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北路北延线工程规则方案分析

时间:2022-06-22 09:01:28

成都北路北延线工程规则方案分析

摘 要:成都城北联系通道的逐步修建完善,为了新都区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发展,加强新都区与中心城区的联系,充分发挥已建蜀龙路的交通功能,促进新都区的发展,加快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修建建设北路北延线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关键词:道桥工程;裂缝修复;混凝土;温度

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识码:A1 概述

随着新都区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心城区的联系日益紧密,新都区乃至青白江区与中心城区之间的区间交通越来越大,尽管成都市中心城区与新都区的联系通道有北新干道、川陕路、成绵高速、成金快速通道等道路,但由于川陕路主要承担成都市向北的出境交通功能,成绵高速属于收费道路,而北新干道和成金快速通道靠近新都区规划用地区域的东西边缘,使得成都市核心区与新都区的之间的交通矛盾日益突出。

蜀龙路一、二、三、四期(新都城区~三环路段)已经建成,为了加强新都区与中心城区的联系,充分发挥已建蜀龙路的交通功能,促进新都区的发展,加快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修建建设北路北延线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图1 区域位置图

2 总体设计方案

2.1工程功能定位

本项目首先属于蜀龙大道进入中心城区的一段,主要解决新都区和中心城区之间的区间交通,为交通性主干道,与此同时,它还是二仙桥片区的一条区域性主要道路,属于生活性次干道。

因此,建设北路北延线具有双重属性:既是交通性主干道,同时又是生活性次干道。

与建设北路北延线相交的二仙桥路和物流大道是项目范围内的两条主要道路。

二仙桥路是该片区东西向的主要道路,是城北片区进出成南高速的主要通道。

物流大道是二仙桥物流用地和成华区最大的工业集中区--龙潭工业总部之间的货运主通道。

2.2工程建设规模

工程起于建设北路~二仙桥东路路口,止于三环路~蜀龙立交工程全长约4公里。

2.3主要技术标准

建设北路北延线道路等级:主干路;

建设北路北延线设计车速:主道60km/h,辅道40km/;

道路宽度设计:(1)高架标准断面(包括地面辅道):50米。(2)地面道路标准断面(包括地面辅道):50米。(3)高架标准断面(无地面辅道:跨铁路桥标准断面):25米。(4)地面道路标准断面(包括辅道):50米。(5)地道部分标准断面(无辅道):24.6米;

设计标准荷载:公路-I级;

净空高度设计:(1)铁路:≥8.5m。(2)道路机动车道:≥5m。(3)辅道:≥4.5m。(4)人行道:≥2.5m;

抗震设防标准: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10g,设计特征周期0.45s;

结构安全等级:一级。

3 现状用地条件

二仙桥路至成都机车车辆厂一段现状为二仙桥北路,机动车道宽9m,两侧人行道宽度4~7m不等。两侧分布有仓库或低层民房,在二仙桥北一路路口有现状货运铁路与其平交。

往北经过成都车辆厂后至物流大道段,场地拆迁完毕。

4 区内交通规划

4.1对外交通组织

本片区对外交通性干道有成华大道、建设北路北延线、二仙桥路(二仙桥东路、西路)、物流大道、三环路、成绵高速、川陕路和成南高速连接线,其中成华大道、建设北路北延线联系城市中心区与龙潭片区及新都青白江组团;物流大道与昭觉寺片区联系;八里庄路、二仙桥东西路一线连接成南高速。

4.2货运交通组织

根据《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东站货运功能保留,并配套建设物流站。物流仓储用地集中布置在火车东站范围外物流大道两侧。物流大道和建设北路北延线(原二仙桥北路)、二仙桥东西路为本大区的主要货运通道。

图2 区域路网规划图

5 交通流量预测

将区域性流量与前面的主道流量相加,就是本项目总的预测远期交通流量,如表1所示。

表1 建设北路北沿线2031年交通流量(pcu/h)

根据路网规划情况及土地利用规划情况,可得到主要节点,即二仙桥路-建设北路北延线路口的预测流量如表2所示。

表2 二仙桥路-建设北路路口2031年交通量预测结果(pcu/h)

5.1通行能力分析

对道路运行情况进行评价。路段服务水平用饱和度(流量/通行能力)来评价,路段通行能力可以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建议的公式进行计算,公式为

式中, :路段设计通行能力;

:一条车道理论通行能力

:道路分类修正系数

:自行车修正系数

:车道宽度修正系数

:车道数修正系数

C:交叉口影响系数

上式中的各个参数均可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建议的方法取值。计算通行能力时,主道按单向3车道计算,设计速度为60km/h;辅道也按单向3车道计算,设计速度40km/h。因此本项目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计算见表3-表5。

表3 路段通行能力计算

表4 城市道路服务水平划分

表5 路段饱和度及服务水平分析

由以上的计算可以看出,远期交通都比较饱和,说明道路设施基本发挥了其功能,同时交通拥挤程度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6 方案简介

6.1方案一(全线高架方案)

考虑到项目为新都区与中心城区之间的区间主干道的一段,需要为区间交通提供快速通行的条件,同时该项目也是二仙桥片区的一条区域性骨架道路,属于生活性次干道,项目北段所经过的范围主要为铁路用地,成渝铁路、成昆铁路、城际铁路以及联络线在此纵横交错,结合到二仙桥路口立交的上跨需要,该方案全线设置高架桥以满足区间交通快速通行需求,项目南段(铁路规划用地以南)则在高架桥下设置地面层道路,用以解决区域交通。

二仙桥路节点则设置一座三层式立交,第一层为地道,解决东西向的二仙桥路直行交通,第二层为地面层,解决非机动车、行人以及转向机动车交通,第三层为南北向高架,解决建设北路北延线的直行交通。

为了避免和缓解高架桥落地后的交通压力全部压在建设北路以及二环路上,在高架桥在物流大道南侧设置了一对上下高架桥的匝道,用以提前分流进出城的交通。

图3 方案一鸟瞰图

6.2方案二(地道+平面方案)

由于城际铁路及联络线部分为高架的原因,使得本工程高架桥跨越铁路处最大离地高程达道30m,因此本方案考虑在铁路用地范围内(物流大道以北)以地道形式穿越(除穿越铁路和厂房为纯粹地道外,其余路段为开敞式船槽,降低了工程在消防方面的难度,降低了运营成本),在地道断面设计上考虑主辅道形式,用以加强被铁路用地分割开来的南北两个片区的联系。

为了提升物流大道以南片区土地的开发价值,避免高架桥在景观和视觉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考虑到南北向交通快速通过的需求,建设北路北延线在该范围内不高架,断面设置为主辅道的形式,主道解决区间交通,辅道解决道路两侧的区域交通。与项目相交的一般道路实行右进右出,物流大道设置东西向上跨本项目的跨线桥解决物流大道直行交通。

二仙桥路节点与方案一相同,设置一座三层式立交,第一层为地道,解决东西向的二仙桥路直行交通,第二层为地面层,解决非机动车、行人以及转向机动车交通,第三层为南北向高架,解决建设北路北延线的直行交通。

6.3方案三(地道+高架方案)

方案二在物流大道以南设置主辅路的形式使得区域通很不方便,道路两侧均为居住和商业用地,用地相对分割独立,难以相互融合,降低了土地价值,难以达到生活性道路的要求。因此,综合方案一和方案二的特点,形成方案三:物流大道以北为地道形式穿越,物流大道以南设置高架直至跨越二仙桥路口,地面层道路解决区域交通。

该方案首先满足了区间交通的快速通行要求,符合项目的交通性主干道功能定位,同时,地面道路也满足区域内部交通的需求,符合项目的生活性次干道功能定位。此外,加强了被铁路一分为二的南北两个片区的交通联系,有利于两个片区的发展,同时缓解了两个片区周边道路的交通压力。

图5 方案三鸟瞰图

图6 方案三起点节点图

7 方案选择

(1)方案比较

方案介绍中已经就各个项目的优缺点进行了论述,下面分别从交通功能、运营费用、工程占地及拆迁,施工难度、环境影响、工程造价等方面的比较见表6。

注:每一项指标评价分为五个等级:优、良、中、稍差、差,相应得分为:5、4、3、2、1。

(2)推荐方案

三个方案都能实现新都区和主城区见之间的区间交通的快速通行,但是方案一和和方案二在片区交通的功能上较弱,要么铁路南北片区相对分割,要么东西片区相对分割,对二仙桥片区的建设发展的交通需求解决得不是很好,而方案三则能完全满足区间交通和区内交通需求,适应项目的功能与定位。

虽然高架桥对城市景观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通过桥梁造型设计、太高桥梁净空以及桥梁装饰和绿化,可以做到让高架桥成为城市的一座雕塑和景观,基本消除其由于设计的粗制滥造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根据以上分析和综合评分结果,确定方案三为推荐设计方案。

8 问题与建议

(1)由于前期所做三环路~蜀龙立交方案南北向主线是考虑落地方案,如本项目采用全线高架方案,则蜀龙立交应做适当调整。

(2)如采用地道方案,为了使地道辅道出地面后和道路衔接顺畅,临近辅道北出口的规划道路平面位置需作适当调整。

(3)项目规划线路从成都机车车辆厂解体车间西侧端头穿过,虽然项目以东车辆厂用地规划调整为居住商业用地,但如果在项目实施前无法实施搬迁,则该段平面线形应做适当调整,或者加大相应路段高架桥净空高度,从厂房上方跨过。具体方案需在下一步设计中根据具体的拆迁情况进行确定。

结语

建设北路北延线的建设能够加强新都区与中心城区联系,加快了新都区发展。同时完善新都区与中心城区区间主干道路网结构,缓解城北片区交通,特别是分流川陕路交通。也充分发挥了已建蜀龙大道(新都区~三环路段)交通功能,促进了已建蜀龙大道(新都区~三环路段)沿线土地开发。在完善二仙桥片区路网结构,促进二仙桥片区旧城改造,加快成华区城市建设,缓解建设北路~二仙桥路通压力。坚持设计标准和规范的前提下,结合本工程特点,满通需求,尽量节省工程投资,减少土地占用,注重环境保护,使工程建设成果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机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徐松.广元市环城北路和育才路延伸跨铁路桥工程接线优化方案[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04-15.

上一篇:刍议公路工程软土地基的处治措施 下一篇:DB2数据库故障处理及其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