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及措施

时间:2022-06-22 05:06:15

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及措施

【摘要】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目前国内建筑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游戏规则不规范,受外部宏观经济、市场环境以及内部投标不当、项目管理水平和工程款回收等因素的影响,施工企业面临着很大的财务风险,如何通过运用有效的措施防范、控制和规避企业风险,对建筑企业的生存、稳定、发展极为重要,下面从资金活动控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及时办理竣工结算等方面加以分析。

【关键词】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 C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是指施工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和无法控制的因素,使企业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所获取的最终财务成果与预期的经营目标发生偏差,从而形成的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或更大收益的可能性。为降低财务风险、减少经济损失,实现预期收益,施工企业必须采取适当的控制与防范措施。

1施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面临的财务风险

1.1资金活动中的主要风险

资金活动,是指资金流入与流出企业,以及资金在企业内部流转的总称,包括筹资、投资和资金营运等活动。

1.1.1筹资决策不当,引发资本结构不合理或无效融资,可能导致企业筹资成本过高或债务危机。目前,施工企业采用较多的筹资方式是银行贷款,银行贷款的财务风险大,限制条件多,筹资数额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施工企业的资金规模和周转速度。

1.1.2投资决策失误,引发盲目扩张或丧失发展机遇,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或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由于不确定因素致使投资报酬率达不到预期的目标而发生的风险。

1. 1.3资金调度不合理、营运不畅,可能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境或资金冗余。由于建筑市场供求失衡,法制与信用体系不健全,使得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越来越严重,施工企业的营运资金在周转使用中应收账款难以收回、存货占用等原因,也使得企业面临着严重的财务风险,直接影响企业的收益。

1.1.4资金活动管控不严,可能导致资金被挪用、侵占、抽逃或遭受欺诈。

1.2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主要风险

工程项目,是指企业自行或者委托其他单位所进行的建造、安装工程,它是施工企业的重大事项,也是实际工作中最容易出现腐败的地方。工程项目通常与企业发展战略密切相关,周期较长,并涉及大额资金及物资的流转,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1.2.1如果立项缺乏可行性研究或者可行性研究流于形式,决策不当,盲目上马,可能导致难以实现预期效益或项目失败。

1.2.2如果项目招标暗箱操作,存在商业贿赂,可能导致中标人实质上难以承担工程项目、中标价格失实及相关人员涉案。

1.2.3如果工程造价信息不对称,技术方案不落实,概预算脱离实际,可能导致项目投资失控。

1.2.4倘若工程物资质次价高,工程监理不到位,项目资金不落实,可能导致工程质量低劣,进度延迟或中断。

1.2.5如果竣工验收不规范,最终把关不严,可能导致工程交付使用后存在重大隐患。

1.3合同管理中的主要风险

合同,是指企业与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等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是施工企业一切风险的源头,如果合同“先天不足”,势必会造成工程项目实施中的被动,增加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

1.3.1未订立合同、未经授权对外订立合同、合同对方主体资格未达要求、合同内容存在重大疏漏和欺诈,可能导致企业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1.3.2合同未全面履行或监控不当,可能导致企业诉讼失败、经济利益受损。

1.3.3合同纠纷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损害企业信誉和形象。

2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及措施

施工企业应充分认识所面临的财务风险,未雨绸缪,采用各种必要的手段和措施,对财务风险加以预警、规避、防范,尽可能以最小的代价来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作。

2.1实行资金统一调度管理,拓宽筹资渠道

资金是企业生产经营循环的血液,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决定着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业应当加强资金营运的过程管理,统筹协调内部各机构的资金需求,切实做好资金在采购、生产、销售等各环节的综合平衡,全面提升资金营运效率。同时加强对投标保证金、垫资款、应收账款的回收,避免占用企业的生产流动资金,造成企业的资金周转困难,最大限度的降低资金成本和管理费用,以控制资金风险。

2.2要加强成本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科学的工程成本控制可以使企业用较少的劳动耗费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不断降低工程成本,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施工企业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首先要根据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考虑合同工期、施工现场条件等因素,制订出科学先进、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以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其次,要大力推行责任成本管理,以责任成本为控制目标,加强对施工项目成本中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间接费用等重点项目的监控,定期进行经济活动分析,把成本费用控制在责任成本范围内。最后,要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落实经济责任制,对失职行为实行责任追究制,规范经营行为。

2.3严把合同关,合同签订要避害

在合同签订前,必须熟悉和掌握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认真研读条款,分析合同文本,不准确容易发生岐义和误解导致合同难以履行或引起争议的文字要避免,通过合同谈判的方式,对条款进行拾遗补缺,避免损害自身利益的条款存在。对那些不合投标程序、未经审查的、不合法的、低于成本价的、显失公平的合同一律不准签订,把隐含的财务风险从源头上坚决消灭掉。

2.4要及时回收工程款项和办理竣工结算,降低外欠款风险

对在建工程边干边要款,项目财务部门要有专门负责和监理人员、业主单位交涉,催收工程进度款、结算款的人员,如变更签证、实物量核对、结算书的编写和送审等等,尽量做到早结早清,防止造成工程欠款的积压。

在工程后期,要及时办理竣工验收,编制工程竣工决算,按照施工合同规定的时间办理决算送审。对于设计变更部分或因业主原因导致的停工损失、场地原因而发生的材料倒运费等费用要及时进行现场签证,追加合同价款办理工程结算,确保取得足额结算收入,加速竣工工程款的回收。同时根据施工合同做好工程的索赔工作。在施工企业,索赔工作应是全部竣工结算不可忽视的内容之一。施工企业应当重视索赔的实质和方法。当工程施工中出现合同内容之外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引起工程发生事故或拖延工期等情况时,施工单位应及时收集相关证据,认真分析,提出索赔申请,追补损失。因此,做好索赔工作,尽量减少施工企业前期投入的资源损失和资金的占用,加快资金周转,对规避财务风险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讲解2010【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论建筑通风空调安装工程质量控制与成本管理 下一篇:开展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