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班主任转化学困生的策略

时间:2022-06-22 11:02:10

中职班主任转化学困生的策略

摘 要:学困生的形成既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原因。在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技术人才的职业教育理念的要求,面对中职学困生的新问题,中职班主任要勇于承担重任,不断学习新理论、新知识,开拓新思路,找寻新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实现伟大中国梦培养高技术的建设者和服务者。

关键词:中职;学困生;转换;策略

一、新时期中职学困生难以转化的原因

1.学困生普遍表现为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信心和自学能力,对学习毫无兴趣,热衷玩手机。新世纪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一部分学生对网络非常感兴趣,喜欢八卦新闻,浏览网络小说,在各种群里侃大山,甚至游戏成瘾,整天抱着手机,机不离手,上课低头玩手机、下课三五成群PK游戏,更有甚者走路玩手机。对手机的痴迷和依赖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视力,甚至影响到了学生的社交。

2.学困生普遍存在自信心不足等心理问题。学困生大都是中考被淘汰的学生,以往他们在校期间,在老师眼中他们是问题生,得不到老师的重视、认可和关注,在学生眼中他们是学渣,被同学鄙视、嘲笑,在家长眼中他们是麻烦制造者,是扶不起的阿斗,久而久之,潜移默化之中,他们也就慢慢接受了自己是学渣的标签,甚至产生心理暗示作用,自己什么也做不成、做不好,自己就是不行,导致部分人破罐子破摔,更有甚者采取上课出洋相、搞怪的方式博得大家的关注。处在叛逆期的他们不容易接纳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和建议。

3.随着对口升学的扩招和单独招生标准和规模的扩大,中职学生没有升学升学的压力。升学对学生毫无压力,就会造成学生学习缺乏动力。学校也没有升学的压力,个别班主任为了求稳,只希望将学生安全送走,学好、学坏都行,只要不出问题,学校对此也疏于管理,故此学困生转化就难上加难。

4.中职学困生缺少父母的关爱。中职学生90%来自农村,大多数学困生的父母常年外出打工不在他们身边,父母的爱表现在对孩子的任何要求无条件的满足,家长的溺爱和疏于管教,造就学困生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基础较差,容易感情用事。

5.社会对职业教育不够重视。人们普遍认为高等教育远高于职业教育,部分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来到职业学校没前途,对孩子的学习关注度少,部分学生也觉得自己比高中的学生差没希望,甚至对自己自暴自弃,这些固有的观念都不利于学困生的转化。

二、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1.关爱学生:陶行知先生曾说:“没有爱的教育将使教学枯燥,像山泉枯竭一样。”因此,老师为教育好学生,必须关爱学生,尤其要偏爱学困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作为一个老师,尤其是作为一个班主任,关爱学生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和依赖。[1]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融入学生,关注他们喜欢什么,摸清楚学困生的家庭状况和问题所在,然后对症下药,帮助他们分析错误根源,转变观念,重塑形象。通过微信和QQ多与学生和家长交流,将孩子点滴的成长和进步,都推送给家长,让家长看到孩子的成长,让学生感到老师和家长的关注和认可,在课堂或班级给孩子提供展示的舞台,重塑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从心底里认可自己,觉得自己行,不断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育的艺术不在与传授本领,而在于鼓励、唤醒、鼓舞。

2.学困生管理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宽容。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由于学困生基础普遍较差,思想不求上进,品德、行为习惯存在偏差,他们难免会犯一些错误,甚至犯一些严重错误。[2]班主任在对待学困生犯错时,应该把他们单独叫到办公室,问清楚缘由,再就事论事,既看到学生好的一面,即刻表扬,又要指出错误的地方,帮助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莫不可不分场合,公开批评学生,伤及学生的自尊心,也不能放大学生的错误,忽视学生的进步。对学困生转化不能要求他们什么事情都做完美,只要有进步就公开表扬,他们犯错了,要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充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认可学生,让学生在进步中体验成长的快乐。

3.个性化管理,发现每个人的闪光点。俗话说:“ 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不可掩饰的闪光点 ,只是有待于我们去寻找、发现。每个学困生既有自己的不足之处,又有自己闪光点,班主任应该及时发现他们的长处,多给他们机会,扬长避短,通过在不断的褒扬和认可中,重塑自信,重新B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总之班主任在转化学困生的工作中,要有足够的爱心、信心、恒心,因材施教,方能感化学生,内外因相结合,促进学生在校健康成长,学有所长。

参考文献:

[1]杜琳.浅谈学困生转化的一点方法[J].读写算,2014(34).

[2]何喜和.职校学困生成因及转换策略[J].管理观察,2015(04).

上一篇:《难报三春晖》教学设计オ 下一篇:地方高校大学生自我和谐和死亡态度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