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学稿在教改中的探究与应用

时间:2022-06-22 12:53:02

讲学稿在教改中的探究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61-01

2007年起, 我校开始学习东庐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经验,大力推行以“讲学稿”为载体的教学合一的教学改革。教改以来,我们对讲学稿从质疑到认同,从困惑到明了,从步履维艰到稳健发展。这一教改促使我们教师改变一本教案走天下的传统做法,不断优化,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讲解诱导相结合,促进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地学习。那么,讲学稿在教学改革中如何设计与应用才能更有实效性呢?

一、承上启下,做好铺垫,丰富预习导学。

1.温故而知新,强化训练、增强信心。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就如在学习英语这门外语学科的过程中,如果只注重了学习当时的记忆效果,而忽视了后期的保持和再认,就会事倍功半。学生只有经过反复再现、再次理解、多次运用才能逐步掌握。因此,在进行集体备课时,组员先进行学情反馈,对前一单元或前一模块的“教”与“学”做一次排查,再针对错误率较高或遗忘率较高的题目,精心设计补偿练习,强化训练。题目一般控制在3-5小题,一般以单选、按要求完成句子为主,旨在巩固知识、增强信心。

2.背景知识的铺垫,不容忽视。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在学习新内容时学生常常会因为缺乏对文化背景的了解,而造成对课文理解障碍或兴趣的缺失。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结合课文主题或涉及的文化在预习中适当融入背景知识的铺垫,引导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或中外文化的异同作粗略的了解、发现, 激活学生文化图式的思考,或让学生在自我思考的过程中培养跨文化意识。

3.重点句子的预习,须紧扣语法、突显重点词块。

在备讲学稿前教师必须要参透教师用书,明确教学内容、目标与要求,熟悉课文,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才能更有方向地抓住重点句、难句。以NSE9B Module 7 Unit 1 Tony has the longest journey.为例:

①他家离学校最远,所以他的路程最长。

He lives ____ the school, so he has ____ journey.

②他坐公车去上学,这是到学校的最好方式。

He goes by bus. It’s ____ to ____ school.

③她家离学校最近,所以步行去上学。

Her home is ____ the school, so she walks.

④(坐的士)是最贵的方式,但也是最舒服的了。

It’s ____ way, but it’s ____ way.

(答案:①farthest from, the longest; ②the best way, get to; ③the closest to; ④the most expensive, the most comfortable)

学生通过以上预习基本上能初步感知本单元的重点词组及重点语法。在挖空句子时,须注意不能为了填词而挖空。如果上面的例1改为He lives ____ from the school (farthest最远的,最远地),这种挖空侧重于单个词的意义和用法,但没有突出本单元的重点,忽略了课文中重要词块,没有什么可行的意义。相反,把词块提取出来,可让词块整体呈现给学生。因为以词汇的最小单位来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避免词汇选择不当、搭配错误、汉语负迁移等问题。

二、用好教材,设计学习过程,融入课堂学习研究。

2005年秋季起笔者所在的佛山市统一使用了外研版新标准初中英语教材,该教材时代性强、注重语言的运用,并且以学习者为中心来编写教材,同时该教材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材料内容偏难,教学时间紧迫,应如何用足、用好教材呢?《英语课程标准》在教材使用方面提出建议:1.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删减;2.替换教学内容和活动;3.扩展教学内容或活动步骤;4.调整教学顺序;5.调整教学方法。

讲学稿恰好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发挥的平台,在设计学习过程时把基本的教学步骤根据需要体现在讲学稿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充分利用教材,设计练习,加强训练。2.教材中的教学活动、练习的难度过高或过低或不适合自己的学生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准备性或提示性的教学步骤,从而降低活动难度。或者对原有的活动进行延伸,增加难度。又或者增加练习题替换原有的。3.利用课文概要或包含课文重要单词、词块的短文,设置短文填空,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用这种方法检验学生对词汇的掌握,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三、迎合新趋势,结合新题型,巧设课内巩固练习。

近几年来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英语试题的题型的多样化,这不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挑战。尤其是从2010学年度英语顺德区统考开始,试题变化较大。新增了语音考核,阅读题型多样化。这些题型的变化,更加强调了音标教学的重要性,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输出。而学生配套的教辅资料是面对广大学习者的,并不是专门针对佛山顺德考区的。这就需要教师以新题型为指导,紧跟新趋势,精编具有“路标”作用的的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尤其是语音题与完成句子部分。

四年以来我们的辛苦付出,初现成果。2006学年(教改前)期末统考指标(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低分率)在同类学校排第一的仅占17.46%,而教改后成绩明显上升。其中200年成绩较为突出,60.71%的指标排镇第一,而英语学科在200年所有指标都名列第一。如今我校已名气在外,东莞谢岗中学、华侨中学成功利用我校经验,讲学稿也在他校开枝散叶。

具有实效性的讲学稿应该不断调整思路,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关注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关注新时期教学趋势的时代性。我们将继续研究、探索、完善承载着我们教改信念、学生希望的讲学稿,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上一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益尝试——四步导学法 下一篇:如何帮助偏爱理科的学生爱上英语