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课堂寻找幸福完整的教育

时间:2022-06-23 01:46:51

感受课堂寻找幸福完整的教育

摘 要:朱永新教授提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教育应该给人幸福,它本身就是充满乐趣的,关键是去感受和寻找。文章主要讲述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寻找幸福完整的教育。

爱生是教育的灵魂,只有出于爱,教师才不计回报,只讲付出。陶行知说的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讲的就是付出。有一颗真正的爱心,对学生会给予更多关心和鼓励。只有出于爱,教师才会有满腔的热情投入教育生活中。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初中留下的学生多数成绩是中等以下,他们中很大一部分人对学习失去了信心。为了让他们重新燃起学习的热情,我努力让学生喜爱我的课堂。在练习使用显微镜时,我给足时间让他们寻找物像,我发现部分学生由于实验成功而高兴得跳了起来。对于没找到物像的少量学生,我就让好学生帮助他们找原因,合作学习,使大家共同提高。教师应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课堂上教师要让出时间、空间,让每个孩子都成为主人。在学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时,我先安排学生熟悉和识记模式图中的相关内容,然后让学生说出他们的发现,要求说的时候不能看书,也不能出现重复,引导每个人都自主去学、认真听。因为他们有危机感,都有被提问的可能。只要稍作努力,或多或少,都能讲出一些新知识,教师再适时表扬。让他们体验“稍微踮下脚,就能摘到桃”的感觉。

为了保持兴趣,我们的课堂要生动。我不怕麻烦,将原来的讲实验变为做实验。如探究实验: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本实验要求学生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如何控制单一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如何设计实验表格,如何数金鱼的呼吸次数,理解实验数据要三次,求平均值的原因。如果只是课上单独地讲,学生能理解,但印象肯定不深刻。于是我买了2条金鱼,带进教室,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在金鱼身上,课堂一下子活起来了。我让他们在1分钟内数金鱼呼吸的次数,一开始好数,鱼很安静,但数着数着,鱼开了个玩笑,游到别的地方去了,他们数不准了,我让他们继续数满1分钟。通过实验他们亲眼见证:什么是偶然性。真正理解减小实验误差的方法是多次实验求平均值。实验比单纯讲授效果要好得多。比如学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时,教师只要准备些橡皮泥,让学生做完1次平均分裂,2次平均分裂,3次、4次……每次记录分到的个数,最终不难得到“一个细胞分裂n次后的个数为2的n次方个”的结论。

教师每天从事着繁重琐碎的工作,付出的体力、脑力和情感不能马上见效。有次教师培训,教研员的一句话:做简单的事情不简单。这句话后来成为我的行动指南。教学中从一件件小事做起,课堂中难免有遗漏或被忽略的地方,比如:教材中有个实验是观察蚕豆叶的下表皮,当时我没做实验。后来发现很多地方学生搞不懂。到学期结束的最后一课,我找来蚕豆叶,让学生观察。在期末考试中就出现这样的问题:观察蚕豆叶时观察的是上表皮还是下表皮?这题得分率很高,因为在实验中,发现有的学生拨了下表皮后还想拨上表皮,尝试后才知道上表皮不好拨。验证了“难者不会,会者不难”这句话。

目前,评价教育体系发生了变化,为获得满意的质量,我经常关注后进生。我鼓励他们,不要怕做错题,做错了,及时纠正,改变原来的认识,人就进步了。在“动物的行为”的学习中:蚯蚓经几百次的电击才直接移向暗室,鸡的绕道取食、黑猩猩搬箱子取香蕉都是在不断尝试错误后才习得的行为。学生知道动物也有尝试错误行为;动物越高等,尝试错误的次数越少;人是自然界中最高等的游铮只要相信自己,就能更快地进步,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学生原来是“白纸一张”,后来他们发展得怎样,要靠我们教师去调控。学生的时间有限,教师要向自己的课堂要效率,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工作,做一个智慧型的教师,感受生命的幸福。

教师拥有学生、拥有课堂是幸福;教师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化学生,是幸福;能用高超的教学艺术感化学生, 是幸福;能用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信念固守教育的热土,更是一种幸福。只有我们主动去感受幸福、体验幸福时,幸福才相伴左右。只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乐于付出、不断进取,才能抓住幸福。我们要把教育当做一种享受幸福的事业,学会享受课堂,充分地感受和体验教育的幸福。

参考文献:

[1]冯 薇.在快乐本真中实现教育理想[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6(9):62-64.

[2]李小青.教育何以提升人的幸福[J].今日教育,2011(12):42.

上一篇: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方法与理念的改革与创新 下一篇:高中数学教学新理念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