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质内涵和路径选择

时间:2022-06-22 03:36:29

自从2000多年前,奥林匹克运动会作为一种健康向上的体育竞技在神圣的奥林匹斯兴起,它便成为古代希腊人奉献给人类的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奥林匹克运动已经远远超出体育竞技的范畴,是体育与文化的有机结合。人们对奥林匹克精神愈加崇尚,它已成为不同国家、不同信仰、不同肤色、不同种族共享的文明成果和共有的人文财富。

一、传承奥林匹克精神的现实意义

百年奥运梦想,百年期待向往,举办2008北京奥运会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大事,它标志着我们国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大幅提升,标志着中国人民正以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阔步走向世界。通过举办2008北京奥运会将进一步促进奥林匹克运动的普及,传播奥林匹克理念,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推动东西方文化的伟大握手,最大程度实现奥林匹克的崇高目标,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

(一)传承奥林匹克精神有利于彰显中国悠久文化。奥林匹克运动已经成为一个动态发展的世界文化体系。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举办,奥林匹克精神在中国大地上得以广泛传播,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世界给我17天,我给世界5000年”。我们从奥林匹克精神中寻找补充中华文明的养料,并将悠久的中华文明注入到伟大的奥林匹克精神中去,体现了中华民族“厚德载物”、有容乃大的包容精神。独具匠心的北京奥运徽宝以及欢乐可爱的福娃,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完美结合在一起,为奥林匹克运动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二)传承奥林匹克精神有利于共建北京人文奥运。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在努力中寻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针对奥林匹克的异化现象,在新世纪来临的时候,在“更快更高更强”的基础上注入了新的涵义,“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更加重视人的健康,更加尊重人的生命。北京奥运会提出的“人文奥运”理念,正是为了推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文明与文明以及人的灵魂与人的体魄之间的和谐发展,这既符合奥林匹克文化发展趋势,又对奥林匹克精神实质有所发展。

(三)传承奥林匹克精神有利于弘扬中华体育精神。现代中华体育精神可以简单概括为:祖国至上的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超越自我的拼搏精神,敢为人梯的协作精神,挑战极限的英雄主义精神。当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时,海内外华人欢欣鼓舞,华夏儿女的爱国热情被激发,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当中国运动员在奥林匹克赛场上赢得荣誉时,伟大的中华体育精神给举国上下带来了极大的鼓舞,激励着各行各业全身心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大大增强了全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二、传承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质内涵

《奥林匹克》指出,奥林匹克格言就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它与“更快、更高、更强”和“参与比获胜更重要,两句格言共同构成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体系,并由此形成了五项原则,即参与原则、竞争原则、公正原则、友谊原则和奋斗原则。

一是参与原则。奥林匹克运动历来主张“重在参与”。只有参与到奥林匹克运动中去,才能实现奥林匹克理想、原则和宗旨。挑战者未必个个都有成功的把握,但其显现的挑战精神难能可贵,其意义远远超出了名次和奖牌。在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上,坦桑尼亚选手艾哈瓦里在参加马拉松比赛进程中受伤,当他一瘸一拐地最后一个人跨过终点线时,全场观众起立,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艾哈瓦里说:“我的祖国送我来这里,不是派我来听发令枪声的,他们是要我来冲过终点的。”他的名字和这句话从此成为奥运史上的一个经典。

二是竞争原则。奥林匹克精神是“更快、更高、更强”,奥林匹克运动是人类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精神的体现。在奥运赛场上,运动员们竭尽全力奋力拼搏,一次次冲击自己的生理和心理极限,一次次改写世界纪录,使得奥林匹克运动生生不息。“更快,更高,更强”充分体现了人类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百折不挠、不懈追求的拼搏精神。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刘翔一举成名,2006年7月12日又打破了沉睡13年的110米栏世界纪录,其实,为了短短不足14秒的比赛过程,刘翔不知跑了多少个来回。没有“更快,更高,更强”的拼搏精神是做不到的。

三是公正原则。奥林匹克堪称一切竞争的典范,它为人类社会构筑了一个公平竞争和规范竞争的模式,这是一个平等得使每一个人都乐于接受,通俗得使每一个人都能够接受的模式。它保证了参与者同等的资格,共同的权利和均等的机会,这就是规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四是友谊原则。顾拜旦在其名篇《体育颂》中热情高歌“啊,体育,你就是和平!你在各民族间建立愉快的联系”。奥运会是国际上唯一的当某个国家国旗升起的时候不会引起他国强烈敌视的文明场合。奥林匹克的五环旗更是象征着全世界五,大洲人民的大团结。

五是奋斗原则。参与奥林匹克运动要有坚忍不拔、契而不舍、百折不挠、顽强拼搏、奋斗到底的精神。这是人类最伟大、最可称颂的内在力量。顾拜旦说:“生活中重要的不是凯旋而是奋斗,其精髓不是为了获胜而是使人变得更勇敢、更健壮、更谨慎和更落落大方”。奋斗原则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灵魂,运动员在竞技场上表现的大无畏的奋斗精神,对亿万观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的教育意义尤为深远。

三、传承奥林匹克精神的路径选择

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承载着13亿中国人民的美好愿景,中国人民将通过举办奥运会这个纽带拉近与世人的距离,全面展示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体育事业发展的丰硕成果。

(一)充分展示中国体育健儿的崭新精神风貌。中国体育健儿北京奥运会的参赛目标不只在金牌,必须是一个综合的全面的更高层次的目标。一是鼓励运动员增强自信,顽强拼搏、奋力争先、积极进取,不怕困难,充分发挥应有的竞技水平,创造更好的运动成绩为国争光;二是发扬奥林匹克精神,弘扬中华体育精神,胜不骄,败不馁,在赛场上以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高尚情怀,不畏强手、奋勇拼搏的旺盛斗志,精诚团结、同心协力的集体意识以及吃苦耐劳、战胜自我的奉献精神,展示国家形象。三是虚心向各国、各地区代表团学习,尊重对手,尊重观众,尊重裁判,文明大度,公平竞争,努力实现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四是旗帜鲜明反对兴奋剂,维护体育道德。

(二)全力唱响“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题。奥林匹克运动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其目的是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和人的全面发展。我国举办奥运会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以奥运为契机,大力推进大众体育、全民体育、终身体育,不断提高全社会体育意识,努力建立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快体育社会化、生活化进程。要围绕“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题,深入开展体育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机关、进军营活动,真正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进一步掀起体育健身的热潮。

(三)积极开展公众的文明教育活动。大力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奥运、支持奥运、参与奥运的氛围。深入组织创建文明家庭、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城市活动,全面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认真组织争做文明观众教育活动,共同营造和谐、热烈的赛场氛围。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奥运志愿服务,争当奥运会志愿者。

(四)精心组织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传递活动。火炬接力是北京奥运会的重大仪式之一,也是传播和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的主要形式。以“和谐之旅”为主题,以“点燃激情、传递梦想”为口号,通过上万名火炬手手手相传,把取自希腊奥林匹亚的圣火,以自己独有的奥林匹克故事,演绎奥林匹克精神,传播和谐世界理想。同样,北京残奥会火炬传递活动即将展开。按照“同样筹办、同样精彩”的要求,精心组织残奥会火炬传递。

(作者系江苏省体育局局长)

上一篇:北京奥运:江苏健儿竞风流 下一篇:借奥运契机深化江苏与世界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