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吸入速尿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30例观察

时间:2022-06-23 03:59:46

摘 要 目的:评价雾化吸入速尿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将6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雾化吸入速尿;对照组30例,不作雾化吸入治疗。观察每例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肺功能、动脉血气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和56.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速尿 肺功能 动脉血气

资料与方法

随机选取2003年以来6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1],按就诊顺序排列,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26例,女4例;年龄60~85岁,平均65±6.2岁。对照组30例,男27例,女3例;年龄61~84岁,平均64±5.2岁。

治疗方法:采用PARIBOY(德国生产)超声雾化吸入器,速尿40mg加生理盐水20ml混匀后雾化吸入,吸入速度2~4ml/分,每次吸入时间10~20分钟,每日1次,吸入同时经鼻导管吸氧,仍常规抗感染、平喘、祛痰治疗,共1周。对照组除不作雾化吸入治疗外,其余治疗同治疗组。

疗效评价:①显效:咳、痰、喘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肺部音消失或明显减少,紫绀明显减轻。②有效:咳、痰、喘症状减轻,肺部音减少,紫绀减轻。③无效:咳、痰、喘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肺部减少不明显,紫绀无改善。

室验室指标观察:治疗开始前及治疗1周后,均用CHESTAC-8800型肺功能仪测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和第1秒用力呼气率(FEV1/FVC),用德国RocheOPTI动脉血气仪测定动脉血气(PaO2、PaCO2),行t检验分析。

不良反应:治疗期间观察有无血清电介质(K+、Na+、Cl+)紊乱。

结 果

临床疗效: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56.7%。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

治疗前后呼吸功能及动脉血气变化:治疗组肺功能(FEV1、FEV1/FVC)及动脉血气(PaO2、PaCO2)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治疗组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也未出现血清电介质紊乱。

讨 论

COPD以气道、肺实质和肺血管的慢性炎症为特征,部分COPD患者伴有气道高反应性。COPD的炎症过程与哮喘有着本质的差别,但仍有部分患者可同时患有这两种疾病,这时很难将这两种患者区分开[2]。

熊氏[3]等报道速尿吸入治疗夜间发作性哮喘效果显著。速尿作为一种强利尿剂,经雾化吸入有明显的平喘作用,而经口服或其他途径给药,则无此效果。其作用机理可能为抑制Cl-进入气道细胞,控制气道上皮细胞渗透压的内环境,而抑制炎细胞活性及上皮细胞感觉神经的兴奋性,从而松弛气道平滑肌。另外可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抑制Na+和Ca+的摄取,直接刺激前列腺素E1(PGE2)的生成,调节气道上皮平滑肌功能等因素,“间接”扩张气道,改善通气[2]。

本组结果显示速尿雾化吸入可明显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功能、氧合状况,有利于解除气道痉挛,减轻CO2潴留,缓解症状。雾化吸入速尿在本病治疗过程中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支气管扩张剂,同时也证实有些COPD存在可逆气流受限。

本方法给药方便、经济、安全、有效,有利于基层医院开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8:453-46.

2 朱元珏,陈文彬,著.呼吸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54-891.

3 熊瑛,彭启灿,范运斌,等.速尿吸入治疗夜间发作性哮喘13例临床观察.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6,16(4):236.

上一篇: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难治性肺部感染37例临床分... 下一篇:卡托普利治疗肺心病心衰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