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动脑 动心动身

时间:2022-06-22 07:42:44

【摘 要】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同学们正一遍遍诵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然而诵读只是培育核心价值观的第一步,知晓不一定理解,不一定认同,更不一定践行!《品德与社会》课程着重提出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中段历史题材的教学,让学生感知祖国的历史知识,感受祖国历史的源远流长,感悟祖国发展的日新月异,从而“打开心灵的窗户,触动内心的感动,激发内心的感悟”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价值观”。这样“尊重学生、启迪心灵、滋养美德” 的教学源起和教学实践才是《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一种使命!

【关 键 词】 历史题材;爱国价值观"培养;品德与社会

诵读声朗朗,却难走进心坎里。开展“爱国价值观”有效培养实践的目的:任何道德行为的践行,都需要经历获得道德认知、积累道德情感、磨砺道德意志这前三个阶段,“爱国”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也是如此。“爱国价值观”的提出,是党的十对全体公民提出的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如仅仅将“爱国价值观”的培育定位在诵读层面,那么简单的知晓一定不会对“理解认同、感悟反思、铭记立志、实践行动”做出任何有价值的指导。

开展“爱国价值观”有效培养实践的迫切性:笔者认为,学生在品德与社会的历史题材课堂学习应是高效的,其中包括依托《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我与祖国”这一知识序列,结合“时展特点、学生道德发展特点”开展分阶段的让学生有知识增量,更有内心感悟,乃至“触动心灵”的历史题材之有效教学。以下结合对中段“我与祖国”这一知识序列将实践与思考做阐述,愿与同行剖析探讨实践之价值所在。

一、重方法选择,甄选学习载体:“动手动脑”感知

“重视学生个体差异,跳脱流水教学”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在认知阶段有所尝试从而为获得相应的内心感受做铺垫。认知的最初一步就是看一看、读一读,了解一下。然而看过了、读过了、了解了,真能够理解明白吗?答案是否定的。如果看和读不能激发学生兴趣,没能引起学生思考,那么看和读就成为工厂生产线上的流水步骤,只是在走程序,只为了看而看,读而读,根本没有考虑到学生是具有“年龄差异、心理差异、学能差异”的生命个体。

如何针对学能差异,“甄选教学载体,择优教学方法”,促成学生获得道德认知和情感?①及时捕捉课堂生成。尤其应该正视和重视不符合教学预设的学生反馈,不忽略,不将预设“进行到底”。②适时引导探究方向。如能当堂了解并确定暂时影响认知的关键点,定出释疑的下一步调整方法为佳,或也应在课后及时通过查阅、请教等方法,做出调整尝试。③善用学生实践探究。鼓励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去做,成也好,失败也好,都是宝贵的学习经验。即使失败也能获得失败的经验。④细致指导实践探究。指导分:前期指导,着重探究前讲明目标、提出方法;中期指导,着重跟踪实践中的实际情况,把握关键、做出调整、及时纠错;后期指导,着重反馈收效成果,指导交流性展示、小结方法经验、鼓励优秀作法。

【案例】

解决认知疑难:《》释疑“乡愁”

情境再现:组织引导《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东西南北中》的《我们都是龙的传人》一课时,在已介绍完香港、澳门、台湾被迫与祖国大陆分离的历史及香港、澳门顺利回归,台湾与大陆关系日渐回暖,两岸已通商通航,相互促进旅游贸易等知识后。笔者请同学们读读余光中老先生的《乡愁》,体会海峡两岸是一家的骨肉亲情。很多学生仍然表现为对海峡两岸分隔、家人分离的不解。他们问道:“为什么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为什么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课中困惑:笔者反思,虽然台湾的历史已远离这代孩子的生活,但远得不至于不能以了解与感受的心态走进这段历史。了解历史需要一个逐步的过程,更应借助教材,选用一个合适丰满的教学载体,让学生们拥有其年龄段必须具有的爱国情怀。

解决方法:笔者没有直接回答,却说要在下节课开设专门的视频观赏,观片后答疑。同时,还请学生做台湾历史知识的资料搜集查找。此时,笔者想到一套绝妙的教学视频――央视在2008年12月播放的大型纪录片《》。此片以北京故宫珍品南迁,博物院创建发展历史为缩影,折射宝岛台湾历史,是一部视角独特、生动翔实的好教材。

【反思】

上段教学中,甄选了两个载体,也是前后两个教学步骤:一是资料查找,重课外,以鼓励学生探究为主;二是观赏纪录片,重课上,以激发学生感受为主。前者作为初步认知的铺垫,后者是较为被学生所接受的形象化的认知过程。没有比亲身查找资料、获取知识更让学生们印象深刻的道德认知学习。他们通过书籍、互联网获得许多台湾历史图文资料,也通过询问家长朋友获得许多口授知识。而后,学生们深深地被纪录片《》吸引,第一集里军队渡海峡撤离大陆的珍贵黑白影像,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两岸骨肉分离的真实历史,给学生们带来极大的内心震撼。

“爱国价值观”的培养先从“了解国史”迈出了第一步。多元途径引领“动手、动脑”的有效实践性学习和全程的有效思考:以上两个教学步骤,让学生心生许多感动,这种感动非同我们一般理解的是受到别人帮助后的感动,更多的是一种被震撼后的发自心灵的触动,这种感受来之不易,它不会是“空中楼阁”高悬于“听来的,老师告诉我的”这样的无效教学,它有最真实的基础就是学生动起来了,不是静态地坐于课堂一味地读和听。借助教材、音像、网络资源以及同伴、家长、老师等人力资源达成了解台湾最初步历史知识的探究目标,在教学载体的推进下,学生们有了对台湾这段历史的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初步理解。

二、重情感激发,珍视课堂瞬间:“动心”感动

“重视学生适时情绪,激感共鸣”是为了紧抓学生已有的课堂情绪和内心感受从而为获得相应的内心感动做铺垫。感动发自内心尊崇独到的心灵感受,如能经过思考的锤炼,就成为专属于学生个体的独到思考所得,值得珍视。笔者认为如能紧抓某个教学瞬间,重视情感的激发,定能促进学生思考,从而生成独特的道德感悟。而最终感悟也将为日后的行为实践奠定心理基础,并指引方向。

如何紧抓学生情绪,“珍视课堂瞬间,达成情感激发”,促成学生获得内心感悟和感动?①紧观课堂表现。重视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具体情况,分组倾听,不要遗漏。②选取典型个案。重视学生反馈中有价值的讨论点,全班展示。③鼓励逐一谈感受。可以说给同伴听,也可以说给全班听,有话则长,无话可短。④重视“为什么”这类追问或认同语。教师可在学生抒发感受的后,追问一句“为什么?”或者表示认同的引导语,如“还有哪些同学也是这么想的?老师也感受到了,谢谢你的分享!”等语言,发挥语言在情感上激发感动的因素,进一步促进全班情感上的共鸣。

【教学实录】

促进情感升华:“晒”收获,“享”心情

第二节课上,笔者问:课前做了台湾历史资料收集查找的同学请举手。孩子们齐刷刷地举起小手,手里有着各种颜色的卡纸,上面贴着一些打印照片也写着一些字。笔者又说:真不错,请大家先在小组里按顺序分享给伙伴好吗?一会儿,每组推荐一位代表先来说。笔者在以往的教学中已经习惯按照同学们的性格脾气、志趣爱好、知识构成等要素,让孩子自发组成了8个“自然学习群落”,每组4人,一切以孩子们自愿喜欢为主,在小组里即使某个孩子不愿意说,也可以做个好听众。孩子们开始分享材料了,笔者开始巡回听,找找有没有什么很棒的切入点。

很快笔者发现一些有价值也贴近孩子们自己生活的汇报点,于是各小组开始发言了:一个孩子得意地指着卡纸上打印的“百度知道”栏目说他在妈妈的帮助下找到了1992年余光中老先生在阔别祖国大陆43年后接受央视记者的采访录,了解到《乡愁》的创作背景是在他离开大陆整整20年时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成,仅仅用了20分钟。一个孩子蹦蹦跳跳地走上讲台指着卡纸上的一幅白菜图说,这是她按照故宫博物院“翡翠白菜”的照片画的,她又告诉大家这颗白菜的真品原本应该待在北京故宫呢;一个孩子拿着她在卡纸上手抄的《乡愁》,说在家和爸爸一起练习过朗诵,现在懂得里面的意思了,她想朗诵给大家听;还有一个孩子拿着好几张卡纸讲了个“台湾原乡”的故事。

【反思】

学生们在介绍自己的调查所得时,情绪是饱满的。有的同学在自己的调查资料上写下“我终于知道台湾的故事了!”“我好想在这个假期去一次台湾!”这样的话语。“终于”“好想”表达的是学生们在探究过程中的一种豁然开朗的心境和一种迫切想要进一步了解的心情。这种独到的感悟因学生了解国情、尊重国情而显得如此自然真实。

“爱国价值观”的培养又从“尊重国情”迈出了第二步。同伴分享引领“动心”的有效实践性学习和全程的有效思考:课堂上,所有同学都盯着发言的同学,生怕漏掉一句话;同学们时不时还发出“原来是这样”的认同声,说到好时,还情不自禁地鼓掌。不管是原乡故事里遮不住的乡愁,还是里的国宝故事说的都是那段台湾的历史,也是祖国的历史,虽然满目疮痍,但这是真实的历史事件。因此维护祖国统一,深信世界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土地这样的爱国情感的种子,也深深地在同学们心里扎了根。

三、重课后实践,鼓励自主实践:“动身”感悟

“重视学生自主实践,促进道德行为”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已有知识基础和情感基础上做出相应的道德实践。笔者认为,课后的实践既是课堂的延伸也是检验教学效度的手段,更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实践自己思考的有效途径。以“提升历史知识学习效度,实践爱国价值观”为出发点,笔者制定出“四级”进阶式“微日志”操作:①确立主题框架:依据学情和教材系统中历史内容的分布,确立个性化“微”日志的各个学习主题。②确定时间起始:依据主题框架,结合教学步骤,确立个性化“微”日志在课前、课中、课后开展的时间点。③确定创作形式:依据课前、课中、课后的任务要求,确立个性化“微”日志的创作形式。④确定固定板块:依据主题、时间点、创作形式等,定位个性化“微”日志的各个板块,形成一种适用于中段的历史学习操作模式。以下将三、四年级历史题材相关教学内容结合“微”日志列出操作方向。“爱国价值观”的培养再从“尝试实践”迈出了第三步。

1. 让感知成为学习的初始。无论是培养“爱国价值观”还是任何一个道德品质,感知过程中教师应甄选合理精彩的教学载体做好教学内容呈现,从而让动手、动脑的探究、感知真正成为学习的第一步,而不是最后一步。

2. 让感动成为学习的推进。感动有无数种原因,但不同的感动中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必然触动了学习者的内心,因此要善用“动心”感动这样宝贵的课堂教学情绪,让感动成为教学过程有效的推手。“爱国价值观”的培养正需要无数基于祖国认知的感动积累起厚实的基础,并不是无情感的“空中楼阁”所能构建出学生的爱国品质。

3. 让感悟成为实践的基础,让实践促成道德的践行。感悟因为有了悟出的道理、方法而成为实践重要情感基础和方法基础。因此在“爱国价值观”的践行中,教师要利用好教材体系,结合课堂所授为学生创设相关的课后实践内容,并积极利用好课内时间指导、反馈。

让我们用“尊重学生、启迪心灵、滋养价值观”的教学观来开展品德与社会的历史教学,用尊重甄选学生适用的教学载体,让学生感知;用启迪唤起学生内心感动,启蒙感悟;用滋养的视角看待学生的感悟;用实践培养拥有“爱国价值观”等12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符合其年龄身心特点的新一代学生。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李稚勇. 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上一篇:初吻般的悸动 下一篇:发现生活与生态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