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的研究

时间:2022-06-23 01:46:06

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的研究

摘要: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本文阐述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意义,论述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几个对策。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beneficial to the people's livelihood,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enhanc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discussed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management problem, finally put forward to strengthen the countermeasure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工程质量;施工质量

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control; engineering quality; construction quality

中图分类号:TU198+.6

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具有重大的意义,小到施工建筑的质量,大到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都和建筑工程质量息息相关。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切实搞好工程质量,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多

由于工程项目施工设计的范围较广,加上受人、施工方法、材料、设备、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工程质量较难保证。

人的因素。人的因素主要指领导的素质、监理人员的质量观念、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等。领导的决策能力、质量规划和目标管理能力,监理人员的施工组织、技术指导能力和质量检查的责任心,施工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作风等,都会对工程的施工质量产生影响。在工程项目施工中,由于领导或者操作人员不认真出现的事故屡见不鲜。

方法因素。施工过程中的方法,直在整个施工周期内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组织措施、工艺流程和施工检测手段等。在方法上常常出现很多问题,比较常见的有施工方案考虑不周,不严格执行施工组织设计,不重视施工过程中的管理,不按标准施工,不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等。

材料和设备因素。材料和施工设备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对工程质量影响很大。但是因为材料费用在总投资中占较大比例,往往会出现承包商为了谋求更大的利益而采购不符合标准的材料的现象,或是企业管理松散导致劣质材料进入工程施工中影响施工质量的问题。施工机构设备是现代化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施工设备的质量、到位速度、使用方法等对工程项目施工的进度和质量均有直接影响。

(4)环境因素。影响项目施工的环境因素很多,如工程技术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劳动环境、人文环境等,加上施工环境复杂多变,项目施工质量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

1.2 建设与监理单位管理体制存在弊端

建设与监理单位的质量管理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这些问题的存在间接或直接地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建设监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相关的制度法规不健全,极大地约束了监理单位监督权力的形式;二、监理收费过低,容易导致监理人员收受贿赂,不利于建设监理行业的健康发展;三、人才储备不足,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高层次人才匮乏;四、监理队伍建设不合理,很多一线监理人员不合格;五、监理单位自身管理模式落后。监理单位在对施工质量管理上的问题主要有:一、对施工单位审查不严,致使资历不够的施工单位混入,扰乱了建筑市场;二、收受施工单位贿赂,导致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处处掣肘;三、监督不力,无法保证施工材料、工序和施工技术的质量;四、盲目赶工期,致使施工单位缩减工序,造成质量隐患;五、工程竣工验收不严格,无法发现工程存在的质量问题,使不合格工程蒙混过关。

1.3 政府的监督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政府质量监督性质不适应现行的监督方式。监督人员没有摆脱过去那种包办式监督的思维惯性,无法摆脱“质量检查员”的角色,不能真正起到质量监督执法的作用。在现行的质量监督方式下,质量监督往往停留在对实体质量监督上,政府质量监督的执法性质没有体现出来。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无法达到其政府质量监督执法性质的要求。质量监督机构在工程质量监管中需要起到监督执法的作用,政府监督的性质是依法行政,具体要求是检查、纠正和查处业主、施工单位或监理单位的违反质量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保障工程质量。而现有监督人员给自己的定位往往局限于技术管理,对相关法律法规掌握不多、执法意识不强,综合素质离行政执法的要求还有差距。

2.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

既然建筑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那么解决问题就需要业主单位、施工单位、建筑监理单位以及政府通力合作,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为其他各方构筑便利条件,一起把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做好。

2.1 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1)提高施工企业员工的素质。加强对员工技术水平的考核和培训,保证参与工程施工的人员的技术素质;提高参与工程人员的质量意识,使每一个人都重视工程质量问题。

(2)加强对设备和材料的质量管理。加强对采购人员的考核,保证采购人员的专业技术和忠诚度;广开门路,择优进货,定期对供货商进行评审、考核,保证购进材料的质量。

(3)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首先,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把工程责任层层落实到人,保证各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层层把关,责任明确,特别是要明确质量管理体系人员;其次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系统,制定健全的施工质量检验制度、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预编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等,使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4)确保每一道施工工序的质量。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都息息相关,任何一道工序不合格,都不仅会使本工序达不到标准,而且会影响后面工序的质量和安全,最终影响到的话施工建筑的质量。因此,在施工中要严格把关,实行自检与互检的检验制度,保证每一道工序的质量。

2.2 建立健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法规体系

(1)完善法律法规,依法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目前关于建筑工程质量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筑法》和《质量管理条例》有所纰漏,相关的部门法规和行业标准威慑力度不足,因此需要权威部门尽快制订有关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统一、完善、有效的法规,使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有法可依。

(2)建立严格的建筑许可制度。建立健全并认真落实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制度,这是工程建设的保障和前提条件。

(3)切实实行建筑工程招投标制。招投标制的实行在体现公平竞争原则的同时,大大地促进了企业公平竞争、经营管理改革和技术革新,还可以缩减腐败行为滋生的空间、净化建筑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运行机制的作用,从而促进了我国建设业的振兴和发展。

(4)完善建筑工程建设监理制。建设监理机制的成立省去了工程指挥部的设立,有利于从工程项目建设中积累经验教训,将项目的行政主管和建设管理分开,有利于对工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可以有力地保障工程质量。

2.3 完善政府对工程质量的监督职能

政府应当起到完善立法,公平执法的作用,着力建立和完善一个公平的、有效的、能够互相监督和制约的建筑市场环境,为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当地政府对于工程质量监督检测应当做到一下几点: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审查工程相关的各单位的资格; 审核承包单位评定的工程质量等级,检验各相关单位上报的质量评定报告; 监督对工程质量技术标准的执行;审核工程质量检验人员的资格和检验手段;督促建设企业建立健全工程质量检验制度等。

2.4 规范各方主体的市场,建设一个良好的建筑市场秩序规范业主的发包行为。对于规定限额内的工程,必须在第二方公证单位的支持下进行公开招投标, 并组织独立的专家组进行评标,杜绝各种违法违规的发包行为;加强对业主建设资金的监管,严格监督项目开工前的资金到位率, 严查施工过程中的垫资行为和拖欠工程款的现象。规范企业的市场竞争行为。加强市场监督,对于利用不正当手段承揽工程、无证设计、无证施工、越级承包、层层转包、以包代管现象予以严惩。对于施工企业,在施工中还应该做好施工准备、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试验检验、现场自检、工序交接检查等行之有效的施工管理制度,提倡文明施工,安全施工。

3总结

建筑工程质量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需要做的还很多,各方面都应该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洪军,薛淑华,赵雪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之浅见.辽宁建材,2004.2,P70-71

[2]朱红.建立和完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制.上海住宅,2005.7,P55

[3]裴国忠.浅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山西建筑,2007,33(19):32-233

[4]邬伟彬.浅谈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建材与装饰, 2007,(8)

上一篇:浅析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及处理 下一篇:建筑工程决策与设计阶段造价管理与控制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