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中的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

时间:2022-06-22 02:12:04

课程改革中的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

摘要:信息技术课程又是一门立足实践、高度纵合、注重创造、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等。作为信息技术老师,我们只要不断提高我们的业务水平,借着新课程改革的东风,加上我们不懈地努力探索和实践,在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上我们一定会有很大的突破和发展,培养出能学习、会学习、爱学习的适应新世纪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程改革 课程结构

二十一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中小学也逐步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学生逐步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为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与此同时,在如火如荼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中,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也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实际带来挑战。

1.关于信息技术课的地位。电子计算机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和主导。它的出现和发展,把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开创了一个技术革命的新时代。计算机把人从重复性的或有固定程式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使人类智能获得空前发展。科学家们曾预言:计算机科学将是继自然语言、数学后的第1位的,对人的一生都是大有用途的通用智力工具。正因为如此,计算机与基础教育相结合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趋势。在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是提高人才科学素养的需求。过去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恐怕不行了。社会向前发展了,跨世纪人才的科学素质应有五大支柱: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近年来,国家教委提出了在中小学开设计算机课程的规划,强调了计算机在中小学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十分重要和正确的,也真正体现了小平同志曾说的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的重要性。要提高信息技术课的地位,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计算机教师首先要认识到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知道当今社会计算机的普及和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计算机教学。

(2)对已有的计算机房加强管理,让设备发挥最大效能,而不是应付上级检查或为了提高学校名气的单纯的摆设。

(3)提高计算机的课堂教学质量,狠抓计算机教学成果,干出成绩,让学校领导和老师们认识到有投入就必有回报。

2.关于课程结构与课时调整。传统教育模式属于应试教育,比较重视分数。时常用考试来刺激学生,考试是法宝,分数是命根,仍在一定程度上起很大的作用。计算机课决不能再循老路。计算机应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不实践,学不会,不实践学了也没有用。针对这一特点,计算机课程应以实践为主,精讲多练,让练的比重大于讲。鉴于日前中学生负担比较重的情况,不可能拨出很多计算机课时。因此,必须通过教学改革通盘考虑。总之,在中学开设计算机课程,决不是仅仅多了一门课。而是解决一些课时单一的问题。教育部门及学校都应做好课时的适当调整。中学计算机教学每周至少应安排2课时。面对计算机普及的大潮,师资水平的提高显得越来越迫切。目前计算机课的教师紧缺,真正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不太愿意到计算机教育的第一线。大部分中学计算机教师是从数学和物理课转过来的,多数人边教边学,非常辛苦,加之计算机学科的知识更新极快,更加使这些老师难以胜任。为此,就有必要开展师资培训工作。

3.要把计算机做为现代化教学手段引进学校。现有的教学模式已经沿续了几百年。这中间有过改革,但从总的投入、产出的教学系统效益来看,其能力接近饱和,已经不太适应新的形势。作为新体系物质方面的支柱,历史落到了信息科学的头上,这里最重要的是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系统。将信息技术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势在必行,也已成为发达国家的趋势。科教兴国,重点首先是教育。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支持环境要定位在计算机和网络上。当然,限于国力,不能想象全国80万所中小学全面铺开,但又不能不开始试点。因此,可以先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始试点工作,否则,还会贻误时机。

4.加强学生的信息化教育,有效使用校园网络系统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为了加强学生的信息化教育,还必须更好地使用校园网络系统。只有学生的信息化教育水平提高了,学生才能主动接收并利用校园网络系统学习。相反,只有加强信息化教育,才能更加有效地使用校园网络系统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服务。当今发达国家都把信息化教育摆在首位,我国信息化教育也必须加强,学校在信息课教学中不只是教会学生掌握计算机与网络操作,还要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所提供的强大能力探索出新的教学模式作为重要内容,让他们能主动有意识地利用校园网络系统学习更多的新知识。_甲^在几年前许多学校就将计算机列为了必修课,学校成立了计算机兴趣小组和网络兴趣小组。如在福建省中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和计算机竞赛方面成绩十分喜人。但还应建立一支学生计算机管理员队伍,他们不仅能在日常的计算机教学中承担管理计算机的工作,而且还能指导其他学生学好计算机,同时他们也能很好地使用和管理教室里的终端设备。

5.以国际互联网为拓展,建立学校网页、班级主页师生个人主页,从而开展自主性学习。在校园网络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同时,以国际互联网为拓展,建立学校网页、班级主页、师生个人主页。学校每天晚上对教师开放网络教摩,中午对学生开放,让他们能上网主动参与网上文化建设。还专门组织成立了网页制作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班级主页(如《演义二班》)和一些优秀的个人主页。同学们从国际互联网中学习到了更多新的知识,开展了自主性学习,获取了更多的信息,使学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总之,信息技术课程又是一门立足实践、高度纵合、注重创造、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等。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他们的交流合作能力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在师生关系上,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角色,以利于我们的教学。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建安中学)

上一篇:音乐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整合之我见 下一篇: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