成效。比如,在我国音乐文化中,民族器乐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具备非常悠久的历史文化价值。中职学生要了解民族乐器,但是,由于这些成套的民族乐器数量比较多,而且体积也比较大,在教学中要全部展示给学生也不太现实。这就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在网络上找到民族乐器的图片,做成PPT,并且把每一种乐器的演奏效果制作到课件中,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了解这些民族乐器的知识和渊源。还能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明白古筝与扬琴在外形以及音色上的差别、唢呐与西洋乐器的不同等等,让学生全面、完整的认识这些民族乐器。再比如,在学习“非洲音乐”的相关知识的知识,可以给学生播放非洲具备代表性的音乐以及舞蹈,让学生来领略这些非洲音乐特征,感受这个地区的风土人情,这个知识点的教学难点就迎刃而解。

(四)激发想象,把美好变成现实

在中职音乐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把音乐中的含蓄情感外露,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理解音乐的意境。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丰富的联想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因为在教学中,单纯的让学生学习唱歌、感受音乐的情绪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让学生去创造性的表现音乐,在演出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比如,在教学生演唱“青春舞曲”的时候,可以启发性的向学生发问:“就这首歌曲的具体内容你能说出你想象出来的一幅图画么?”一个学生就说:“我想到了在微微的风中,夕阳西下的时候一群维吾尔族的小伙子与姑娘在跳舞。”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自己联想到的画面。然后再次发问:“天山美么?如果你在新疆,你会怎么唱歌跳舞呢?”在学生思考片刻之后,给学生播放一些天山的图片,再给学生展示一段新疆人的歌舞视频,一些学生就会情不自禁的开始模仿打手鼓等动作。这样在教学中,学生不但倾注了情感,还感受到了歌曲艺术形象,促进了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一步步的走向中职音乐教学中,也走向中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这是信息时展的需要。作为中职音乐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实现信息技术与中职音乐教学整合,优化教学结构,完成教学任务,切实提高音乐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程云梅.浅谈多媒体在中职学校理论与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3(11).

[2]何湘华,李萍.现代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运用[J].美与时代(下),2012(10).

[3]陈宏.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中职音乐教学的实效性[J].职业教育(上、中旬),2113(12).

上一篇:多媒体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