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时代教育的三个支撑点

时间:2022-06-22 10:17:48

移动互联时代教育的三个支撑点

【摘 要】移动互联正改变着世界的所有领域,传统教育的系统性、结构性正受到碎片化和社会化学习力量的改变。本文将从教育目的、教育过程及教育行为三个角度去探讨移动互联时代教育的新支撑点。

【关键词】移动互联;教育;支撑点;联结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3)10-0032-03

移动互联时代,碎片化学习、社会化学习正成为一种新的学习力量,对传统教育产生的冲击和变革越来越明显。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由传统的系统结构转向后现代的碎片结构,课堂由封闭学习向开放学习转变,整体学习、全球学习、生态学习成为越来越多的师生的共识。在这种变化的时代背景下,笔者认为移动互联时代教育具有以下三个支撑点。

以正能量成就学生价值——移动互联时代的教育目的

首先需要界定的是,这里的“教育目的”不是某个具体学科教学的目的,而是作为一个教育者应该具有的明确的教育目的。也就是说,这里的“教育目的”是高层次大框架的教育目的,是超越学科、超越年龄段、超越阶层的教育理想。

笔者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要实现人的价值。也就是说,要帮助受教育者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更大化。进一步思考:什么是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更大化?从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角度讲,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最主要的是看他对社会的贡献,而一个人的价值是既包含自我价值又包含社会价值的。教育目的从社会价值的角度看,是帮助学生做一个对社会有利、对国家有正面贡献的人,让学生成为一个具有正能量的社会人。从个人价值的角度看,是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的满足,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平衡,做一个精神上自我肯定、精神上平衡与自我满足的幸福的人。

综上所述,我们的教育目的应该是培养富有幸福感的人和能够让社会和谐、幸福的具有正能量的人。具有正能量的人与物质财富的多少无关。

以联结建构学生成长——移动互联时代的教育过程

1.联结的界定

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联结强化起重要作用;在联结学习中,个体学到的是习惯,是反复练习和强化的结果;习惯形成后,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但是本文探讨的“联结”并不是认知心理学层次的联结学习,而是从物理学领域探讨的“联结”。比如,我们熟悉的碳元素C的联结结构不同,它带来的物质性质就不同。如图所示:图1是碳元素C的正六边形的分子结构(石墨);图2是碳元素C的平行结构(磷状石墨);图3是碳元素C的立体结构(金刚石)。我们都知道,石墨是一种很软的矿物,但是它的同素异形体金刚石(钻石)却是自然界中十分坚硬的一种物质。由碳元素C的同素异形体的两种物理性质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出联结一旦发生改变,物理特性就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碳原子(C)的排列方式从石墨层状结构变成了金刚石的空间网状结构。还有一种更高级别的联结:DNA的联结,它最后形成了生命。这就是联结力量的内涵。

2.移动互联时代联结的教育内涵

在传统的教育环境中,师生处在相对封闭的教与学环境里,教与学的关系相对稳定和封闭;到了互联网迅速普及的新课程改革时代,师生关系的确发生了很多变化,很多教师都在讨论或者践行开放式学习、生成式教学等种种现代教育理念,开放、生命也成了很多教师口里高频率出现的词语,教与学处于相对开放的环境里;但在移动互联环境下,师生关系由传统的教学关系转变为教学关系和社会关系并重,传统的学习环境由强关系变成强关系和弱关系并重,每位教师和学生都身不由己地卷入这个移动互联时代,开放性学习、全球性学习、生态教育越来越深入人心。移动互联时代,每位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成为一个开放的联结点,成为与整个社会环境互动的接口。一切有利于我们学习的素材(人、物、知识点)都可以随时随地地成为我们学习的一个资源或者是一个学习标的。根据动态发生的学习需要或学习情境,教师和学生成为随时随地开展教育和学习的人。我们的教育要从一个封闭的体系走向一个开放的体系,从一个相对僵化的教育流程转变为对社会和学生的变化和需求快速反应的教育流程。

3.移动互联时代联结的理想结果

移动互联时代联结的理想结果是师生的自我进化、共同生长。自我进化是指自己从内在出发清除不好的或不需要的杂质,使自己达到更纯净的程度。共同生长是指两种不同生物之间所形成的紧密互利关系,一方为另一方提供有利于生存的帮助,同时也获得对方的帮助。具体到移动互联时代的教育中,教师和学生都把学习作为第一需要,把自我提升、自我修炼、自我进步作为学习的内驱力,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地朝着学习奋斗,通过达成学习目标的过程完成自我进化。在师生朝着各自的奋斗目标前进的过程中,师生互相帮助,共同生长。比如,某教师参加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名教师培养,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专业水平的过程,如果三年后如期成长为一位广东省名教师,能够在专业领域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并且在这一专业领域成为学科带头人,有一定的影响力,这个过程就是自我进化的过程。而这位教师在三年的学习和自我提升期间,不断地钻研本学科知识,不断优化他的教学,并且以身作则带动他的学生以专注、专心的态度朝着自己的理想奋斗,三年后学生也如期考上理想的大学,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实现了共同的成长。而该教师身上专注、专心、执著追求目标的优秀品质也传递给了他的学生,真正践行着一个正能量强大的人向他周围的人传递着正能量,使他的学生也成为一个具有正能量的人。教育的目的从学科知识的传递进化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传递,这个教育教学的过程是完美的。

以接地气创造特色——移动互联时代的教育行为

1.接地气的界定

所谓接地气,就是教师的教育教学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时代的变化结合起来,按照自己所面对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一条有自己特色的教育教学之路。比如,前文讲到的移动互联时代师生应该是开放的联结点,具有全线学习状态。这样的阐述不是意味着师生是何等全面开放的状态,而是指师生都要有跨界思维,在移动互联时代基本可以满足每个人的学习需要,每个人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在开放状态中实现自己学习需要的联结?笔者认为,师生的跨界学习不可能是很“离谱”的跨界,而更多的是顺势而为,利用自己的本学科优势,与学科有关的知识优先处于联结状态。比如,高中政治课的教学中,优先联结的可能是经济学、政治学、哲学等人文学科的知识,然后可能是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的知识。学生的开放联结当然也是从自己周围的老师、同学的引导和互助开始的,通过互联网技术把各种强关系和弱关系所产生的碎片化知识整理、内化为自己知识体系的知识,也是接地气的一种表现。

2.接地气之尊重传统教育经验

中国的儒家教育思想影响了中国人几千年,过去几千年的传统教育中有许多精华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学习,传统教育中的基本文化、思维模式、执行能力等技术依然有它独特的价值。接地气就是把这些资源重新进行架构、重新分解和利用,去适应新的时代变化、学生变化或者是教育改革的变化。比如,传统教育中的课堂三段论、四段论、五段论等这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教学模式。又如,在应试教育中享有盛名的山东杜郎口模式等,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和应用就是有它的生命力和价值的。在移动互联时代,不能忽视这些传统教育教学思想带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在新的教育教学发展中,我们推崇“以理想主义为旗帜,以实用主义为纲领,以拿来主义为原则”。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教师和个人的成长就是小代价的实用主义,也是最小代价的进步的路径。

3.接地气之重构

(1)参与

时代变化太快,很多基层的老师感觉有心无力,总是想以不变应万变。网络上广为流传这样一个故事:某公司员工工作了25年,一直是公司里的一个小职员,正好公司中层有一个空缺,这个员工就去跟老板申请升职,理由是他已经有25年的工作经验了。结果老板回绝了他的申请,理由是:“你不是有25年的工作经验,而是一个经验用了25年。”多么可悲的案例,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如果不积极参与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结果也就是被这个时代淘汰。人的特质、能力都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不是说要求所有的师生都全力处于开放的联结状态,而是首先应调整心态,转变态度,积极参与全球教育、开放教育、生态教育,是我们必须具备的状态。

(2)去中心化

传统的教学中我们总是提倡“以教师为中心”,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提倡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在移动互联时代,这两种中心论都要改变,或者我们应该提倡“以学习者的需求为中心”,以师生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实际产生的问题为中心,动态地调整我们对课堂的理念和操作。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也可能碰到不懂的问题,从而转化为学习者,这个时候可能是教学相长,也可能是通过互联网中的强关系或弱关系去寻求帮助,寻找问题的答案或方法。移动互联时代造就的是扁平化世界,我们的教育教学也将面临扁平化的变革。比如,传统课堂中有个五段模式:“预学——讨论——交流——评估——反思”,这五个环节在实际的课堂操作中难免繁冗,教师和学生的负担都很重。但是在移动互联时代,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深入,随着各种互联网教育模式渗透到传统课堂里,比如在“翻转课堂”中,这五个步骤就只剩下“评估”和“反思”这两段了。课堂更加有针对性,更加有效地解决不同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不同难题,课后学生可以进一步利用“微视频”更加有针对性地巩固和梳理所学知识。

时代是不断进步的,作为教育者的我们也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我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不断发展我们的教育实践,我们才能带领学生一起适应新时代的变化,才能自我进化、共同生长,一起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作者单位:广东汕头华侨中学)

上一篇:大数据:开启面向未来的教育革命 下一篇:老子“无为而治”思想对中小学程序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