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预习有效性

时间:2022-06-22 06:39:11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预习有效性

摘 要:在学习新知识前,让学生利用一些学习资源进行适当的预习以建立旧知与新知之间的联系是必要的。就会能够自己悟出一些知识的道路,也就学会了知识,对哪些知识不理解,他们在上课的时候也会更加注意听讲了。学生预习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课堂效率。学生们带着问题去听课,把主要精力放在预习时未能解决的问题上,听课时就产生一种积极主动、轻松自如的心理状态,就能充满自信,这正是成功的学习所需要的一种心理优势。

关键词:小学语文;预习教学;有效性;研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256-01

预习教学是所有学科都所拥有的,它主要是指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是对文本的整体感知,也是一个自学的过程,在学习新知识前,让学生利用一些学习资源进行适当的预习以建立旧知与新知之间的联系是必要的。就会能够自己悟出一些知识的道路,也就学会了知识,对哪些知识不理解,他们在上课的时候也会更加注意听讲了。学生预习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课堂效率。学生们带着问题去听课,把主要精力放在预习时未能解决的问题上,听课时就产生一种积极主动、轻松自如的心理状态,就能充满自信,这正是成功的学习所需要的一种心理优势。下面就结合自己的研究情况谈谈提高小学语文预习的有效性。

一、激发预习兴趣

学生预习是一个较大的困难,得需要学生有着积极的主动性,否则自己去学习知识是很难的,学生自己预习也比较单调枯燥。因此,我们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高年级学生的独立意识逐步增强,如果学生的预习作业,一直是老师所布置的,学生没有自主选择,自由发挥的权利,就一定会削弱他们预习的积极性,特别是一些优秀、爱动脑的学生更是如此。此时,预习内容自由选择以及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一定会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可以成立预习超市,让学生自主选择。或者重视预习质疑,让学生主动思维。无论是自主选择预习作业,还是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预习,其目的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促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同时学会从不同起点主动走向新的学习之旅。

二、科学评价

公平、公正、合理的评价体系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自主预习效果的评价应采取小组和个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小组评价为主,进一步提高自主预习的有效性。对于预习作业,我们老师往往有这样的思想,反正课堂上还会教,一些预习作业有时间看看,没时间就不看了。这样的做法会带来许多不利。每个人其实都有惰性,小学生年纪小,更是如此,如果老师一此两次三次地不看不批,学生预习成果得不到老师的认可,他们就会失去预习的热情。这样的话,提高预习的实效性就成了一句空话。老师必须认真批改学生的预习作业,学生才会有认真做的动力。同时,还应形成另一个检查机制,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

三、抓住重点进行预习

新课程实施至今,有些教师对“训练”二字仍讳莫如深,似乎一提训练就有违背新课程之嫌,这完全是一种误解。课程标准强调:“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在预习中强化语基环节必不可少。课前该让学生读的就要读,该背的就要背,该练的就要练,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处理“训练”的方式与艺术。不少教师讳“讲”如深,能“少讲”则“少讲”,能“不讲”则“不讲”。尽量让学生讲,让学生活动,让学生探究。教师并不是不能讲,不要讲,而是要“精要地讲”,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段,品读、细思、揣摩、体悟,该细嚼的地方还它个细嚼,该慢品的地方还它个慢品,该朗读的地方还它个朗读。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要从教学规律和学生实情出发,精心选择和设计好自己的“讲解点”。要使自己的“点讲”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更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而这种“点讲”决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烦琐分析,正如崔峦先生所说:“既要尊重学生,也要发挥教师的指导、点拨、调控作用,对于重要的学习内容,如果学生忽略了,教师要提醒学生予以关注;对学生理解不准、理解不深的重点、难点,教师要作为问题提出来,和学生共同探讨;对学生应知而不知、讨论交流后仍理解不到位之处,教师要做必要的、精当的讲解。课改不应拒绝所有的接受性学习,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是必要的。”所以无论是怎样的课改,仍要扎实“双基”,教师该讲的一定要讲,且要大胆地讲,放开手脚去讲。

四、优化预习方法

刚开学的时候,虽然布置孩子回家预习,但是因为没有具体方法的指导,而且有些孩子学习不够主动,这项作业的完成与二年级没有提高。我们二年级是这样要求的:1、认真读课文;2、画出生字词;3、标出自然段序号;4、自学生字。开学几天后,我关注到这个问题,结合《语文评价手册》,补充以下几点要求:1、对自己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解决;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3、完成《评价手册》【预习导航】;4、对查阅什么资料作一定的主题要求,必要时可以简单写下来。通过明确要求,并及时检查,学生的预习能够逐渐步入正轨,但也要警惕他们因为习惯而出现马虎应付的现状。

总之,预习习惯的培养重要的是学习策略的有效指导,探究活动的亲历亲为,由于学生性格参差不齐,接受能力有高有低,家庭环境也不同,因此如何培养好每个学生的预习习惯,应在平时的实际工作中对症下药,争取寻求更好的方法,这些就给平时比较繁忙的教师带来了一定困难。我们实践中虽然也采取了一些方法,积累了一些经验,但还不是很理想,例如,学生带着预习时遇到的难题探讨或讨论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合作预习的参与面还不广泛,个别学生预习不够主动,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预习中收获较小等等。

上一篇: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五法” 下一篇:高中英语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