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和住院医师的培养:中国与部分西方国家的比较

时间:2022-06-23 01:39:57

医学生和住院医师的培养:中国与部分西方国家的比较

【关键词】 医学生; 住院医师; 中国; 西方国家

doi:10.14033/ki.cfmr.2017.10.08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0-0155-02

目前,国内医学生和住院医师的培养方式多种多样,本科生的学制有5年和6年两种,此外还有7年的本硕连读和8年的本硕博连读。住院医师的培训从原来的“5+3”模式逐渐过渡到“5+3+X”模式,但是效果如何有待时间的检验。国外的培养方式因国而异,现以医学较发达的几个国家如日本、美国、英国和德国为例比较分析如下。

1 中国

国内医学生教育本科学制有5年和6年两种,此外还有7年的本硕连读和8年的本硕博连读,毕业取得毕业证和学位证后进入工作岗位,即进入住院医师培训阶段。2015年7月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试行)》,培训对象为拟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高等院校医学类相应专业(指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中医学类和中西医结合类)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同年8月出台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之后又颁布了《关于开展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医师培训制度由原来的“5+3”模式逐渐过渡到“5+3+X”模式,也就是在5年医学类本科教育和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基础上,再依据各专科培训标准与要求进行2~4年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成为有良好的医疗保健通识素养、扎实的专业素质能力、基本的专科特长和相应科研教学能力的临床医师。截止到目前,完整的一轮培训还未完成,效果如何还未到下结论的时机,大家在拭目以待,总之,国家在这方面也在力求改革,摸索出一套适合国情的住院医师培养方案[1]。

2 日本

日本医学本科是6年制,第一年为一般教育课程,第二年为基础医学课程,第三、四年为临床医学课程,临床课程学习结束后,要参加统一考试,通过者才能进入临床实习阶段。从第五年开始1~1.5年的临床实习,第六年的最后阶段,要准备日本国家医师资格考试。毕业后,会在指定的医院接受研修医培训[2]。与中国不同,日本不设硕士研究生培养阶段,医学生可以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但是,在日本很少有医学毕业生直接读博士学位,大部分毕业生直接进入研修医培训阶段。

根据日本的相关法律法规,医学生在毕业后需要进行研修医培训(相当于中国的住院医师培训)。研修医一般指的是前期约2年和后期约3~5年,相当于中国住院医师培训和专科医师培训。另外,为了平衡各地的医疗水平,防止医生在东京、大阪等大城市扎堆,鼓励年轻医生到边远地区执业,特意提高了一些边远县研修医的收入标准。

3 美国

在美国,具备4年制学士学位或学士以上学位者方可报考医学院,如果有学生希望在大学本科毕业后进入医学院学习,那么他们在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就会修读一些与读医有关的课程,这些课程统称医学预科(pre-medical),主要集中在生化、物理等领域。修读这些课程是报考医学院的必要条件,医学预科不是专业,只是一种为将来进入医学院所作的准备。报考医学院的学生,只要修读了规定的医学预科课程,大学本科期间的专业是没有限制的,即任何专业均可,包括文学、历史、计算机、航空、机械等。因此,美国医学生的学制是最长的,4年本科加上4年医学院(MD)总计8年。之后进入临床实习住院医师培训阶段。

美国的住院医师培训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Intern:第1年住院医师。(2)Resident:第二、三年住院医师。(3)Fellow:住院医与主治医之间的培训阶段,一般为3年。在培训期间,非常重视教学,而且形式多样,有利于年轻医师在实践中快速成长[3]。临床方面,每周出门诊的次数和接待患者的例数、参与手术的种类和数量、各项治疗性操作的数量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

4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是英联邦国家,之前和英国类似,近些年有些许变化,部分大学模仿美国的培养模式,所以是双轨并行,学制有两种:(1)高中直接考入医科大学,6年制;(2)4年本科+4年t学院(MD)的8年模式,与美国类似。

住院医师的培养周期一般为7年,分为3个阶段:包含2年的基础培训,1年的临时培训(与以后的所选专业有关)和4年的高级培训(相当于国内的专科培训)。所有的医生只有进入培训并顺利完成者才能获得相关专业的独立行医资格[4]。

5 德国

德国的医学本科生要经历Vorklinik和Klinik两个阶段的学习,历时12个学期,6.25年。其间有4次国家考试(Staatexam),分别为:Physikum、Das erste、Zweite和Dritte exam。课程设制与国内基本相同,通常也分为基础阶段和临床阶段,但范围更广,实用性更强。毕业前必须通过国家医学考试,毕业即获得医学执照,具备行医资格[5]。

医学生毕业后开始住院医师培训,前3年称作基础培训,即所谓的大内科大外科轮转。之后是3年的专科培训,这时候分科,培训内容与所选专业有关。培训的计划很详细,诊治患者的种类及各类操作的数目,在每一年都有明确的规定。专科培训结束后有专科医师的考试,通过后就是专科医师了。整个医师培训不是绑定在一个医院的,培训计划全德国是一样的,所以可以各医院累计计算,允许在不同的医院培训,或者中间停顿都可以。基础培训是所有医院都可以的,但是专科培训只能在部分有资质的医院进行,所以要根据不同医院所提供的培训项目进行选择,换医院没有关系,完成培训内容和年限就可以了。而且现在由于医生少,也有不少对于妈妈们的优惠政策,可以选择部分时间工作,比如50%工作时间,剩下时间在家照顾孩子,只要累计完成培训内容,最后考试通过就能拿到专科医师资格。

为了便于比较,上述几个国家的医生培养方式总结于表1。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医学生和住院医师的培养方式,无优劣高下之分,重要的是应该适合本国的国情和医学发展的要求。本文选择性地介绍了医学较为发达的几个国家的情况,并与中国进行了比较,其他国家培养方式不一定适合中国,只是出于借鉴的目的,以期在中国医学探索和发展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参考文献

[1]吴彬,王爽,于晓松.日本全科医学教育及其医疗服务现状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0):1115-1116.

[2]余中光,陈校云,李祥文,等.美英加澳急诊专科医师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2,12(9):1035-1040.

[3]孙晓宁,王春生.我所见的美国心脏外科医师培养[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5,22(1):90.

[4]邓喜成,刘平波,黄鹏,等.澳大利亚心胸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制度简介及对我国心胸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制度建立的几点建议[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5,22(3):184-186.

[5]陈周浔,尤和谊.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专科医师培训制度对我国的启示[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2):233-235.

(收稿日期:2016-12-17)

①中国人民总医院 北京 100853

通讯作者:李力兵

上一篇:转型背景下省属本科高校开展职业人文教育的必... 下一篇:语义场视角下建筑工程英语词汇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