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时间:2022-06-22 12:59:50

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一、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1 田块分散不利于规模经营。从农户承包土地分配特点上看,在二轮延包工作中,各乡村为了减少矛盾纠纷,以田块好坏搭配按比例对现有耕地进行了调整,使得相当多的农户面临着土地分散于不同片块的区域,造成“一土变多土,大土变小土”,从表面上看,土地的分配是公平的,但这种分配并没有从土地利用的效率和可持续利用的角度考虑,也无形中为农户的土地经营增加了交易费用,这种表面上的公平分配不利于土地的规模化经营,不利于土地生产率的提高。对农户而言,他们耕种多家的耕地在村组内呈多片块插花种植,并没有形成真正的规模,带来土地种植的诸多不便;对承租人而言,为了取得相对集中的土地,需要与不同的农户协商,甚至绝大多数农户同意租出,但个别农户无论条件如何优惠就是不愿意转出,结果造成成片土地得不到有效流转,这种情况广泛存在,增加了土地流转的难度和成本。

2 转包费用逐年增高,流转周期无保障。由于土地承包价格逐年增高的趋势,导致土地承包期短且无保障,一般周期为一年,一些行驶土地经营权的农户甚至没有明确具体的流转期限,随时都可以收回转让出去的土地。同时,合同规定承包户不再享受国家对农业补贴的待遇,这使得实际参与农业生产的承包农户在农业生产的补贴权利方面受损,承包农户的收益预期减少,进而影响到农村土地资源的配置。

3 土地流转对象具有很大局限性。农村土地流转范围狭窄。目前,虽然我县土地流转方式较多,但90%以上都是在农村集体内部成员之间或农村集体之间流转,农村外部企业资金很少进入农村进行资源配置,没有从较大范围上调动社会资源,合理利用土地。

二、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几点建议

通过上述调查分析,调研组认为,七台河市的农村土地流转已进入攻坚阶段,如果不能够加大力度,采取突破性的推动措施,保持目前较快发展势头难度很大。因此,在认真研究相关政策,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龙头企业带动。要想让土地快速流转,就要靠龙头企业带动,发展产业,引进资金、引来企业、引到技术,就必须为投资者搭建一个宽松、舒适、稳定的环境平台,让资金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所以,我们在这方面要做大量的工作,认真落实各级土地流转方面的优惠政策,优化投资环境,尽力为投资者争取扶持政策,减免各项管理费用,调处各种矛盾纠纷,努力为他们提供宽松的投资环境。

2 出台奖励机制、奖励办法。出台加快土地流转的激励机制,政策上积极引导,经济上给予奖励,刺激和调动承包户,和流转大户搞好土地流转工作,营造良好的土地流转氛围。进一步明确土地权属,允许农户把土地作为要素在市场上依法自由流转,促进农业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保障农民权益。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支持专业户、专业村的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土地流转扶持资金,对于全部转出土地的农户给予一定的补助,扶持其进城务工创业;对于引导农户流转土地较多,增收效果显著的乡镇和行政村给予适当奖励;对于通过采取土地流转合作方式集中农户土地集中规模经营,并能切实带动农户增加收入的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进行奖励,并从扶持资金,税收政策,技术指导等方面给予倾斜。

3 加大劳动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化转移,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所以,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上,要加大力度。一是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组织化程度。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劳动力转移工作力度,主动走出去开辟就业市场,建立劳务用工基地,与大型用工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构筑起农民工通向劳务市场的广阔平台。二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有计划、有针对性、分批次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在培训专业上,以市场需求量大、易于就业的技能为重点,通过校校联合、校企联合、校乡联合等形式,面向农民开展订单培训,构建起良性发展的转移培训平台。三是强化转移服务。依托黑龙江劳动力转移网、各种媒体、驻外机构、外埠基地、用工企业及中介组织,多渠道延伸触角,广泛收集劳务市场用工信息。同时,认真抓好维权服务,切实维护和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作者单位:152000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兴福乡农村经理管理服务中心)

上一篇:目前农村外出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下一篇:浅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