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 第3期

时间:2022-06-23 12:13:54

古往今来,学问之道,据说关键就是要“于不疑处有疑”。比如说,《论语》记,孔夫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历数千年沧海桑田,经亿万人口诵心记,并无一人提出疑义。有位史学者却在其书《问吧3:有关孔子和〈论语〉的101个趣味问题》中对“三月不知肉味”中的“肉”字提出独特见解,洋洋洒洒数千字。文中引经据典,谈古论今,考证了孔夫子所食肉是猪肉还是羊肉狗肉牛肉,肉是红烧清蒸还是煎炒炸煮,餐具是什么样的盘碗鼎镬象箸,侍者有几位是男几位是女,并由夫子食肉看当时畜牧业发展,由夫子食肉论证“两个文明”一起抓……单是一个“肉”字就做出如此锦绣文章,真让在下 敬佩艳羡仰慕之至。

钦佩之余,鄙人也见贤思齐,举一反三,大胆设想出了若干史学疑点,不敢藏私,愿与有识之士切磋共进。

其一,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所骑之牛究竟是公牛母牛阉牛?小牛壮牛老牛?水牛旱牛奶牛?是并腿骑跨式骑正骑倒骑?都大有学问,暗藏玄机,待有识之士解疑释惑,填补史学空白。

其二,孔融让梨,传为千古美谈,其可深究者,所让之梨是雪梨鸭梨秋梨沙梨?是有虫眼之梨,还是有碰疤之梨?虫眼几个?碰疤大小?皆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倘能穷经皓首苦研数年,一旦突破,既带动东汉历史研究,又促进当代儿童教育,可谓一石数鸟。

其三,司马光砸缸,彪炳史册,世代传诵,所砸缸直径大小高深几何,盛水若干?何时何处何人烧制?缸中所养之鱼为鲤、鲫、青、鲢?砸缸之石为花岗岩、石灰岩、沉积岩?所砸之洞为圆形、方形、菱形、三角形?至今无人作深入研究探讨,若能抓住不放,悉心考证,也可大做文章,成不朽之盛事。

其四,李白斗酒诗百篇,为文人骚客敬仰不已。可是李太白饮的到底是白酒果酒米酒黄酒?低度酒高度酒?清香型酱香型?酒中可泡有人参鹿茸全蛇三鞭枸杞?有无兴奋益智滋阴壮阳功效?都是历史悬案,无人涉猎,等待开发。

以此类推,王猛扪虱而谈的“虱”,是何品种?每平方厘米分布密度有多大?武松打虎的“虎”是东北虎华南虎?公虎母虎?几岁虎?曹雪芹“举家食粥酒常赊”的“粥”是大米粥小米粥赤豆粥八宝粥?等等,似都可作为研究课题,都能成一家学问,都可以出成果、作论文、出专著、评职称、当“博导”、当“大师”,头顶“有特殊贡献”桂冠,荣登“著名专家”宝座。

君不见,一部《红楼梦》,便给多少人提供了衣食饭碗,单是曹雪芹的出生地,就有丰润说、铁岭说、北京说、杭州说。仅就林黛玉的血型,就有A型、B型、AB型、O型之争。因而以我华夏历史之悠久文化之博大精深,可以说“留心处处皆学问”,只要发扬胡适之先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治学方略,锲而不舍,寻根究底,那么,文史研究之繁荣兴旺,国学大师之层出不穷,都是可以预料之必然。

由孔丘食肉的“学问”便想到这些,无以名之,姑且称做:做学问的“学问”。

【原载2012年2月21日《西

安晚报・曲江》】

上一篇:沙和尚的求职信 下一篇:假如没有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