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四级阅读理解与英语专业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时间:2022-04-12 03:54:27

专业四级阅读理解与英语专业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摘要:目前,我国英语专业学生普遍存在“思辨缺席”症状,而对这一领域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采取语料分析法,选取了某高校65名该专业学生,通过分析他们11年和12年专业四级阅读理解中逻辑思维形式、逻辑错误的分布以及他们实际的做题情况,来探究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现状

关键词:逻辑思维能力;英语专业;语料分析

2011年和2012年专业四级阅读理解考查的逻辑错误主要为自相矛盾,目的在于考查学生能否在文中找到对应选项的表述;其次是论据不足,主要考查学生能否依据文中提供的相关表述推导出恰当的结论;再次是推理形式不正确和以偏概全,考查学生能否依据文中的表述得出符合作者意图的结论以及能否全面地归纳文章或段落大意和作者态度;最后是偷换概念和混淆概念,为了考查学生对概念转换的敏感度和对具体概念内涵和外延的认识程度。

从学生的实际表现情况看,他们在偷换概念类题目上的错误率要远远高于其它逻辑错误,其次是混淆概念这一逻辑错误,然后是推理形式不正确、论据不足和以偏概全这三种逻辑错误,最后是自相矛盾。这说明:

1)英语专业学生对考查偷换概念这一逻辑错误的题目敏感度较低,很少意识到题干主语和选项主语的变化,只注意到设问的对象,从而落入出题者设置的思维陷阱。

2)英语专业学生对词汇的内涵认识程度不够,一些同学对词根相同的词汇无法做到词义上的正确辨析,以imaginative和imaginable两个词为例,前者是“想象力丰富的”,而后者是“具有想象力的”,但是两者的词根都是image,很多学生在辨析这两个词的词义上就出错了,提醒他们在识记词汇的过程中不仅要记住词性,还要对词形相近或词义相近的词进行辨析,才能做到对一个词的内涵和外延的完全掌握。

3)在依据文中的表述推导结论的过程中,英语专业学生的思维不够严密,表现为没有掌握充分的论据就做出判断或者是对作者的意图进行歪曲,从而做出过度推断;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们对考察这类逻辑错误的题目缺少足够的敏感度,没有完全掌握文中提供的所有信息。

4)英语专业学生能较好地将选项与文中对应语句进行配对,这和上文中得出的他们在概念判断类题目上表现较好是有联系的,因为考查自相矛盾的题目类型基本上为判断类题型。

1.1为什么英语专业学生在逻辑思维能力上会表现出这些特征?

本文将从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心理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作简短叙述

首先,从现阶段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看,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过于注重英语语言技能和知识的培养,缺乏提高人文素质的课程,思辨能力训练的机会很有限。将课程目标主要定位在培养掌握语言基本功的人才,而不是迎合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造成思辨能力训练在专业课上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其次,从专业课教学这一角度看,虽然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应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将之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通过什么教学活动来有效实现这一目的、教师自身的思维素养是否合格、学生能否接受和适应这样的教学改革等。另外在专业课课程考核上,思辨能力这一块的考评并没有作为硬性要求。考试形式仍以闭卷考为主,近年来课程论文这一考核形式有了明显增长,但是论文缺少教师指导、教师评分不合理等现象使之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上的作用甚微,也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

最后,从英语专业学生语言学习的过程和心理来看,模仿、记忆、重述仍是他们学习不可缺少的环节,但是这样大量的练习对于思辨能力的培养显然不是有效的方式。(文秋芳等2010)。在心理层面上,一方面大多数的英语专业学生相较于理工科类和其他文科类的学生来说,自我保护意识更强,他们不注重对语言应用能力的训练,因此在课堂上缺乏足够的自信心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害怕会犯错,在同学面前丢脸;另一方面,由于整个课堂氛围都不活跃,受到群体思维的影响,原先少数活跃的同学也变得沉默了,思辨能力就无法在课堂上得到培养。

1.2如何改善英语专业学生的逻辑思维现状?

本文将针对上文提到的三个原因提出对应的建议和措施以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从专业课程设置上看,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指出要提高人文素质教育在英语专业教育中的比重,开设思想方法和思辨课;压缩英语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所占的课时(黄源深2010;李莉文2010;孙有中2011)。现阶段可以先开设跨专业的必修课程,特别是人文类课程,同时将以语言技能和知识为核心的专业课程比例下调。

在教学上,已有的人文类公共课程要尝试结合英语专业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相关的培养思辨能力的教学活动;在课程考核中,将课堂表现作为考评内容之一,降低期末笔试所占比例,在课程论文的指导和评分要安排得更合理。在提高教师的思辨能力方面,有必要组织教师参加思辨能力专题研修班,定期召开研讨会对思辨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做出反馈。

结语

本文通过收集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四级阅读理解题目并对其进行语料分析和定量、定性分析来了解英语专业四级阅读理解对逻辑思维形式和逻辑错误的考查分布以及英语专业学生实际的做题情况,来探究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现状和存在的不足,研究结果表明:1)2011年和2012年英语专业四级考查的主要逻辑思维形式是推理,然后是概念和判断;2)英语专业学生在推理类题目中的错误率更高,符合本文提到的“思辨缺席”现象;3)2011年和2012年英语专业四级考查的逻辑错误主要为自相矛盾,其次是论据不足、推理形式不正确等,最后是偷换概念和混淆概念;4)英语专业学生对涉及偷换概念这一逻辑错误的题目敏感度最低,然后是混淆概念、推理形式不正确等,最高的是自相矛盾,表现出思维不够严密、对词汇认识程度不够等特征。在这些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议。希望这一研究能为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实证数据,也为未来的英语专业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1]何其莘,殷桐生,黄源生,刘海平.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24-28.

[2]黄源深.思辨缺席[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7):1,19.

[3]黄源深.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谈“思辨缺席”[J].外语界,2010(1):11-16.

上一篇:英语阅读理解和逻辑思维 下一篇:提高《基础会计》教学效果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