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营改增”税负不减反增现象分析及对策

时间:2022-06-23 06:40:17

企业“营改增”税负不减反增现象分析及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营改增”的落实,各行各业的税负较以往发生了很大改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虽然“营改增”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但是我国“营改增”的起步比较晚,很多技术和管理模式还不够成熟,导致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了束缚不减反增的现象。对企业发展和经营造成很大限制。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理论和实践,就都在企业“营改增”税负不减反增现象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对策。

关键词:“营改增” 税负 不减反增 现象分析 整改对策

近来来,我国大力推行“营改增”税制,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有效解决了各行各业在发展经营过程中遇到的税负压力。“营改增”税制形式在2016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但是实际运行过程中,很多企业都出现了税负不减反增的现象,对企业长期发展有很大影响。本文就结合理论和实践, 首先分析了“营改增”的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分析导致企业“营改增”不减反增的原因,最后并针对相应的原因提出几点整改措施,具体如下。

一、“营改增”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所谓的“营改增”就是把原来的营业税改为增值税,通过增值税的方式代替企业的营业税,从而避免企业中出现重复纳税的现象,自从2012年1月1日“营改增”交通和现代服务业中开展以后。到2013年8月1日“营改增”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试行,到2016年全面推行,进一步减轻企业的税负压力,据统计全国全面推行营改增以后预计减税规模将会达到1万亿元。“营改增”对企业的发展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为企业生产运营结构完善带来有利条件,通过国家统一制定的税收政策,同时收税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从而促进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第二,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比如:通过进项税抵扣,通过供应商发票抵扣部分的税务,从而降低企业生产运行的成本。“营改增”的落实,逐步完善了我国的基本税收制度,实现和国际市场接轨,从而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奠定坚实基础。

二、“营改增”税负不减反增现象分析

(一)增值税的税率比较高

国家推行“营改增”的目的是为了把企业的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从而避免在纳税过程中出现重复纳税弊端,进一步减轻企业的税负压力,从而促进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但是我国“营改增”推行的起步比较晚,很多管理模式和方式方法还不够成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很多企业发现缴纳的增值税率要明显高于营业税,使得很多中小型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税率不减反增,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比如:我国“营改增”在交通运输企业种最先开始推行,之前交通企业的营业税税率是3%,而“营改增”推行以后,需要交纳的增值税税率是11%。整整提高了8%。从中可以看出“营改增”推行并没有减低企业需要向国家交纳的税务,反而增加了8%,税率的增加导致企业的税负压力大增。

(二)企业不能把利息支出、基金管理费用纳入增值税中

在全球经济一条化的背景下,我国各行各业之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金融保险、投资理企业的规模不断壮大,投资理财企业能够更好的实现资金的最大化利用,国家税务法中有明确规定任何贷款利息的支出不能用抵扣进项税,这就使得投资企业的服务利息实际上是按照全额纳税的方式向国家缴纳,大大降低了获得经济效益。 除此之外,把以免征营业税的业务加入到增值税当中进一步增加企业的税负压力,比如:银行或者投资集团之间的拆借业务、返售业务等业务全部纳入增值税业务当中,所以“营改增”推行以后货款服务税大大增加,而增值税免税政策适用范围有限,主要适用于金融企业同行业之间利息收入中,存款利息并不在增值税征税的范围内。除此之外,基金管理也不能机进行抵扣,这也是导致企业税负压力不减反增的主要原因。

(三)企业获得专业发票有限

企业在发展经营过程中是,要想保证高速发展,就需要是定期更换设备。还需要购买一些企业各项经营活动涉及到的材料工具等。但是我国“营改增”起步比较晚,在采购设备、材料、工具中,由于经销商不具备开发发票的能力,或者购买的原材料比较少,没有达到开发票的范围,这些原因都会导致采购的发票很难获得。如果没有发票就会增加企业销售额,而“营改增”推行以后,就会减少企业的进项税数额,从而加大企业的税负压力。

三、降低企业“营改增”背景下税负压力的对策

(一)适当调整增值税税率

纳衔闹锌梢钥闯觯导致企业“营改增”税负压力不减反增的主要原因就增值税的税率过高。国家税务部门在制定是税率前,要对企业实际的经济情况和投入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增值税税率,从而保证不同企业的税负能达到公平的特点。比如:建筑企业在发展运行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完善材料供应商发票制度,保证建筑企业有足够的发票来进行进项税抵扣。把投资企业存款利息税率纳入增值税当中,从而提高企业获得经济效益,最大程度减轻企业的税负压力,财政部门要根据企业的实际要求,制定行之有效的纳税制度体系,通过全方面、多层次的管理方式,减轻企业的税负压力。

(二)完善政府财政补贴机制

国家要根据“营改增”后出现的税负不减反增现象,制定科学、合理、规范的补贴机制, 从而缓解企业面临的经验压力。比如:上海市对“营改增”后出现税负不减反增企业,实行了过渡性财政扶持政策,取得了良好成绩。该政策对保证企业税负的公平性,减轻企业的税负压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政府要根据当地企业的实际情况,严格执行财政补贴政策,并落实到实处,尽量简化相关手续,保证补贴资金能及时准确到账。

(三)完善发票获取渠道

企业在采购设备、原材料、工具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使得企业不能获得增值税抵扣的相关发票,从而影响企业进项税抵扣的数额,加大企业的税负压力。所以相关部门要听过科学、合理、有效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比如:通过更多渠道、途径保证企业能够获得相应的进项税抵扣发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增值税发票获取困难的问题。同时,还要适当扩大“营改增”范围,虽然我国已经全面推行“营改增”,但是目前比较集中在发达城市,比如: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各行各业已经落实了“营改增”。但是毕竟起步比较晚,一些企业还不具备开具增值税的能力,严重影响了增值税抵扣的完整性,很多企业的因为进项税抵扣不充分而导致税负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地财政部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把“营改增”范围逐步扩大到当地比较成熟的行业当中,从而实现“营改增”全行业覆盖。在扩大“营改增”范围时一定要注意,可以借鉴上海、江苏等地降低企业税负压力成功的案例,但不能生搬硬套,要考虑到当地经济状况、行业发展程度制定出符合当地企业“营改增”后减轻税负压力的方式方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营改增”能很大程度上部门企业出现重复纳税现象,但是,毕竟我国“营改增”的起步比较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很多问题,本文结合理论和实践,首先分析了“营改增”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然后分析导致企业“营改增”后出现税负不减反增的原因,最后通过适当调整增值税税率、完善政府财政补贴机制、完善发票获取渠道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整改对策,希望对我国企业降低税负压力有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潘文轩.企业“营改增”税负不减反增现象分析[J].商业研究,2013

[2]白俊.企业“营改增”税负不减反增现象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4

[3]陈伯河.企业“营改增”税负不减反增现象探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

[4]王海霞.企业“营改增”税负不减反增现象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5

[5]陈良胜.企业“营改增”税负不减反增现象探析[J].财会学习,2016

上一篇:物流运输企业的单位绩效核算体系研究 下一篇:中小企业信贷资金融资困难成因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