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武当丹派功夫

时间:2022-06-22 05:23:57

简述武当丹派功夫

本人幼年体弱多病,后从钱惕明老师学习武当丹派功夫。老师教我从乾坤功、海底珍珠功、旋转狮子丹功等入门,在短时间就使愚身体素质得到极大提高。愚在学习丹派功夫的过程中,逐步对本门的传承和练习方法有了一些掌握和体认,今整理出部分内容,希望得到行家高明指正。

武当丹派有“神剑”之称的李景林先生,上世纪三十年代广收门徒,但入室弟子不过五六人。本支是有“武林骄子”之称的杨奎山五十年代定居常州时所传。本门功夫内涵深奥,内容丰富,养身与技击并重,有师祖留下内功总诀为证:“修阴阳中和之气,连天地至柔之术。”丹派功夫主要包括内功、外功、三盘行功、散剑、剑形太极拳、剑形八卦掌、太极阴符棍、武当蝴蝶双钩等。另有九大绝技及基础腰胯功等传授,更有孙存周、李书文在山东国术馆所传内容。

先说剑。张三丰道功武学极为精深,以武学丹道剑法传世,立成九派三乘。按九派者,乃“字柱极符鉴七釜筹丹”九字是也。本门以“丹”名之,因丹有活人之力,飞升之效,是故。丹派剑术分为三乘,上乘神剑,中乘飞剑,下乘舞剑。有内壮神勇之术,凝神敛气之功,龙飞凤舞之法等。基础以五招母剑式变作九九还原之功。歌日:“一圈复一圈,恰似九连环,不知其中意,难测巧机关。”丹派剑法初级以活步行走为标志,凡李景林门下得真传者,无论行拳或舞械,必能行活步,在“行”中使招,身如游龙,绝不是外界所传“工体剑法”。因此,必苦练内功心法及三盘功夫,诸如混元旋转功,彩蝶双飞,风摆荷叶,犀牛分水,龙行盘旋等功夫,达到空中妙舞,恍若轻风的灵境。

武当剑术之首,全在于神,神足而道成,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成道。剑神合一是正道。武当剑法使用日寸,乘虚蹈隙,巧妙灵捷,身法犹如飞龙在天,彩凤翱翔,以柔克刚,以弱制强,更能意定神闲,剑走如电,身剑合一透三关,刺腕斩腰抹首,一击必杀。

再说剑形太极拳。武当剑形太极拳按练功程序及进度,可分为四部九段十三层,只为永恒追求一个“松”字而努力――松沉,松柔,松顺,松通,松灵,松透,松空。这七“松”,分别代表松的程度,也代表丹派太极拳功四部九段十三层的境界。而最基本的是要松得开,沉得下来,体现轻灵沉着。吾师常说:“无沉不松,松沉前进,松柔运行”。从而达金刚樽,虚灵身,松空体,能随风而御空中挂衣四部境界。太极拳是内家拳的典范。而内家拳最讲究“意气力”,意是神功,气是内功,力是用功。意气串联即是劲,劲结实后方称力。气有练法,力有贯通法,或称之为劲。太极拳练习不是简单的一个“松”,而是多条件全方位的调整,把全身拧成麻花状,撑筋拔骨,内外三合,阴阳对立。愚练太极拳从劲入手。所谓“劲在力先才能活”,故苦练空劲云摩弹功,不用僵力,遵循十大要领,七个原则,从而暗合李景林丹派武学“活步走架,力在惊弹走螺旋”之基本理论。老师每每强调:“要把功夫做足,做到位,做成做好,再进一步按拳理把握好阴阳虚实,刚柔开合,以求达到大成境界。”

记得初与老师见面,是在他的办公室,吴志泉、常明祥与沙明熙三位老师都在(都是事后知道的名字),一进屋见到居中的一位老师半仰躺在藤椅上,使我感觉不是想像中武林高手的样子,有点失落。吴老师首先问我以前学过什么,又让我演练给他们看。几个动作以后,吴老师说我是一塌糊涂,一窍不通。这时,钱老师帮我调整一下身形,便开始问话。我只觉得他双眼放光,寒气逼人,使我浑身一颤,不敢正视。当时脑子里竟然想起了金庸小说《书剑恩仇录》中绵里针陆菲青的形象。这是一段真实的拜师情况,以后就随钱惕明老师练功了。每天下午师生几人从5点要练到晚上9点,以开合功、混元旋转功、复式猫行步为基本功,再练云摩弹及海底珍珠功。一练就是三个月,回家后连腿都抬不起来。后来,又增加了李景林108式太极长拳,打三星,圈棍,推筛子,单操手等,逐渐有了功底,有了体用。其间,老师对我讲了太极拳起式的重要性,那还是一段趣闻。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几位老师去拜访李天骥武术大师,在李先生家里相互间礼貌性地聊着,这时吾师起身拉开架子,打起了一段太极拳。几式过后,李先生急忙喊停,说:“你们是真传,我见过这趟拳的起式,独此一家,假不了,是李景林嫡传。”他非常高兴,又认了师兄弟,并与吴老师练起了武当对剑,有照片留存。在这其间,吴志泉老师特别给我们讲了太极拳的起式,并讲明,这是李景林太极门嫡传的标志,首先五指有讲究,食指领,中指伸,无名指随,小指跟,拇指开,掌心收凹出凸。抬起手时,手心向上起领,便于沉肩坠肘等等。愚在习练武当剑过程中,还得到常明祥老师亲授,有各种基本功,散剑式与内功等。沙明熙老师给我点拨过追魂掌。在练剑的过程中,钱老师与吴老师都说过,嫡传剑法有几个亮剑式,乃识别同门的标记。

在以后的学习中,愚逐步学习了八卦掌及刀棍枪等。从能守规矩,直。到脱规矩。通过体认,我们发现了内家经典太极拳论是缺章少页的,按拳论是练不出太极功夫的,是需要明师指点的。这一点,事实已经证明。拳论整篇没有一个“松”字,而今人人喊“松”,明明是“彼用力,我力在先”,又非要松,还要强调松不是懈,越说越糊涂。明明拳论开篇就是讲轻灵,非要用松来解释,把目的当手段,本末倒置,怎么能用?易筋、易骨、易髓与天人合一四步功夫,需要以十大要领,七大原则为基础,每一式都分清阴阳虚实,开合领随,才能出真功。最后,送给内家拳爱好者几个字――撑合翻扣凸贴,与诸君共勉。

上一篇:文圣拳学头趟母架(二) 下一篇:武当内家拳“白手”解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