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霉素联合加替沙星治疗重症肺结核并发感染

时间:2022-08-30 12:13:34

摘 要 目的:探讨磷霉素联合加替沙星治疗重症肺结核合并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磷霉素联合加替沙星组42例,应用磷霉素8.0g,静滴;加替沙星注射液0.4g,静滴,1次/日,疗程10~14天。加替沙星组40例,应用加替沙星注射液0.4g,静滴,1次/日,疗程10~14天。结果:磷霉素联合加替沙星的临床痊愈率、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5.7%、92.9%与88.6%;加替沙星组分别为62.5%、70.0%和58.8%。结论:磷霉素联合加替沙星治疗重症肺结核合并感染,其临床治愈率和有效率、细菌清除率等均优于单用加替沙星。

关键词 重症肺结核 肺内感染 磷霉素 加替沙星

资料与方法

经临床化验、X线胸片、痰抗酸染色、痰普通培养确诊重症肺结核合并感染的住院患者82例,72小时内未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糖尿病、心、肝、肾等严重合并症及妊娠、哺乳期妇女除外,无喹诺酮类药物过敏史。所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磷霉素联合加替沙星(治疗组)42例,男27例,女15例;年龄21~62岁,平均45.7±11.6岁,体重52.8±10.3kg,合并呼吸衰竭15例。加替沙星组(对照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19~63岁,平均46.1±10.4岁,体重51.9±11.5kg;合并呼吸衰竭13例。患者均未选择机械通气。两组年龄、性别及临床病情严重程度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痨,根据临床病情可适当吸氧及应用解痉、平喘和祛痰药,同时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治疗组:磷霉素钠粉针剂(东药集团东北制药总厂生产,商品名复美欣)8.0g加5%葡萄糖溶液500ml,静滴50~60滴/分,1次/日,1小时后加替沙星注射液静脉0.4g,静滴30~40滴/分,1次/日,疗程10~14天。对照组:加替沙星注射液0.4g,静滴30~40滴/分,1次/日,疗程10~14天。

观察用药前后患者症状、体征变化及不良反应,用药前后查X线胸片,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清晨漱口后深部痰液留取标本(以镜检每低倍视野鳞状上皮细胞 25个为合格痰标本[1])进行细菌培养。2次或2次以上培养为同一菌株者,则认为有临床意义。

疗效判定:临床疗效按照卫生部1993年颁布《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判定,分为痊愈、显效、进步、无效4级,以痊愈加显效为有效并计算有效率。细菌学疗效判定:细菌清除为疗程结束时病原菌消失,且无新的病原菌出现。细菌未清除是指在疗程结束时病原菌无变化。细菌交替是指在疗程结束时出现新的病原菌,原病原菌消失。详细观察并记录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

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

结 果

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92.9%,对照组有效率70.0%,差异具有显著性(P

细菌学疗效比较:治疗组共检出细菌35株,细菌清除率88.6%;对照组共检出细菌34株,细菌清除率58.8%;两组间细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绿脓杆菌、肺炎克雷白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作用,治疗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0%(4/5)、83.3%(5/6)、66.7%(2/3)、50%(1/2),而对照组分别为25%(1/4)、40%(2/5)、0(0/2)、33.3%(1/3)。治疗组细菌清除率88.6%,对照组细菌清除率58.8%,两组间细菌清除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不良反应:治疗组出现恶心及上腹部不适4例,皮疹l例,发生率11.9%(5/42)。对照组出现皮疹1例,腹泻l例,头晕恶心1例,发生率7.5%(3/40)。两组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及血液系统损害。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讨 论

重症肺结核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疗效欠佳,其原因:①患者免疫功能减低,机体抵抗力差;②肺部结核病灶多为纤维化性病变,毛细血管床减少,血液循环差,难以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③长期反复应用多种抗生素易增强细菌耐药性,且易致菌群失调;④随着新的抗生素的大量应用,革兰阴性杆菌的染色体发生突变,改变了细胞壁黏肽合成酶的结构,使抗生素失去活性,出现新的耐药问题。

重症肺结核合并感染易引起呼吸衰竭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尽早选用安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是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之一。由于磷霉素化学结构简单而独特,不易被细菌转化为菌体内有用的物质,与其他抗菌药无交叉耐药性;分子量小,渗透性强,细菌改变膜通透性,对其作用影响不大;在体内不降解,以原形排出,细菌的灭活酶对其作用甚微;抑制细胞壁,使其失去完整性,有利于联用药物的进入;增强机体免疫机能,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加速细菌的清除。对革兰阳性菌及阴性菌均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临床应用时间短,耐药菌株少。另外,还能抑制细菌在感染部位形成细菌膜(菌群在感染部位形成膜样结构,影响药物对细菌的作用)。

本组将磷霉素与联合加替沙星用于重症肺结核并发感染的治疗,在磷霉素应用1小时后再给予加替沙星(时间差攻击疗法),在临床疗效和细菌学疗效方面均明显优于单用加替沙星。其机制是先使用磷霉素后,细菌细胞壁变薄,通透性增大,从而更有利于加替沙星进入菌体内,通过影响相关DNA酶,抑制DNA复制而产生抗菌作用。结果提示,对临床上一些耐药细菌引起的难治性感染和重症感染,磷霉素与其他抗生素联合用药,是比较好的选择。

不良反应在联合用药组未见增加,亦不需特殊处理,仅需减慢输液速度,症状即消失,且不影响继续用药。磷霉素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对肝、肾功能未见明显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 周惠平.微生物检查法.见:穆魁津,何权瀛.肺部感染.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1:38.

上一篇:滴眼药时应注意的问题 下一篇: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